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CAN总线位定时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AN通信中,波特率、位周期内取样点数和位置可以编程设置,这些设置为用户根据其应用优化网络通信性能提供了方便。优化位定时参数,能够保证信息同步,保证传输延迟和时钟误差在极端条件下进行恰当的错误检测。本说明位定时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LPC11Cx系列是NXP公司的高性价比Cortex—M0构架ARM微控制器产品,内嵌CAN总线控制器。CAN总线位定时参数决定cAN总线能否按给定速率正常通信及其稳定性,但在实践中发现,原版用户手册及国内译本在CAN总线位定时参数配置寄存器的表述上有误,导致用户CAN总线无法正常通信。下面将校正错误,并给出CAN总线位定时参数具体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
位定时参数对CAN总线网络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如果位定时有一点小错误都会导致总线性能严重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CAN总线位定时控制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有效获得最优位定时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CAN总线位定时和同步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CAN总线中,位定时和同步机制保证了CAN网络的正常通讯,是CAN控制器设计的难点和重点之一.鉴于此,在深入研究CAN总线位定时和同步机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位定时和同步机制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构框图,对各模块进行详细介绍.该设计用verilog HDL代码实现,在Quartus Ⅱ 7.0环境中进行功能仿真.经分析,完全符合CAN2.0的协议规范,实现了位定时和同步的功能,从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在CAN总线中,位定时和同步机制保证了CAN网络的正常通讯,是CAN控制器设计的难点和重点之一。鉴于此,在深人研究CAN总线位定时和同步机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位定时和同步机制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构框图,对各模块进行详细介绍。该设计用verilog HDL代码实现,在Quartus II 7.0环境中进行功能仿真。经分析,完全符合CAN2.0的协议规范,实现了位定时和同步的功能,从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CAN总线网络开发方法,搭建了CAN总线集成开发测试环境,对实际网络进行了测试,给出了位定时参数计算方法,比较了不同模拟终端电阻下的总线的报文正确率和总线负载率等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应用PIC18F系列单片机片上CAN总线模块实现CAN总线节点的新方法,给出了系统的组成和硬件配置,讨论了系统软件设计和测试原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CAN模块的使用方法和位定时的设置,并对位定时设置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TMS320F2812是一种用于控制的32位定点DSP芯片,对其增强型控制器eCAN的增强特性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CAN总线通信中利用eCAN构建CAN网络的硬件节点设计,并给出了CAN总线波特率位定时计算方法,CAN软件设计的流程和对应的C语言初始化,发送接收调试程序,总结了在实际项目应用中的调试技巧。这一设计基于电动汽车,已成功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总成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王志萍  张东来 《测控技术》2005,24(8):74-76,78
CAN总线以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及实时性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这些优越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硬件电路设计的制约.通过研究CAN总线上数据传输的过程,剖析了位定时对硬件偏差的容差能力.研究结论对CAN总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空间相机控制器与星务计算机之间的可靠数据通讯,设计了基于TMS320C32的CAN总线通信系统;针对TMS320C32和SJA1000的工作时序特点,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实现了接口逻辑转换,编写激励文件利用Modelsim软件进行了功能仿真,给出了CAN总线通信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SJA1000的初始化、数据的发送接收及位定时参数的设定;最后通过周立功公司的ZLGCANTest软件对设计的CAN总线通信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通信速率达到307.2kbps,通讯无误,满足相机控制器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CAN总线通信过程的Stateflow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器局域网(CA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实时通信系统中的现场总线,其建模和仿真是对CAN总线通信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和优化设计的必要手段。针对CAN总线通信性能指标优化设计问题,文章采用Simulink/Stateflow仿真工具对CAN通信过程的建模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仿真模型并对仿真实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了信息到达时间间隔,通道忙闲率,高优先级发送引起的受阻率等网络特性对总线通信性能吞吐量和平均端到端延时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分析了CAN总线的实时通信性能,提出了优化通信性能指标设计时重要参数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嵌入式系统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量MCS-51产品由于时序、电压等的差异难以直接与ARM处理器直接相连;通过介绍ARM与独立CAN控制器SJA1000的适配实现,系统地分析了在ARM应用系统中基于MCS-51时序外设的扩展方法及各自的特点;结果表明对ARM应用系统外设的扩展具有典型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小区的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法。基于火灾报警系统的现状,文章引入了现场总线。CAN总线是现场总线的一种,准确度高,误码率低,能够应用在火灾报警系统中。在软件支持下,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火灾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4.
