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丝试井作业时,由于井内情况复杂、钢丝抗拉强度低等原因,易发生钢丝落井事故。大港油田GY1井入井工具串在丢枪装置内遇卡,在上提过程中,由于反复活动钢丝,在地滑轮处钢丝疲劳断裂,井内钢丝和工具串一同落井。通过钢丝落井原因分析,钢丝断头落井位置计算和打捞工具串优化组合,制定了精准的打捞方案,实现了一次性打捞成功。对打捞过程分析总结,形成了钢丝打捞模板。经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模板进行钢丝打捞作业,可提高打捞成功率,降低事故复杂性,为钢丝打捞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刘磊  赵忠军  段明霞  杨萍 《钻采工艺》2022,45(6):165-169
井下钢丝类作业过程中,由于工具遇卡、钢丝质量或者操作不当等原因,会导致钢丝和工具串落井,影响气井生产和后期其他作业,需进行钢丝打捞作业。 钢丝打捞作业,尤其是不明落物的打捞,作业风险大、难度高、耗时长、一次成功率低,还有二次落鱼的风险。 文章详细阐述了打捞过程, 利用通井和探鱼头的相关数据, 对落井钢丝长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对气井落物的深度和形状进行了分析预判,优选了合适的打捞工具;在避免事故问题处理复杂化、安全第一的原则下,制定了详细、充分的打捞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实施,成功完成了打捞作业。本次打捞作业的成功,说明通过理论计算与分析,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和性能良好的井控设备,配合科学合理的打捞方案,能有效提升打捞作业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压高含硫气井在试井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钢丝和压力计等工具串意外落井事故,通常采用压井方式将井口压力降为0,并将井筒内液体置换为不含硫的流体以确保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保护电缆防硫化氢腐蚀,然后采用电缆或钢丝绳索作业打捞井下落物,在落物捞出后,采用气举或关井复压放喷等方式对气井复产。文章介绍的是不通过压井作业,直接采用较粗的抗硫钢丝打捞井下断落钢丝及落物,也就避免了气井复产环节。从打捞方案制定、关键实验数据获取、鱼头位置计算、确保安全的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阐述高压高含硫气井钢丝落鱼打捞技术,并以一口硫化氢含量超过60 g/m~3、井口压力超过50 MDPa的GS102井为例采用?3.2 mm抗硫钢丝打捞出断落的?2.34 mm井下钢丝和仪器工具串不仅施工安全,恢复了气井井筒完整性,而且不压井作业勿需复产措施,作业成本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4.
由于钢丝承受载荷能力的限制和深井特殊情况 ,经常造成测试、打捞和开关工具落井 ,增加了修井作业次数。为了缩短作业时间、减少作业费用 ,研制了QWLT— 4 7钢丝卡瓦打捞筒。这种工具利用分瓣锥形卡瓦在锥形筒体中张开与收紧实现对落鱼的打捞 ,工具零件少 ,可靠性高 ;通过更换不同尺寸卡瓦可对不同尺寸的井下落鱼进行打捞 ,适应性强 ;可以打捞圆形的 ,也可以是不规则的落鱼 ;打捞作业利用钢丝绞车 ,作业成本低。现场应用 13井次表明 ,打捞成功率达 10 0 % ,共节约作业和工具费用 168 9万元。  相似文献   

5.
渤南A井在检泵作业过程中会出现大扁护罩及部分手铐落井的情况,为实现高效捞出落井的护罩及其他小件落物,迅速恢复该井生产。通过事故原因分析、不同打捞工具对比分析、施工工艺和打捞效果,优选出适合碎片化电缆护罩打捞工具和施工工艺,最终通过钢丝捞筒、强磁打捞器和多轮打捞器配合打捞出全部护罩,恢复该井生产。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整个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为以后类似井下情况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某海洋钻井船配合Px井大修时发生钢丝断裂事故,首次打捞无效,致使工具串意外再次落井,使问题复杂化。通过分析事故原因,本着"保安全,不新增事故"原则,经过下井工具串重量选择,以及钢丝头在井下深度的计算,制定了具体打捞方案,成功打捞出所有的落井钢丝和工具。  相似文献   

7.
针对钢丝"鸟窝"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提出了正常状态下发生钢丝落井事故后打捞处理时如何防止井下钢丝形成"鸟窝"的指导原则和对落井后钢丝及工具串的处理程序,并给出了钢丝形成"鸟窝"后的打捞技术指导原则。应用实例表明,处理落井钢丝时,不能有效地分清楚井下事故特点就盲目处理是形成"鸟窝"的内因,而处理钢丝落井事故时所选工具不当或设备能力不够是形成"鸟窝"事故的外因。对于已经形成的钢丝"鸟窝",应在仔细分析井下落物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打捞方案并选择合适的工具和设备,仍然可以成功处理钢丝"鸟窝"事故。  相似文献   

8.
刘成杰  高薇薇 《海洋石油》2020,40(4):63-66, 70
随着PDC钻头的广泛应用,同样面临很多复杂的钻井问题,钻头落井问题尤为棘手。如果钻头落井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将造成工期延误,甚至报废井眼等后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寻找能够保证PDC钻头打捞成功率的打捞方法刻不容缓。文章提出适用于井底钻头歪斜、不居中等复杂情况的两趟钻打捞技术,显著提高了打捞成功率,并深入分析了传统PDC钻头落井打捞方法,明确传统的磨铣、公锥打捞方法对常规落井钻头打捞的可用性。首先引鞋扶正、引导落鱼,通过旋转将钻头转活并居中,提高捕捉落鱼的成功率;然后利用改进的打捞工具“一把抓”将落鱼捞出。通过应用此技术,成功将渤海地区某油井落井PDC钻头打捞出井。实践表明,该两趟钻打捞技术,可保证PDC钻头打捞成功率,大幅缩短作业工期,降低成本,同时为后续钻头打捞作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XS14-P2水平井在电缆泵送射孔施工过程中,工具串遇卡且电缆拔脱落井.为打捞落井电缆及遇卡工具串,分析了水平井打捞落物的技术难点,结合该井基本情况和事故经过,在水平井打捞工具不完善的情况下,根据井况设计、制作打捞工具;设计磨铣反循环打捞篮,优化工具结构尺寸和施工参数.在前6次打捞效果甚微的情况下,采用"磨铣反循环打捞...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测井作业过程中,不慎将放射源意外落井,因落井放射源外观形状较小,密度较大,源壳又无亲磁性,加之该井完钻深,又属定向裸眼井,类似案例处理方法寥寥无几。针对井的特殊性及落井放射源的特殊结构,按照落井放射源在井筒不同井段的存在方式,提出了3种打捞思路并发明了打捞工具,最终将落井放射源成功捞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