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272C型并条机系国产三上四下曲线牵伸型式,该机牵伸装置的设计只适应纺棉纤维长度为25~38毫米、化纤为38~51毫米范围,对于纺65毫米以上的中长纤维就不能适应。由于生产需要,为了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对272C型并条机原牵伸装置进行了改进,改为压力棒式曲线牵伸装置。 相似文献
2.
3.
4.
在A272型并条机上推广采用空气加压和压力棒装置,改造20节,使熟条条干不匀率明显改善。介绍该装置的技术特点、改造方法、工艺选择和试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6.
气压摇架压力棒牵伸装置是一种新型的曲线牵伸装置,对提高成纱质量有良好的作用。作者对这种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A272A、B、C型并条机牵伸机构改为气压摇架压力棒牵伸装置的实际情况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并条机多采用曲线牵伸形式,目的是设置合理的附加摩擦力界改善对纤维运动的控制,缩短浮游区长度使纤维的变速前移、集中。设置附加摩擦力界的手段尚有采用压力棒牵伸。如在三上四下曲线牵伸上再设置压力棒(形式特殊),则对条干水平可能会有改善。因为A275M型并条机最小浮游区长度由于受 相似文献
8.
9.
A272C型并条机牵伸装置采用三上四下曲线牵伸,由于须条在第三罗拉后部存在反包围弧使纤维变速点后移,容易扩大移距偏差,使棉条条干恶化。另外,三上四下牵伸装置采用小直径的第二罗拉,高速时易产生缠罗拉的弊病。我们从1991年起,对该机牵伸装置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介绍了用少量的资金投入,将A272D型并条机的三上四下曲线牵伸装置改装为三上三下压力捧牵伸装置,以提高并条条干的质量。该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我公司1983年购入A272D型并条机36台,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做为对条干均匀度控制的关键设备,A272D型并条机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粗纱、细纱断头多,布面上常出现错纬和条干不匀等此点,虽然也曾采取过多种技术措施,但都未从根本上改变A272D型机落后的牵伸形式,因而一直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对三上三下、四上四下压力棒牵伸装置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设计时应充分注意三上三下牵伸装置中的中罗拉钳口处摩擦力界的布置,并指出了FA303型和其上托式压力棒并条机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84年初我厂在1242型并条机上改装为三上三下压力棒牵伸,质量稳定并有较大提高,与三上四下曲线牵伸对比,21~s纯棉熟条CV%值由4.68%提高到3.45%,21~s涤棉熟条由3.12%提高到3.03%;成纱CV%值也都有改善。改造时,加装在主牵伸区的压力棒是由一根φ12毫米的光钢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两端插入 相似文献
17.
A272C型并条机是我国国产较先进的设备,具有高速大卷装和自动清洁吸尘装置等优点。我厂于1975年开始更新,至1979年全部改完,但在使用中,曾多次发生突发性纱疵——规律性条干不匀,给织厂造成大量搓衣板式的降等布,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并条机加压弹簧断裂和失效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经与沈阳第一纺织机械厂研究,该厂另行设计了一批新弹簧,弹簧钢丝直径由2毫米增加到3毫米,圈簧直径由16毫米加大到20.3毫米。我厂根据这批弹簧对加压装置作了改造。将弹簧芯轴直径由6毫米改为8毫米。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并条机输出速度的提高,目前国内外高速并条机上多应用三上三下压力棒型及四上三下、五上四下多皮辊型等牵伸形式。 1981年初,我厂从日本Howa公司引进的DFK型高速并条机就是采用三上三下压力棒这种牵伸型式。两年来实践证明,这种牵伸装置纺制45~S涤棉(65/35)纱效果良好。在出条速度为300米/分的情况下,萨氏条干平均为12.37%,乌氏CV值稳定在3%左右。使用以来,未产生过由于压力棒引起的突发性纱疵,布面匹扯分一直在0.5分以内,这种型式的压力棒牵伸装置,不仅加大了罗拉直径,减少了罗拉列数,简化了传动结构,而且由于车头采取油浴和双层密封可调式墙板,调节方便,有利于日常的维修和管理。同时,压力棒的形状 相似文献
19.
A272A 型及 B 型并条机,其给棉罗拉与导条罗拉间的张力牵伸,从传动图计算为1.022倍,而目前国内尚有较多采用的1242C 型及 M 型并条机,其后罗拉与导条间的张力牵伸,从传动图计算出为1倍。这两种型号的并条机不同点之一是:后者机后棉条为等距离的横排喂入,前者则是不等距的纵列喂入,且其握持距大于前者。如 A272A型,给棉罗拉至最远的导条罗拉握持距,头并为3155毫米,末并为2325毫米。是否因考 相似文献
20.
青岛国棉四厂在A272并条机上采用滑溜牵伸以适应中长纤维纺纱。具体改造内容为: 1.将后罗拉座前后倒置,将原后皮辊中心比后罗拉超前8毫米改为后移8毫米,在后罗拉形成包围弧,增强后部摩擦力界强度,并增大后区隔距。 2.将小罗拉(必22或19毫米)包丁睛橡胶,其两侧凸缘(必30毫米)与上皮辊紧贴,中间部分(曰27毫米)与上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