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根据金刚石与石墨在空气中的起始氧化温度不同,提出了一种采用气相氧化法提纯人造金刚石的新工艺,可以有效避免传统酸煮工艺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对温度、时间、燃耗及氧化助剂A对石墨氧化速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7种Ib型人造金刚石单晶在空气中的DTA和TG曲线的分析,确定以DTA曲线的外推起始温度作为金刚石热稳定性的表征温度。继而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以金刚石单晶的粒度、抗压强度、晶形规则度和颜色(氮含量)4种内在因素为条件,建立了金刚石单晶热稳定性的灰色预测模型,即GM(1,5)。并采用后验差法对模型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灰色预测模型的精度等级为‘GOOD’,可以有效地对金刚石单晶的热稳定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人造金刚石热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人造金刚石的热性能进行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人造金刚石热稳定性测定的意义,方法,原理,结果等。提出了各种数型人造金刚石的热稳定温度范围及与强度的关系。对人造金刚石磨料,磨具,制品的制造与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刚石热稳定性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充分讨论了诸因素对人造单晶金刚石和聚晶金刚石热稳定性的影响,针对人造金刚石热稳定性的研究方法和概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以“抗可逆转变”温度,即相变点,作为热稳定性的度量和标识,且采用能够体现出影响热稳定性因素之间关联度,并同时注重微观结构分析与性能改变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对人造金刚石的热性能进行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人造金刚石热稳定性测定的意义、方法、原理、结果等。提出了各种类型人造金刚石的热稳定温度范围及与强度的关系。对人造金刚石磨料、磨具、制品的制造与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造金刚石热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实验分析了人造金刚石热稳定性与受热温度的关系,以及晶形及包裹体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爆轰合成纳米超微金刚石的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差热、热失重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爆轰合成纳米超微金刚石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合成和提纯条件以及不同气氛对超微金刚石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超微金刚石在空气氛中的热稳定性较差,其起始氧化温度为500~530℃;在惰性和还原性气氛中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包裹水条件下得到的金刚石及用H2SO4+KMnO4提纯得到的超微金刚石的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根据人造金刚石合成棒中各组分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提出了一种基于气相氧化分离原理的特殊热解工艺取代传统的酸煮工艺,来实现金刚石与石墨的分离。对石墨的氧化速率随温度、时间、燃耗的变化进行了机理分析,系统地研究了石墨的氧化动力学;并建立了氧化助剂A促进石墨氧化的化学模型。同时,探讨了人造金刚石的抗氧化性机理。  相似文献   

9.
人造金刚石的磁性对其强度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深入研究人造金刚石的强度、热稳定性与其磁性的关系,揭示人造金刚石的磁性对其强度有一定影响:随着磁性增强,强度一般有所下降;对其热稳定性有重大影响:随着磁性增强,热稳定性显著下降,从而为适时采用磁选工艺、正确使用不同磁性的金刚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人造金刚石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生产中广泛采用热压工艺制造金刚石工具,其烧结温度通常在750 ̄1000℃,但有时高达1100 ̄1200℃。本文详细研究了在热压工艺条件下人造金刚石热稳定性与其强度、粒度、磁性、颜色等的关系,为针对不同的烧结温度合理选择金刚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金刚石抗压强度是衡量人造金刚石机械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以Griffith微裂纹理论为基础,认为对金刚石晶体颗粒进行表面氧化处理,使表面微裂纹钝化或消除,可以增强金刚石单晶颗粒强度和韧性,热力学计算表明,处理的温度越高,氧化反应进行的越彻底。但由于金刚石内部包裹体的存在,处理的时间和温度如果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对金刚石产生损伤,抗压强度或抗压强度提高值下降,本文选用熔融态的KNO3作为氧化剂,讨论在对金铡石单晶颗粒进行强化处理过程中时间与温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给出了金刚石表面氧化增强处理的温度和时间的适应区间;处理温度应控制在560℃~600℃之间,处理时间应在30min~60min之间。  相似文献   

12.
人造金刚石由于存在各种缺陷而使其抗压强度及热稳定性降低。本利用离子束注入技术,对金刚石表面同时注入钛、氮离子来改善人造金刚石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钛、氮离子进入金刚石的晶格后,起到了表面强化作用,并填补了金刚石晶体表面的缺陷,从而提高了金刚石的抗压强度和热稳定性,也使体现孕镶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磨耗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介绍了金刚石经低温处理后抗压强度和初始氧化温度(下称热氧化分解温度)的检测结果,说明高强度金刚石低温处理后,抗压强度和热稳定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指出这是提高本行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非常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生产中广泛采用热压工艺制造金刚石工具,其烧结温度通常在750~1000℃,但有时高达1100~1200℃。本文详细研究了在热压工艺条件下人造金刚石热稳定性与其强度、粒度、磁性、颜色等的关系,为针对不同的烧结温度合理选择金刚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化学镀铜对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化学镀Cu对金刚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刚石表面化学镀Cu,可提高金刚石的强度,氧化温度和热稳定性,并随化学镀时间的增加,金刚石性能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金刚石热稳定性的几个方面和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本文讨论了人造金刚石稳定性的几个方面的概念,物理本质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指出了表面i等镀层对提高金刚石热稳定性的作用,有助于对金刚石品级的正确评价和质量检验,从而提高金刚石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热失重(TGA),示差扫描量热(DSC)法,扫描电镜(SEM),热侵蚀等方法分析了国产两面顶压机合成的金刚石单晶在空气中的耐热性。还分析了热侵蚀后金刚石的形貌变化并进行了抗压强度,T1、TT1的测量,将国产金刚石与进口金刚石作了大量的对比试验,发现两者的耐热性非常接近。发现金刚石的起始氧化温度在700℃左右,此时开始失重;剧烈氧化温度在850%左右,此时失重最为严重。在加热温度超过1200℃时在DSC图中出现了第二个放热峰,表明金刚石在受热温度超过1200℃时经历了第二次剧烈氧化阶段。这可能是由于在高温下触媒的反催化作用引起的。这为金刚石工具制造者及使用者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人造金刚石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差热分析,失重分析,热腐蚀实验,抗压强度实验等方法研究了人造金刚石的热稳定性。并探讨了氮对金刚石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造金刚石的热稳定性能是评价金刚石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往采用热重法测定,本文介绍一种新的仪器,可更方便,更直观的测定,并且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20.
影响人造金刚石单颗粒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从压砂粗糙度,人员因素,人造金刚石单颗粒本身强度值的分散性,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及计算方法等方面,讨论各因素对人造金刚石单颗粒抗压强度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着重以MBD650/60为例,根据多次检验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其实验标准偏差,分析了不同置信概率下的人造金刚石抗压强度两次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值,对采用JB/T7988.1-95《人造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抗压强度测定方法》规定方法进行检测时所得到的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