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烯肟菌酯对葡萄霜霉病的盆栽杀菌活性(EC90值)为31.797μg/m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酯在100-200μg/ml的处理剂量下,施药2~3次,间隔7~10d,可有效地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危害,并有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烯肟菌酯对小麦白粉病的盆栽杀茵活性(EC90值)为28.307μg/m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烯肟菌酯在50~100μg/ml的处理剂量下,施药1~2次,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65.50%~87.48%之间。  相似文献   

3.
创制杀菌剂烯肟菌酯异构体的鉴定及杀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烯肟菌酯异构体进行分离以及4个异构体的杀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柱层析法分离异构体,质谱和核磁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确定了烯肟菌酯4个异构体的空间构型,对黄瓜霜霉病、小麦白粉病的杀菌活性进行测定。[结论]烯肟菌酯的(E,E)和(E,Z)构型的2个异构体表现出很好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杀菌剂对设施和露地黄瓜霜霉病的药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嘧菌酯、锰锌·霜脲、烯酰吗啉·锰锌、嗯唑菌酮·霜脲、氟吗啉·代森锰锌和噁霜·锰锌6种杀菌剂防治设施和露地黄瓜霜霉病.结果表明:杀菌剂对设施和露地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有一定差异.其中72%锰锌·霜脲WP(制剂用量1999.5 g/hm2)和25%嘧菌酯SC(制剂用量600 g/hm2)对露地和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均显著,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7 d施药1次,共3次,防效均在77%以上;52.5%噁唑菌酮·霜脲WG(制剂用量750 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露地栽培明显高于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5.
氰烯菌酯防治小麦赤霉病及治理多菌灵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恒奎  周明国  王建新  倪玉萍  刁亚梅 《农药》2006,45(2):92-94,103
室内测定了新型杀菌剂氰烯菌酯(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试验代号:JS399-19)对20个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m)的毒力,结果表明氰烯菌酯对所有野生型敏感菌株和多菌灵的抗药性菌株均表现极高的抑制活性,平均EC50分别为0.090±0.021μg/ml和0.097±0.035μg/ml。离体麦穗上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500μg/ml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但不能被小麦穗颈吸收或是在小麦穗颈中的输导性较差。进一步研究了氰烯菌酯在田间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及对多菌灵抗药群体发展态势的影响,结果表明375ga.i./hm2氰烯菌酯施用1、2次,防效分别达到72.2%和86.1%,562.5ga.i./hm2和375ga.i./hm2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与562.5ga.i./hm2多菌灵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同时发现使用多菌灵处理的小区,抗药性频率从对照的2.91%上升到14.81%,而氰烯菌酯处理的地区,多菌灵抗药性菌株出现的频率只有0%~1.39%。由此可以看出,氰烯菌酯可以作为一种治理小麦赤霉病的替代药剂,尤其在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运用中间体衍生化方法发现杀菌剂丁香菌酯(SYP-3375)的过程:以取代香豆素环替换醚菌酯结构中的邻甲苯基,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发现先导化合物(反)-3-甲氧基-2-(2-((香豆素-7-基氧基)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3),通过优化研究发现SYP-2859、SYP-3200(甲香菌酯)等高活性化合物,最终发现了丁香菌酯,其对蔬菜和作物的多种病害如黄瓜霜霉病、黄瓜灰霉病、小麦白粉病、水稻纹枯病和苹果腐烂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已于2010年获准临时登记。  相似文献   

7.
烯肟菌酯对白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凤琴  汪红 《农药》2006,45(6):422-423,426
烯肟菌酯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与环境生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对由鞭毛菌、结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白菜霜霉病具有很好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药剂72.2%霜霉威水剂、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25%嘧菌酯悬浮剂及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相当。处理剂量100~200ga.i./hm2,施药2~3次,对白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能稳定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8.
新型广谱杀菌剂苯醚菌酯(ZJ0712)生物活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苯醚菌酯是浙江省化工研究院以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s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经室内活性测定及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苯醚菌酯对由子囊菌、鞭毛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非常高的杀菌活性。该药剂对黄瓜白粉病、小麦白粉病、黄瓜霜霉病和炭疽病的EC如值分别为0.8343、1.0576、17.67、55.645mg/L。在12.5-25g a.i./hm^2的处理剂量下。对白粉病、霜霉病和炭疽病,经1次用药,均具有很好的防效。在使用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且与常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9.
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对瓜类白粉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盆栽条件下烯肟菌胺对黄瓜白粉病的杀菌活性(EC90值)为4.32mg/L,田间小区试验烯肟菌胺在40~80ga.i./hm2的剂量下施药2~3次,能有效的控制瓜类白粉病的危害,烯肟菌胺与戊唑醇组成的混剂对瓜类白粉病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5%烯肟菌胺EC和20%戊唑醇·烯肟菌胺SC对靶标作物(黄瓜)安全。  相似文献   

