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沈丽霞  王德武 《辽宁化工》2002,31(8):348-350
详细论述了原油储罐腐蚀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引起腐蚀的主要,人出了腐蚀机理,提出了涂料和阴极保护联合防护的概念,并重点介绍了锦州石油化工公司2000m^3原油储罐中涂料的选择原则和长效综合防护对策以及它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天津中油渤星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原油储备库功能性防腐涂料技术研究”项目目前荣获“2011年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主要针对引起大型原油储罐腐蚀因素研究及特殊部位的功能防护展开,将原油储罐分为罐底板、储罐内外壁、浮舱、附属钢结构等部分,研发出适合不同部位、带有特种功能的防腐及防护涂料,并进行了各种涂料的整体优化、配伍技术研究,开发出了一项整体原油储备库功能涂料防腐及防护技术,解决了大型原油储罐腐蚀问题,能保证钢质石油储罐的安全与长期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针对进口原油高硫、重质化,新建原油罐大型化,原油储备油库沿海布局的趋势,原油储罐的腐蚀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产生腐蚀的原因,提出了涂料防腐方案,并提出支柱对应处底板增焊不锈钢板等防护措施及罐底板采用涂料与阴极保护的联合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4.
张伟 《山西化工》2024,(2):140-142
通过调查大型原油储罐底板沉积水腐蚀物成分、土壤电阻率等,分析储罐腐蚀原因,提出涂料防腐、阴极保护联合防护对策,采用一种新型阴极保护方法,并对防腐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智能同步恒断电位仪防腐措施的储罐阴极保护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储罐底板腐蚀速率,减少了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5.
田艳 《化工之友》2006,(1):51-52
通过对原油储罐底板腐蚀原因的分析,提出涂层加阴极保护联合防护是解决原油储罐底板腐蚀问题最合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于石油化工行业而言,原油储罐是影响整个装置运行的重要设备。在以往的操作过程中,原油储罐由于受到了腐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因此,原油储罐的防腐蚀是很重要的环节,该环节影响了石油化工行业的操作效率和经济利益。本文是根据对原油储罐腐蚀的研究,做出的原因分析以及防护对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原油储罐的腐蚀及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油储罐的腐蚀原因、腐蚀环境、腐蚀因素、腐蚀形态进行了分析 ,同时提出了油罐的防护措施和联合保护模型  相似文献   

8.
钢制原油储罐是石油、化工行业油品输送、储存及后续加工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在运行过程中,油罐不同部位会因不同的腐蚀机理受到腐蚀。本文针对外浮顶原油储罐不同部位的腐蚀,即土壤腐蚀、储存介质腐蚀和大气腐蚀,分析了腐蚀机理并推荐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本地区原油储罐腐蚀性环境的研究,归纳出储罐内部和外部腐蚀因素。介绍了储罐防腐蚀设计中涂层保护和阴极保护并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长链多官能团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技术结合重防腐涂料(无溶剂纳米环氧树脂涂料、负离子吸收型导电涂料等)的解决方案。拟定建立原油储罐全面防腐蚀体系,为沿海储罐防腐蚀工作提供可行性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油品管理中,有效地对原油储罐罐底板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原油储罐罐底板腐蚀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相关的防护对策,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临界CO2提取方法探讨了从万寿菊中提取叶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影响叶黄素萃取的因素为:时间>温度>压力>CO2流量;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3h,萃取压力25MPa,温度55℃,CO2流量10L·h-1,分离罐Ⅰ温度42℃,压力11MPa,分离罐Ⅱ温度38℃,压力同储罐.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  相似文献   

12.
赵永增 《河北化工》2004,27(2):38-39
以醋酸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为粘胶剂,研制新型隐蔽涂料,该涂料质优价廉、无毒无害,符合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固体分飞机蒙皮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莉 《上海涂料》2010,48(8):5-8
以高固体分飞机蒙皮涂料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异氰酸酯固化剂类型、-NCO/-OH摩尔比、钛白粉类型、颜基比、环保型催干剂和助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助剂改善高固体分飞机蒙皮涂料的施工性。所研制的高固体分飞机蒙皮涂料满足波音材料规范的技术要求,是一种符合环保发展趋势,且性能优良的飞机保护和装饰涂料。  相似文献   

14.
魏奕雯 《合成纤维》2019,48(7):28-32
筛选出红3GP、蓝BGP、Crolith Yellow 3R-KP和Mirolith Brown 5R-KP四种颜料,并对颜料的分散性能、转晶、粒径分布、耐溶剂性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原液着色方法制备出有色芳砜纶。结果表明:与常规染色法相比,原液着色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绿色环保优点,原液着色芳砜纶的各项色牢度指标和力学性能优良。在相关工厂已经成功实施了蓝色和军绿色放样,原液着色芳砜纶的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5.
原液着色腈纶工业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原液着色腈纶工业化生产技术,从着色剂的调配、分散、贮存、过滤,着色剂与原液的共混, 有色原液的脱泡、过滤、纺丝,有色污水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原液着色腈纶质量的影响因素,指 出应大力研究原液着色腈纶技术并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原液着色腈纶。  相似文献   

16.
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聚芳砜酰胺(PSA)纺丝液的稳态和动态流变行为,结果表明:以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的聚芳砜酰胺溶液表现出典型的聚合物浓溶液流变特性,在低剪切速率区表现为牛顿流体特性,而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呈现出切力变稀行为,纺丝液的零切黏度、松弛时间随PSA特性黏度的增大而增大,非牛顿特性增强;证明了PSA纺丝溶液在测试温度范围内处于均质溶液状态,在进一步的动态温度扫描分析中,没有发现溶液的凝胶化转变现象,说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PSA纺丝液处于均质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选用石墨、碳纳米管作为着色剂,利用原液着色技术制备了纺丝用的特黑色母粒。通过对着色剂及分散剂种类、用量及复配工艺的研究,探讨了母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制备的母粒性能良好、适合纺丝,且达到了特黑色的效果。该技术解决了纤维染黑色不深和染色牢度差的问题,实现了色彩与环保的高度融合,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张艳丽 《化学工程师》2004,18(10):31-32,34
对炼油厂冷换设备管束的腐蚀、结垢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的采用TH系列涂料、Ni—P镀、渗铝技术对碳钢管束进行防腐;对管束进行高压水清洗、化学清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甬道温度、原液质量分数、纺丝速度、单丝纤度、喷丝孔形状等对氨纶丝残留溶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甬道长度恒定的情况下,甬道温度的增加、纺丝速度的降低以及单丝纤度的减少都有利于降低氨纶丝中残留溶剂的含量;原液质量分数对残留溶剂含量的影响则比较复杂,原液质量分数35%时,残留溶剂含量随原液质量分数的升高而降低,而原液质量分数35%时,残留溶剂的含量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另外,选择合适形状的喷丝板也有利于降低残留溶剂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