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针对国内外无法进行液压支架三伸缩立柱动载过载性能测试的技术难题,依据GB 2597.2—2010要求,基于20 000 kN蓄能冲击式快速释放装置,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提出一种三伸缩立柱动载过载试验方法,实现了对三伸缩立柱动载过载性能的测试;并结合仿真分析得到立柱活塞腔压力特性曲线,其试验数据及仿真结果对三伸缩立柱设计制造及其抗冲击性能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加载速率对结构钢力学性能和断裂韧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常温下进行了常用建筑结构钢(16Mn和Q235B钢)动态拉伸和动态断裂韧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材料在动载下无论是屈服强度还是抗拉强度均有一定的提高,塑性有了一定的降低;由于缺口尖端区域温度的升高,常温下动载对于16Mn钢母材和焊缝的断裂韧度是有利的;Q235B钢常温下,焊缝的断裂韧度值较低,且动载对母材的断裂韧度影响较大,和静载相比动载下断裂韧度值降低了4倍有余,可以看出,Q235B钢的抗震性能较差。通过研究发现,对于低韧度水平的材料,研究动载下结构的断裂行为时.材料的强度也应该作为一个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3.
宋怀江  张国赏 《铸造技术》2005,26(6):468-469,477
为了提高高锰钢冲击磨料磨损性能,利用离心铸造法制备了WC颗粒增强高锰钢基表面复合材料,并在MLD-10型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冲击磨料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颗粒分布均匀,WC颗粒与高锰钢基体结合良好;WC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抗冲击磨料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4.
杨莉  李猛  季男 《热加工工艺》2012,41(17):196-198
为设计一种ZGMn13堆焊焊条,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FeO-MnO渣系焊条配方优化设计方法.利用试验采集的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以加工硬化后的硬度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优的焊条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熔敷金属的动载加工硬化性能和静载加工硬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文中对国内外大量有关金刚石单晶抗动载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的分类和研究,综合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研制金刚石单晶动载测试仪的指导性结论。  相似文献   

6.
杨莉  党向盈  季男  李猛 《热加工工艺》2012,41(23):138-140
针对高锰钢堆焊材料工艺性的不足,采用药皮过渡合金元素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配方进行优化设计,试制了一种高锰钢堆焊焊条.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抗热裂试验、静载及动载加工硬化试验和摩擦磨损试验,评价了焊条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结果表明:焊条熔渣活度大,熔点较低,熔敷金属成分与母材接近;焊条熔敷金属的抗热裂性能良好,加工硬化效果显著,耐磨性优于母材.  相似文献   

7.
日益繁忙的交通运输对车辆承受动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辆的疲劳强度及提高和改善焊接接头疲劳强度越来越受到重视.对TCS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进行了原始焊态与超声冲击处理十字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对比试验,对恒幅载荷作用下超声冲击处理焊接接头的疲劳行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态试件与原始焊态试件相比,疲劳强度提高了60%左右.  相似文献   

8.
DFZY型金刚石单晶及复合片冲击破碎能测定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本科研组研制成功的DFZY型金刚石单晶及复合片冲击破碎能测定仪及利用该测定仪对单晶金刚石和复合片所进行的试验研究,从而得出了:金刚石动强度和静强度的关系;金刚石动强度随其粒度的变化关系;受力状态对金刚石抗动载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钻探用超硬材料抗动载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从众多方法中优选出落锤法作为DFZY型动载仪的测试原理,并创造性解决了落锤法测试时冲击功的不连续性问题,研制了DFZY型动载测试仪。  相似文献   

10.
基于AMESim仿真计算,综合软件中机械元件库、液压元件库及液阻库,建立了矿用液压缸动载加载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动载条件下液压缸无杆腔的压力特性进行模拟分析,进行了液压缸动载过载的现场测试试验并同步监测无杆腔压力波动,仿真计算数据在一定误差范围内与试验数据吻合,验证了文中仿真模型搭建及参数设定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改仿真模型的技术参数,对矿用液压缸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对比不同工况下的液压缸无杆腔压力-时间曲线,得出结论:增大液压缸初撑压力以及无杆腔容积有利于增强液压缸的抗冲击能力;动载过载条件下安全阀超调量达到36%,1.2 s后完全泄压;液压缸动载过载冲击试验台蓄能器对液压缸压力特性的影响表现在随着蓄能器容积的增大,初期无杆腔压力峰值明显增大,后增强趋势逐渐放缓,蓄能器容积达到300 L后影响强度基本为0。  相似文献   

11.
铸钢表面WC-高碳铬铁铸渗层冲击的磨损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铸渗工艺,在铸钢表面获得了一层均匀、耐磨且与母材为冶金结合的高铬铸铁基碳化钨粒子增强复合层.在MLD-10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上对不同质量分数WC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冲击磨损性能的研究,并分析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冲击磨损性能.当WC的质量分数在20%~30%时冲击磨损性能最好.与ZG25相比,复合层的耐冲击磨损性能远远高于铸钢.  相似文献   

