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基尼系数的相似方法构建区域基尼系数模型,根据河南省2014年的水资源统计数据,绘制水资源利用总量与地区GDP、农业用水量与第一产业值、工业用水量与第二产业值、农业用水量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及耕地面积之间的洛伦兹曲线,并依次计算其基尼系数,分析河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总量、产业间水资源分配、农业生产要素间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总量与地区GDP处于相对匹配状态;农业、工业用水量与第一、第二产业值均处于相对匹配状态;农业用水量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处于相对匹配状态;农业用水量与耕地面积处于比较合理匹配状态。同时,通过对2010—2014年河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要素的时空匹配关系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匹配状况多年均处于相对匹配状态。通过对地区差异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河南省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地区应采取用水管理措施,为实现水资源高效配置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潜水位矿区耕地质量演变规律研究--以徐州矿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徐州大黄山矿区耕地质量为例,通过对历年监测点数据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的分析,揭示高潜水矿区耕地质量在采矿业和农业交替扰动下的变化特征和驱动力,为合理选择复垦方式和利用方式以保证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矿区耕地在利用-破坏-复垦-再利用过程中,其质量总体经历了下降-恢复-提高的变化,其中土壤肥力指标变化速度较快但不同指标变化不平衡;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变化则缓慢,有的甚至不可逆;耕地排灌条件改善明显,水资源数量保证率提高而水资源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农业水土资源开发是导致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不仅有助于从资源耦合的视角深化碳排放效应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对于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河南省13个典型村庄的农户调查数据,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从水土资源开发的不同环节来看,土地投入导致的碳排放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碳排放源;(2)就不同作物而言,小麦生产过程中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碳排放强度大于玉米和花生的;(3)就不同地区而言,豫东与豫北的碳排放强度要大于豫南与豫西的,其中,生产资料投入水平、农业基础设施、地形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碳排放的大小;(4)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碳排放强度差异明显,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碳排放强度要远大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碳排放强度。建议未来应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农业节能和节水技术、规模化经营、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来降低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的碳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对后备土地资源的整治成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时,河南省地貌类型多样,不同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差异性导致整治后耕地质量存在较大的区域分异性.因此,分析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分区构建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成为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和依据.文章在系统分析影响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的地貌、土壤、气候、水资源和投入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依据主导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和生产性原则,划分了9个评价区.然后,在确定各评价区作物类型和耕作制度的基础上,分区构建了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耕地资源投入、产出及外部条件3个方面构建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2008—2018年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利用产出虽然逐年增长,但耕地受污染情况严重,耕地资源仍然不足;2008—2018年,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其综合评价值由0.378增长至0.405;2008年,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豫南和豫西地区,包括驻马店市、周口市、商丘市、信阳市和洛阳市,耕地利用效率较低的地级市有鹤壁市、济源市和漯河市;2018年,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较高地级市与2008年一致,但耕地利用效率偏低的区域呈增加态势;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未来可通过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促进耕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提升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等途径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水土资源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资源属性,而其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呈现功能特性,功能的强弱在于其匹配程度。水土资源的匹配关系直接关系到人类对其是否能可持续利用,因而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水土资源匹配关系和交互作用研究的发展历程,着重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角度论述了水土资源匹配关系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最后,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关键问题:水土资源匹配关系的定性研究应进一步考虑水土资源物理交互过程和时空变异规律,为水土资源匹配关系的定量研究提供坚实的物理基础;应加强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水土资源匹配状况进行预测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农业水资源污染已成为河南省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其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河南省农业水资源污染问题,通过分析河南省水资源污染及农业水资源污染现状,指出在水资源贫乏的当代,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水土流失,秸秆焚烧以及畜禽养殖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对此,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在科学技术和政府的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对河南省农业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河道形态不利于排泄洪涝灾害,土壤水分容易散失.河南省水资源总量匮乏,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存在矛盾,而且水资源利用程度低,用水消耗量较高,水污染严重。