混沌优化模糊控制器在铝电解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预焙铝电解槽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及基于混沌优化的电解质温度模糊控制器。将混沌优化算法引入模糊控制器,采用混沌粗搜索与细搜索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对量化因子、比例因子及控制规则进行优化。利用该控制器实现对预焙铝电解槽的温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模糊器参数和控制规则的在线优化,控制具有鲁棒性好、适应性强、精度高等优点,算法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控制性能优于普通的模糊控制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龙芯3A体系结构,通过底层BLAS库的优化、LAPACK分块算法中分块大小的改善以及LAPACK函数的单独优化这三种途径来提升LAPACK函数的性能.用LAPACK自带的性能测试程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有240个LAPACK函数的性能提升达到30%以上,占全部性能测试函数的81%.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导航要求,提出一种在发射惯性系下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实现捷联惯性系统误差参数两次优化辨识的方法.建立惯性测量单元(IMU)误差补偿模型和完整的非线性捷联惯性系统导航模型,为数值优化计算提供准确的模型基础.基于SINS/GPS/CNS组合导航系统信息,建立陀螺仪误差优化模型和加速度计误差优化模型,采用两次优化策略分步估计捷联惯性系统误差参数:首先利用粒子群算法对陀螺仪误差参数进行优化辨识和补偿;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加速度计误差参数进行优化辨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组合导航系统信息和非线性优化模型,两次优化辨识方法能够在线辨识出高精度的捷联惯性系统误差参数,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优化参数值的相对误差均在20%以内,从而有效提高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CAN总线的海洋平台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讨论了该系统应用在海洋平台这类特殊环境下的系统结构和现场节点的具体设计.系统由上位监控机、CAN网卡、智能网桥节点和智能采集节点组成,采用总线方式的网络拓扑结构,构成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监控采集系统.智能节点以AT89S52单片机为微控制器,使用SJA1000作为CAN控制器,可构成上行和下行网络通信波特率分别为500kbps和250kbps的CAN网络.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应用层协议和通讯流程.系统已应用于某海上平台的环境载荷的监测,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平台的安全运行和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在VxWorks系统下实现龙芯3A3000主板的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通信,采用SJA1000T设计基于PCI总线的8通道CAN通信板,并提出相应的驱动设计和优化方案。对龙芯3A3000处理器的驱动进行优化,在发送数据时禁用CAN而使用查询方式发送,在接收数据时中断服务程序对所有通道进行遍历查询,以提高中断利用率,在创建设备函数时根据PCI总线信息识别每个CAN通信板,以确保系统中不同CAN通道拥有唯一的通道号。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方案运行稳定,数据传输安全可靠,经优化后能够有效降低CAN通信板的中断次数,提高CAN总线的通信速率,避免多板环境下故障板卡干扰正常板卡,提高了系统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19.
李中伟  谭凯  关亚东  姜文淇  叶麟 《计算机应用》2005,40(11):3224-3228
CAN总线脱离攻击作为一种新型的攻击方式,通过CAN总线通信的错误处理机制,可以使节点不断产生通信错误并从CAN总线上脱离。针对上述攻击所引发的车载CAN总线通信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车载CAN总线脱离攻击入侵检测算法。首先,总结了车载CAN总线脱离攻击发生的条件与特点,指出正常报文与恶意报文的同步发送是实现总线脱离攻击的难点,并利用前置报文满足同步发送的条件来实现总线脱离攻击。其次,提取了CAN总线脱离攻击的特征,通过累计错误帧的发送数量,并根据报文发送频率的变化实现了对CAN总线脱离攻击的检测。最后,利用基于STM32F407ZGT6的CAN通信节点模拟车内电子控制单元(ECU),实现了恶意报文和被攻击报文的同步发送。进行了CAN总线脱离攻击实验和入侵检测算法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算法对高优先级恶意报文的检测率在95%以上,因此可以有效保护车载CAN总线通信网络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An effective error handling mechan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in controlling dynamic systems. This paper addresses a new online error handling approach or named per-sample-error-counting (PSeC) technique that tends to replace native error handling protocol i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The mechanism is designed to manage transmission errors of both sensor and control data in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NCS) used in controlling dynamic system such that the stability of the feedback system is preserved. A new parameter denoted as maximum allowable number of error burst (MAEB) is introduced in which MAEB is selected based on available bandwidth of the CAN network. MAEB serves as the maximum number of attempt of re-transmission of erroneous data per sample which allows the maximum transmission period to be known and guaranteed for time-critical control system. The effic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by applying the algorithm on the fourth order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simulated on Matlab/Truetime simulator and the performance is benchmarked with the existing CAN error management protocol. The simulation run under various systems condi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results in superior system performance in handling data transmission error as well as meeting control system requir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