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针对油井酸化处理后,出现了在增油的同时油井含水大幅度上升的问题。通过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酸化只对高渗带的油层物性得到改善,而油层的低渗带的物性得不到相应的改善。根据这一情况,建立了暂堵酸化工艺技术,研制了ZDJ-1暂堵剂,通过现场试验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控水增油效果。丰富了低渗透油田油井酸化工艺技术,对于开发低渗透油田,延长油田低含水采油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兴华  王俊奇  祁凤鸾 《钻采工艺》2008,31(2):58-60,64
针对油井酸化措施后,出现的在增油的同时油井含水大幅度上升的问题。通过分析,揭示了酸化只对高渗带的油层物性得到改善,而油层的低渗带的物性得不到相应的改善,根据这一情况,提出了暂堵酸化工艺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控水增油效果,丰富了低渗透油田油井酸化工艺技术,对于开发低渗透油田,延长油田低含水采油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注水井由于油层较厚非均质性严重,单层注水吸水剖面显示尖峰状吸水的问题;针对注水井存在两个以上射孔段,由于射孔段间油层物性存在渗透率差异,出现一层不吸水或吸水较差,同时由于射孔段间距过小,无法进行分注或封隔器分隔酸化的问题,建立了注水井暂堵酸化工艺技术,在酸化前先注入暂堵剂,暂堵高渗层或高渗带,使后续酸液有效作用于不吸水的低渗层段或吸水较差的低渗带,达到改善吸水剖面的目的。通过该技术的实施,对于开发非均质低渗透油田,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油三厂三叠系油藏单井产量低,储层物性差,油藏非均质性强;油水井在修井、开采过程中造成地层污染,油井产量下降,为了提高单井产量,解除近井地带地层堵塞,近几年主要措施类型有酸化、暂堵酸化、压裂解堵;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含水上升,堵塞类型复杂,并且油井措施次数增加,部分井采取常规酸化、压裂已经达不到解堵增油效果,2011年在虎狼峁油田实施几种酸化工艺相结合,解决了单一酸化存在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技术将不断推广应用,已达到低渗透油藏解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水平井非均质储层实施酸化常出现大量酸液进入高渗透层,通过优选油溶性暂堵剂配方、暂堵剂浓度与用量、控制施工时间与入井酸液性能指标等,能有效暂堵高渗透层,让更多酸液进入低渗透层而使储层获得 “均匀”酸化,实现暂堵转向酸化工艺。该项工艺技术的成功应用,让非均质储层得以“均匀”酸化,并充分改善低渗透储层渗透率,提高水平井酸化效果和单井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6.
荆丘油田晋45断块属第三系砂岩油藏,经多年开采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大部分油、水井进行过多次酸化改造。随着油井含水上升,层间矛盾加剧,常规酸化工艺已不能适应生产需要。为此在该断块开展了暂堵酸化试验,以先堵后酸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6口油井累计增油1.62×104t,3口水井累计增注6.2×104m3。为同类油田开采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含水油晨均质严重的地质特征,提出了暂堵酸化机理,研制了酸化暂堵剂。该堵剂对高渗透率地层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对低渗透层具有较好的屏蔽暂堵作用,其油相恢复率达85%以上。地层模拟试验表明,采用该工艺,堵剂可有效地封堵高渗透层,使酸液进入中低渗透层,液体转向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8.
注水井暂堵酸化工艺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  张海澎 《石油钻采工艺》1995,17(2):87-91,95
冀中地区下第三系油藏绝大多数是多层开采,最突出的矛盾是层间矛盾。在注水井上表现为层间差异大,单层突进严重,造成油井单层或少数层产油,含水上升快。传统的笼统酸化及笼统调剖难以达到目的,而分层酸化、分层调剖往往因隔层薄而无法进行,且工艺十分复杂,施工难度大。采用注水井暂堵酸化工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矛盾,其原理是:先堵高渗透层,然后再酸化低渗透层,起到了分层酸化的作用,且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本文详细叙述了暂堵酸化的机理和施工工艺,分析了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溶性暂堵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老油田开发中后期出现的高含水特征,研制了纤维状系列水溶性暂堵剂。其水溶率大于95%,暂堵率达95%以上,封堵压力大于10 MPa,解堵后渗透率恢复率可达95%以上。在现场与酸化联作,对地层进行暂堵酸化,保证非均质油层的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卫油田属复杂断块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层间渗透率级差大,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吸水剖面不均匀性日趋加剧,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水平的提高.暂堵酸化技术是通过泵入暂堵剂在高渗透层及部分中渗透层形成低渗透滤饼,从而使酸液转向中、低渗透层,能有效地解除中低渗透层伤害,改善吸水剖面,提高酸液利用率,为此研究应用了暂堵酸化技术...  相似文献   

11.
