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代水文实践论——来自广东水文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水文作为一门学科,它更多的是在传统基础理论及其发展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和手段、新理论、新方法,寻找自然水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相处及其持续发展的规律,进而提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服务体系。从广东省水文的实践和发展可看出,传统水文走向现代水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门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所谓水文现代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系统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以先进的现代化装备为基础.以高科技应用为支点.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为手段.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水文科技.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和理念转变传统的水文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和改革.在实践中探索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理论、新方法.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水文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两条:一是以现代化的设备武装水文:二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发展传统水文。  相似文献   

3.
许志强  邓玉华 《江苏水利》2014,(11):36-37,40
在了解、分析、研究水资源规律的过程中,经常用到水文模型。阐述了水文模型的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几种概念性水文模型,使人类更好地、合理地利用自然规律;通过水利工程的有效辅助,高效、合理地使用水资源,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改变了水文循环过程,水文作为研究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必须正确面对气候变化,迎接气候变化对人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挑战。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主要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水文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水利信息化的新形势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背景下,作为水利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排头兵,水文应该为水利信息化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应强化水文的公益作用和服务功能,为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支撑,应发挥水文的深度研究和广义功能,为生态建设和现代治水提供丰富的决策和监督信息。  相似文献   

6.
《水利科技》2013,(3):F0002-F0002
水文是对水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状况进行勘测研究的一门学科;水文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水文人承担着地表水地下水监测、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计算等任务,是防汛抗旱的耳目和参谋,  相似文献   

7.
<正>水文是传统而又现代的学科。水文情报预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每年直接经济效益数百亿元。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2009年水利部明确了"大水文"发展理念,强调要从"行业水文"向"社会水文"转变,要  相似文献   

8.
《水利科技》2012,(3):6
水文是对水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状况进行勘测研究的一门学科;水文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水文人承担着地表水地下水监测、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计算等任务,是防汛抗旱的耳目和参谋,是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哨兵;水文工作是资源水利的基石和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水文是研究地球水圈的一门科学,是对水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状况进行勘测研究的一门学科。水文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水文工作主要是通过观测、积累、分析水文现象,探索和研究水文规律,为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灾减灾服务,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三明市辖区面积22 929平方公里,有沙溪、金溪、尤溪三大水系,集水面积分  相似文献   

10.
水文是研究自然界水的运动、水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状况及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文章从地位和信用、技术和手段、人才和队伍介绍了水文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治水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铭江 《中国水利》2006,(19):50-51,54
针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生态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治河之术,治水之学,治域之理,人水和谐之道”的治水思想,并揭示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它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发展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近几年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学术会议论文集、专著与研究报告,进行了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科发展动态调研。研究表明,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强烈人类活动影响等新问题,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科近年来产生了一批新的研究热点领域,在新的理论与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取得了较大进展。日益明显的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现象,是当前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科发展的重要特点。根据学科发展动态,建议加强科学试验、学科交叉等方面的研究,以推动我国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科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水文时间序列突变点分析的启发式分割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文时间序列突变点的检测是水文统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水文时间序列的非线性、非平稳性,导致对检测水文时间序列突变点的技术要求较高。建立了时间序列变点分析的启发式分割数学模型,以此来分析水文时间序列均值的突变。以理想的水文时间序列为仿真基础,结合合水水库的月径流序列,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得出去除周期成分后的月径流序列的突变点,以此证明了启发式分割算法检测水文时间序列突变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4个突变点中,3个突变点集中于水库建成后不久,说明人类活动的剧烈影响为主要驱动力,加剧了对入库月径流量的影响,造成月径流的频繁波动和数次突变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奥地利维系河流健康生态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霁巍  郝钊 《中国水利》2006,(16):52-53
维持河流健康生命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1998~2000年奥地利启动的“健康河流行动”,体现了现代河流管理要强调把生态与防洪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六个原则:即自然发展、允许侵蚀、自然体系、自由流动、经济生态、大自然生长。这对我国正在探索的建设维系人水和谐的生态与环境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宁夏水利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创新治水思路,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启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期间,宁夏水利工作将以节水型社会建设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为宁夏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水文指数法确定河流生态需水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宋兰兰  陆桂华  刘凌 《水利学报》2006,37(11):1336-1341
河流水文情势是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动力学特征,而径流情势是水文情势的重要特征。根据生物种群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从反映河流水文情势的径流情势中筛选水文指数,构建河流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从径流情势中提取流量、频率、历时、发生时间、变化率5个水文指数确定河流生态需水。采用水文指数法实际计算了广东省河流的生态需水,并和Tennant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文指数法计算河流生态需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水文学的发展及其所面临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回顾水文学的发展史,指出客观上总是存在着两条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断提高的水文学发展轨迹。通过归纳水文学已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认为物理学的渗透和本构关系的揭示是水文学理论进步的重要条件。当今水文学面临的若干困惑,主要来自对其本构关系的研究相对薄弱,由此凝炼出水文学的前沿科学问题主要是:非线性问题、尺度转换问题、空间变异性问题、坡面流速问题、确定性与随机性互补问题、水文时间序列长期演变规律问题、“异参同效”问题、预测模型问题、时空探源问题和误差问题等。加强或重视对这些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将会有力地促进水文学的理论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比较客观地描述实际水文过程,但需要强大的数据库支持。这一特点为地理信息系统(G IS)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可能,反过来又推动水文模型的发展。目前,基于G IS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已成为水文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了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优越性,综述了G IS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中的应用及二者集成方式研究与应用的进展,讨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介绍官厅水库流域概况以及气象、水文基本情况,利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官厅水库自建库至2010年径流、泥沙、降水及蒸发等水文特征的变化规律,为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防汛抗旱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中国水坝安全管理、退役与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刘宁 《中国水利》2004,(23):27-30
从中国水库大坝建设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21世纪中国水库大坝建设管理中的若干问题,重点阐述了在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中的降等与报废制度,以及病险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同时,依据有关法规,提出了水库大坝建设与运用要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要求,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与生态友好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等.倡导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绿色水工程,建立对各种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