因此,应该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安全保障机制,从农业、工业、城镇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发展节水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水储备,减少水污染,保护水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数量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5种耕地变化测度模型,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为耕地利用调控机制与政策完善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占用和生态退耕;(2)河南省各地级市之间的耕地数量空间差异在逐渐扩大,对区域差异分析可知,耕地区位指数越大、聚集程度越高,耕地相对变化越小,而耕地区位指数越小、聚集程度越低,耕地相对变化则越明显,该特征反映了耕地聚集程度对区域耕地相对变化的影响;(3)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重心和经济重心都向南偏移,移动轨迹方向相反,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说明经济的发展与耕地的减少是同步的,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考虑耕地可持续发展问题;(4)应依据以上对耕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提出合理的耕地保护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桂林市水资源利用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桂林市降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为398.29亿m^3 /a,现状年水资源利用总量为48.9亿m^3/a,以地表水开发利用为主,其中农业用水占80%.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地区农业用水困难,重要城镇供水紧张,漓江枯水严重;由于城镇污废水处理能力有限或排水管网不配套,加上管理监督缺乏力度,局部河段尤其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不良.水短缺和水污染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日显突出,提出合理的保护利用总体思路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耕地质量监测是新时代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是动态、实时掌握耕地质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举措。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精准化监测耕地生产力和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从省级、耕地监测区层面系统分析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控。基于陕西省2005~2019年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对耕地利用水平分区和经济水平分区进行空间叠加分析,采用分区组合法划分监测控制区,采用空间分层抽样法布控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对比分析不同属性值情况下监测样点的耕地面积比例与数量比例分布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划分7个监测类型区、82个监测控制区,布设757个监测样点,样点代表性与所选取的因素类型分布趋势保持一致,样点分布合理,能够满足耕地质量监测的需要。本研究构建了陕西省耕地质量监测样点体系,以期为全国其他省域耕地质量监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耕地产能提升等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河南省干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优化运用、地下水利用、雨水蓄集利用、污水资源化等,为提高河南省抵御干旱的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河南省水资源现状,结合华中地区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灰色预测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在50%、75%、90%保证率下,对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的河南省可供水量及国民经济需水量、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既存在危机又存在潜力。  相似文献   

14.
贫水化是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进一步认识河南省水资源状况,以近年来的统计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其贫水化问题.研究认为,用水量的增多、污染、浪费、气候变暖等是河南省贫水化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该问题的缓解和解决有赖于合理利用调水资源、治污、调整水价以及大力发展集雨工程和生态工程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对研究区2009年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运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数学模型,分析大庆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空间布局及土地利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大庆市土地利用结构总体上具有农业型的特点,耕地面积最大,其次为草地;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各行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但不同区域的分布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程度总体上比较高,并且在各行政区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首先测算出各评价分区相对于某一指定作物的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作用分;然后进行评价因素可比性修正和光温生产潜力修正,得到具有可比性的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作用分;最后引入产量比系数,将评价分区内指定作物综合作用分折算成基准作物的综合作用分,即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指数.研究表明:运用该方法进行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指数的测算,可以有效消除因分区选取评价指标、赋予权重以及基于不同指定作物进行综合指数测算而产生的差异性;测算出的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具有显著的全省统一性和可比性,能够科学地反映出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高低及其区域分布规律,可以作为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标准构建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甘肃地处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奇缺严重困扰该省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章就水资源蕴藏量、地区分布、年内年际变化、人均地均占有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资源供需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水污染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了较详细的探究,并对该省今后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对大量实地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增加河南省焦作市郇封乡地下水漏斗区有效地下水资源的各种途径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利用灌溉回渗、河渠、沟塘等进行地下水人工补给,以及通过植树造林及节水灌溉等措施来增加地下水资源的实施方案,对解决我国北方平原区水资源短缺以及由于缺水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制度的设计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现行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制度需要完善。文中通过历史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迁变历程,又通过现实分析的方法,指出了现阶段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局限和滞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赋予承包经营权完整的物权属性,保护土地的集中化趋势,逐步分解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