酸液油溶性暂堵剂XH-1的室内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酸化作业中,由于地层孔隙或裂缝的问题,使注入的酸液大部分只能波及到整个产层渗透率较高的区域内,波及系数小,影响了酸化效果,为此开发了XN—1暂堵剂。经过对油溶性暂堵剂XN—1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能的评价及暂堵、解堵效率的考察,证明了XN—1暂堵剂具有良好的油溶性、水不溶、酸不溶性,且与酸液添加剂的相容性好,可应用于裂缝性油田酸化暂堵作业。  相似文献   

12.
碳酸盐岩水平井酸化改造的关键问题是水平段如何均匀布酸,常用方法是采用多级暂堵工艺。但元坝海相长兴组气藏由于埋藏超深、温度高,常规的暂堵剂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为此,研制了新型有机纤维暂堵剂,输送介质采用高黏压裂液,室内实验测试可降低岩心渗透率1 000倍以上,具有较好的物理暂堵效果,同时纤维在高温酸液中溶解率高,实现了暂堵后零残留。酸化前利用液氮诱喷钻井液净化水平井井筒,酸化工艺采用多级暂堵交替注入,依据水平段储层分布及衬管段确定暂堵级数,暂堵液与胶凝酸以“初期低排量、暂堵定排量、后期大排量”的方式交替注入,实现水平段的均匀布酸。该工艺在现场实施4口井,暂堵有效率近80%,增产有效率100%,表明对深层碳酸盐岩水平井改造有较好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ݶ��ữ���ռ�������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于多层状和大厚层油气藏的酸化,由于储层纵向上的非均质性或污染程度的差异,必须考虑酸液的分流。采用笼统酸化显然不易达到改善出油气剖面或吸液剖面的目的;采用分层酸化则费时、费力,且往往难以奏效。文中介绍的暂堵酸化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厚层纵向非均匀堵塞和多层油藏各层不同堵塞程度的酸化解堵问题,对于恢复和改善油气井纵向出油气剖面或水井纵向吸液剖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给出了该技术的原理、完整的数学模拟计算方法、优化施工参数以及现场操作实施方案;并且研制了暂堵酸化设计软件;研制并开发出了分别用于油、气、水井的新型暂堵剂。该工艺有效、简单易行,可以在现场迅速投入运用;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文中给出了现场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暂堵酸化工艺可解决油井酸化时地层非均质性所暴露出的问题,提高酸化效果。这就要求油溶性暂堵剂:(1)制粒性好,粒度分布宽;(2)配伍性好,在水、酸、表面活性剂中表现为惰性;(3)产品的耐温性要好,以适应井底高温。论述了 OSR-1的理化性能、屏蔽式暂堵分流作用及其现场应用的部分情况。试验表明 OSR-1是一种较好的油溶性暂堵剂,适用于常规酸化,尤其适用于多层非均质的储层,能起到多层均匀改善、增加出油层段、提高酸化效果的作用,并对油井出水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油溶性暂堵剂OSR-1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暂堵酸化工艺可解决油井酸化时地层非均质性所暴露出的问题,提高酸化效果。这就要求油溶性暂堵剂:(1)制粒性好,粒度分布宽;(2)配伍性好,在水、酸、表面活性剂中表现为惰性;(3)产品的耐温性要好,以适应井底高温。论述了OSR-1的理化性能、屏蔽式暂堵分流作用及其现场应用的部分情况。试验表明OSR-1是一种较好的油溶性暂堵剂,适用于常规酸化,尤其适用于多层非均质的储层,能起到多层均匀改善、增加出油层段、提高酸化效果的作用,并对油井出水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油井选堵酸化新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暂堵酸化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油井先堵酸化的新技术,即在注酸前注入选堵剂封堵高渗透水层,然后注入酸液以酸化低渗透层和污阻部位。研制了符合最终堵水不堵油要求的选堵剂,描述了这一新技术的。通过模拟试验,考察了新型选堵剂的选堵效果、封堵强度及酸化转向率等。  相似文献   

17.