10.
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对瓜类白粉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盆栽条件下烯肟菌胺对黄瓜白粉病的杀菌活性(EC90值)为4.32mg/L,田间小区试验烯肟菌胺在40~80g.a.i./hm^2的剂量下施药2—3次,能有效的控制瓜类自粉病的危害,烯肟菌胺与戊唑醇组成的混剂对瓜类白粉病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5%烯肟菌胺EC和20%戊唑醇·烯肟菌胺SC对靶标作物(黄瓜)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杀菌剂唑菌酯的创制经纬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概述了运用中间体衍生化方法发现杀菌剂唑菌酯(SYP-3343)的过程:以取代吡唑环替换丁香菌酯结构中的香豆素环,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发现先导化合物(2),通过优化研究发现多个高活性化合物,最终发现了(E)-2-(2-((3-(4-氯苯基)-1-甲基-1H-吡唑-5-基氧基)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即唑菌酯(SYP-3343),其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蔬菜和作物的多种病害如霜霉病、稻瘟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SYP-3343具有明显的杀虫、杀螨活性,可达到病虫兼治之目的。已于2009年获准临时登记。  相似文献   

12.
研究几种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为其科学、合理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于2 014年4月进行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供试药剂对黄瓜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50 g/hm^2、66.8%丙森·缬霉威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均在80%上。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0 g/hm^2防治效果为77.59%。6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800 g/hm^2、66.5%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 g/hm^2、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50 g/hm^2 3者防效均在71%左右。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66.8%丙森·缬霉威可湿性粉剂、50 g/L嘧菌酯悬浮剂是黄瓜霜霉病防治上较理想的3种农药,3者可以交替使用,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13.
选用5种药剂对棚栽茄子和黄瓜白粉病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茄子白粉病的防效明显优于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对茄子白粉病,除250 g/L嘧菌酯SC处理防效相对较低外,其余各处理均有较好的防效,尤以50%醚菌酯WG处理防效最高,且残效期最长;对黄瓜白粉病,防效较好的药剂为20%烯肟.戊唑醇SC,其次为15%三唑酮WP和250 g/L嘧菌酯SC。  相似文献   

14.
刘君丽  司乃国  陈亮  张冬明  张宗俭 《农药》2004,43(3):103-105
啶菌恶唑(SYP—Z048)对番茄叶霉病有较高的杀菌活性,离体活性EC50值为0.29μg/ml,盆栽试验结果EC90为90.66μg/m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使用剂量为200~400ga.i./hm^2,施药2~3次,能有效控制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危害,防效与腈菌唑相当,优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及代森锰锌。  相似文献   

15.
苯醚菌酯·霜霉威复配新型杀菌剂,经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苯醚菌酯·霜霉威以质量比1:20混配时,该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具有很高的杀菌活性.田间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组合物在1000~250 mg/L剂量下,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在93.0%~73.6%之间.苯醚菌酯·霜霉威的作用机制虽然不同,但2种有效成分组合在一起,对黄瓜霜霉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能有效延缓抗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新型杀菌剂10%四唑吡氨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喷雾法于2016—2017年在山东省烟台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0%四唑吡氨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良好,第3次施药后14 d,30~90 g a.i./hm2处理防效仍在88.62%以上,优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25 g a.i./hm2)。[结论]10%四唑吡氨酯悬浮剂是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较为理想的新型药剂,值得在黄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吕忠宁 《农药》2007,46(6):422-424
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酯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优异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活性EC90值为34.01mg/L,田间使用剂量在50~200ga.i./hm^2范围内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为80%~90%。25%烯肟菌酯EC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剂量为100~200ga.i./hm^2,一般施药2~3次,间隔7~8d。  相似文献   

18.
啶菌恶唑是一种结构新颖、作用方式独特的新型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效果及良好的内吸传导性。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啶菌恶唑对黄瓜灰霉病具有很高的杀菌活性,室内离体试验结果啶菌恶唑对黄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的EC50值为0.199μg/ml;1998~2002年多点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啶菌恶唑对黄瓜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200~400g a.i./hm^2处理剂量下、施药2~3次、间隔期6~8d可有效控制黄瓜灰霉病的发生与危害。防效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多菌灵、腐霉利,菌核净、嘧霉胺等常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9.
吴长春  杨浩  董燕  王学玲  赵贵民  于海波 《农药》2020,59(6):407-409
(E)-2-(甲氧基亚胺基)-2-甲基苯乙酸甲酯(简称肟醚)是合成肟菌酯、烯肟菌胺、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关键中间体,介绍了目前已报道的合成肟醚的各种合成路线,对其进行了初步评价,以期找到适合工业化的较佳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9,(12)
[目的]明确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对苹果树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开展试验。[结果]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 90~120 mg a.i./kg处理剂量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效均在85%以上,防效优于生产常规使用药剂50%多菌灵WP、12.5%腈菌唑EC、15%三唑酮WP的效果。[结论]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对上述3种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苹果褐斑病、黑点病也有很好的兼治作用,建议在苹果病害综合治理中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