12.
动载下焊接接头断裂行为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焊接结构在动载下使用时,为保证安全使用,常常要求其接头具有足够断裂韧性值,但由于动载断裂韧度测试复杂且成本高,因此研究者试图使用静载下的试验结果对动载下断裂行为进行预测和评定。有鉴于此,本文测试了在不同加载速率下,典型建筑用钢焊接接头的断裂韧度值。在准确把握材料在动载荷下本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法,实现了由静载断裂韧度值对动载下接头断裂行为的成功预测。表明基于威布尔应力的局部法可有效地评定接头在高加载速率下的断裂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激励因素对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载稳定性的影响,综合考虑阻尼、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和综合传动误差等激励参数,建立人字齿行星齿轮系统的纯扭转动力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求解;分析在不同啮合频率下,阻尼比、刚度波动系数和综合啮合误差等参数对系统内、外啮合副动载特性的影响;采用三维速度-频率扫描瀑布图、相图和Poincaré映射分析外啮合动载系数突出值。结果表明:内啮合具有更好的振动稳定性和均载性能;当阻尼比增大时动载系数总体呈减小趋势,动载系数随着刚度波动系数和综合啮合误差增大发生失稳现象,波动较剧烈;对动载突变的激励因素值分析,观测到超谐波共振现象;在临界转速时系统处于拟二倍周期振动状态,表明系统在给定区间内处于收敛状态。  相似文献   

14.
在非等温处理条件下获得的贝氏体及马贝体球铁磨球,对其解剖检测组织与性能.在MLD-10型试验机上进行动载磨料磨损试验,并在D=1.83m水泥熟料磨机上实机装机验证考核.结果表明,在高冲击功的三体磨损条件下,材料的抗磨性能与韧性相关,硬度低的贝氏体不仅有好的冲击韧性,而且有与马氏体相当的抗磨性,在抗剥落磨损方面贝氏体是最佳的.马贝球铁磨球在水泥磨料中具有优异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扭转负载试验研究了低工作应力下共析钢在热循环淬火、回火时动载超塑性变形的动态特性。研究中使用以扭转负载方式制造的快速加热动载超塑性试验机,优点是不受热膨胀的影响,不需要调整加热线圈等。简图如图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介绍了一种冲击磨损测试用试验设备SDS-100型动载冲击磨损试验机,具有磨损试验、冲击试验、冲击磨损试验3种功能,可以对Φ90型钻头、合金齿进行冲击磨损性能测试。通过不同推动载荷试验确定了Φ90型钻头的最佳推动载荷为30kN,通过失效试验评价了Φ90型钻头的抗冲击磨损能力。通过相同冲磨深度试验、相同冲磨时间试验测得了同批次合金齿或不同牌号合金齿的质量损失和高度磨损,以此评价合金齿的抗冲击磨损能力,可为工矿企业硬质合金钻齿、截齿等材质的生产与研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硼含量对高硼铁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绪丁  刘海明  符寒光  邢建东 《铸造》2008,57(5):498-501
借助Leica图像分析仪,对硼含量0.5%3.0%和碳含量约0.4%的高硼铁基合金经1000℃x2h水淬,200℃回火4h处理后,进行了硼碳化合物数量分析;并在ML-10销盘式磨损试验机和MLD-10动载冲击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二体磨损和三体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硼含量对硼碳化合物的体积分数的影响呈γ=7.078 e0.822x指数曲线变化;在二体磨损试验条件下,高硼铁基合金的耐磨性优于高铬铸铁,硼含量越高耐磨性越好;在三体动载磨损试验条件下,硼含量低于1.5%的高硼铁基合金的耐磨性优于高铬铸铁,而硼含量大于1.5%的高硼铁基合金的耐磨性比高铬铸铁稍差.  相似文献   

18.
复相组织动载下的开裂行为及力学分析SCIE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动载下应力应变分析模型,采用两种形态的双相组织(F+M)进行试验和计算。裂纹优先在岛状组织基体内产生、条状组织中强化相优先启裂,以及微裂纹的萌生周期等试验结果与计算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毕文军  冯颖 《腐蚀与防护》2007,28(3):120-122
输油管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既取决于金属的性能,也取决于其表面不均匀性在活性溶液作用下的电化学特性。这些外部因素能够加速其力学化学效应。焊接接头具有较高的电化学不均匀性——宏观与微观结构的非均匀性,各区域不等值的残余应力分布,取决于焊接接头的形式及大小和缺陷。降低焊接接头性能的不均匀性,可以通过选择焊接材料和调整工艺等来实现。就动载荷条件下的力学/化学交互作用对焊接接头电化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动载条件下力学/化学交互作用的影响是明显的,并且变形金属的腐蚀速率是不均匀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根据美国L.B.西斯关于碱性渣系的药芯焊丝提高CO_2分压后,能提高焊缝冲击韧性的理论,对日本SAN—53自保护药芯焊丝加入CO_2气保护进行的试验。试验证实该理论是符合实际的,SAN—53焊丝加入适量的CO_2气保护,可用于承受动载的中板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