钻井液用聚合物暂堵剂室内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等3种有机单体和一种无机材料,在2种交联剂作用下聚合成抗高温储层暂堵剂.考察了无机材料含量和交联剂使用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无机材料和使用交联剂可以大幅改善聚合物的综合性能.合成的暂堵剂在淡水基浆、盐水基浆、饱和盐水基浆和复合盐水基浆中均具有较好的降滤失作用,抗温可达150℃,并与聚磺钻井液体系具有一定的配伍性;在钻井液或水溶液中高温老化后保持良好形态,结构完整,表现出较强的抗温稳定性,可长效发挥暂堵作用和降滤失的效果,基本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酸溶性实验表明,该暂堵剂的酸溶率可达到90%以上,满足酸化解堵的要求.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暂堵剂具有较高的渗透率恢复值,可有效提高深层高压低渗储层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可循环泡沫钻井液进行微观分析,并考察其对油藏岩石润湿性的影响,探讨了可循环泡沫钻井液保护油气层的机理。为进一步提高可循环泡沫钻井液的油层保护效果,优选出两种配伍性较好的油层保护添加剂:特定浊点的聚合醇和一定级配的暂堵剂。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钻井液中加入适量暂堵剂和聚合醇后,渗透率恢复值从66.54%增加到84.30%,油气层保护效果显著提高,而且它们对体系的稳定性和流变性没有不良影响。聚合醇与暂堵剂协同作用,既能保持泡沫钻井液体系独特的性能,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保护油气层作用,实现了3者的有机统一,有效提高了该特殊钻井液体系的油气层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钻井液快速封堵油层保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华北油田在屏蔽暂堵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了适用于砂岩油藏完井作业的快速封堵保护油层钻井液技术.该项技术的特点是封堵带薄且致密,渗透率趋于0,封堵深度小于1 cm,在一定负压差下不能反排解堵,易被射穿,在开采时通过射孔实现储层与井筒连通良好的目标.快速封堵保护油层钻井液技术可根据不同地区砂岩储层的特点和潜在损害因素,有针对性地研制油层保护剂,而且不用考虑油层保护材料的油溶性、酸溶性或水溶性,凡是能够起到快速封堵效果的材料,也包括钻井液中的处理剂均可考虑作为封堵材料.由于钻井液处理剂的引入,使快速封堵型油层保护剂既与现场钻井液有良好的配伍性,又同时发挥了钻井液处理剂的功效,走出了单一采用粒径匹配的固相颗粒进行封堵的思路,使封堵层更加致密,油层保护效果更佳.该项技术在二连油田231口开发井中进行了应用,完善井层百分率由37%提高到85%以上,储层严重损害百分率由36%降低到3.75%.  相似文献   

20.
BH油田储层黏土矿物构成分析及储层敏感性实验表明,BH油田储层伤害类型主要为外来固相颗粒堵塞及油井结垢,要求各种入井流体(完井液、压井液、射孔液)必须为无固相或低固相流体,且流体滤失或漏失量低、与地层及地层流体配伍好。对BH油田在用各种完井液、压井液或射孔液使用效果及对储层保护效果分析表明,BH油田大批量使用的完井液(聚磺钻井液+2%(w)-3%(w)油溶性暂堵剂)可满足储层保护需要,所用压井液或射孔液应以清水+0.5%(w)-1%(w)黏土稳定剂+0.2%(w)增稠剂为主,当地层压力系数〈1时,可加入1%(w)-3%(w)的油溶性暂堵剂防止压井液向地层大量漏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