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对132家河南省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技术创新动力、创新能力2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重点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重点企业技术创新以领导推动为主要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要模式,这与以往的研究观点认为河南省重点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是模仿创新的结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标准作为科技成果的载体,在促进创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加强对自主创新技术与标准化结合重要性的认识,把二者的结合上升到战略高度。为推动企业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标准的规范、引领和支撑作用,引导企业建立自主创新技术与标准化结合的机制,促进创新成果标准化、产业化,本文结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建设,对企业如何构建自主创新技术与标准化结合机制进行了总结与思考,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技术与标准化结合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敏 《硅谷》2008,(8):132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继续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在各种动力的推动下猛烈发展.近来,科学技术、人才资源、教育化、产业化等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因素,并提出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簇群中最活跃成分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目益加剧,自主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对乌鲁木齐市的经济发展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传统企业的自主创新及升级换代也产生示范与促进作用。科学、准确地认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乌鲁木齐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方法与途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标准作为科技成果的载体,在促进创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加强对自主创新技术与标准化结合重要性的认识,把二者的结合上升到战略高度。为推动企业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标准的规范、引领和支撑作用,引导企业建立自主创新技术与标准结合的机制,促进创新成果标准化、产业化,本文结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建设,对企业如何构建科技创新向标准转化机制进行了总结与思考,提出了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伟 《中国科技博览》2013,(11):123-123
企业标准化适应外部环境或动力场的外部动力因素,主要有市场需要和市场竞争、技术壁垒和企业技术联盟等,内在动力是指存在于企业内部对企业标准化活动起推动作用的综合因素,包括企业降低成本、获取经济利益和科学技术进步等,企业标准化需要动力来推动、加速和保持。  相似文献   

7.
刘威 《中国科技博览》2014,(25):112-112
我国煤炭企业发展迅速其综合实力十分强,是影响产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模式需要企业不断的创新与突破。只有不断的提高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促进煤炭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企业家精神、科技人才、内部激励机制、组织结构、知识产权管理以及产权结构等内部因素对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作用,并结合了河南近200家企业的问卷调研结果.实证表明企业家精神不足和高科技人才缺乏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实施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9.
苏南5市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涉及面广、建设的难度大.标准创新是最大的自主创新,本文探讨了标准化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要点、思路和主要内容,提出了示范区标准体系框架.在标准体系指引下,提出了促进苏南产业集群和企业联盟及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标准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0.
政工工作在企业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政工工作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增强实效,对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受企业内外环境的多种动力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拉动力,市场竞争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政府的政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引导力,企业的主体创新意识是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企业的主体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的内在保障力.  相似文献   

12.
蔡东  胡七丹  郭春香 《工业工程》2019,22(5):133-140
来自市场和政府的压力迫使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完成减排目标。因此,在碳交易且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制造商低碳技术创新投资决策和政府的激励合约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时,通过激励合约的设计,政府可以观察消费者低碳偏好程度实现最优激励;激励合约有效提高了制造商技术创新的动力,得出了制造商最优决策及影响因素;提出制造商和政府要通过广告、政策等方式努力提高消费者低碳偏好程度,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刘娇  杨敬江 《工业工程》2020,23(5):132-139
为了了解知识协同与联盟企业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设计并构建基于知识协同下的联盟企业创新绩效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有效,仿真结果能够较好地模拟基于知识协同的联盟企业创新绩效的实际状况;对于联盟企业而言,知识协同对其创新绩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知识协同的3因素,即知识活动协同、知识互惠协同及交流研习均对增加联盟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受内外部多因素影响,知识协同对联盟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不能立刻显现,随着联盟时间的延长,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速度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是技术标准的源头和技术保障,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和积极性不断提升,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途径和方式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知识经济时代,隐性知识被认为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同时,组织资本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为如何转移和有效利用隐性知识,以及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While classical economic theories of growth emphasised international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finance-based theories of foreign investment stressed international interest rate differentials and risk reduction, the 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approach examines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building by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i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B) networks. The two processes of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have become ever more interconnected as central drivers of development since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rough to today’s information age. The increasing significance of the knowledge-seeking motive for IB networks and of competence-creating subsidiary activities at a local level have linked localised innovation systems to IB and to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exchange. From a location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connectivity has become critical for sustained innovation and growth. The shift of techno-socio-economic paradig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s associated with a shift in the character of IB and innovation, with critical implications for IB theory and concepts.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飞速增长,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要求中国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在增加投入的同时提高效率,增加创新成果与提升创新质量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文章以2010-201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创新成果与创新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企业创新的同群效应以及行业竞争对同群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成果受到同群企业的影响。对于强竞争行业中的企业,它们的创新成果受同群公司的影响更大。以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为表现形式的低质量创新产出也具有同群效应,然而这种同群效应会受到行业竞争的负向调节。由此,同群企业对企业的创新成果具有促进作用;有效的竞争环境可以进一步增加创新成果,并通过减少低质量的创新比率的方式增加高质量的创新产出。研究结论丰富了同群效应的理论探索,同时为促进企业与总体社会经济创新的多成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工程和谐与工程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重要而复杂的实践活动,其管理实效的提升是确保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工程活动中出现了一系列创新不足及不和谐的现象,如集成化创新度较低、事故频发等。提升工程管理实效,其核心在于工程管理者在完善工程和谐与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和谐与创新的互动发展。界定工程和谐及工程创新之后,提出和谐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属;反过来,创新是维持和谐的原动力,又是实现更高层次和谐的内驱力。和谐与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有利于人类改变传统的工程创新观,追求工程组织内部、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及要素市场,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支点,同时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现代化体系建设题中之义。基于上市公司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市场分割程度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效应,经检验发现:首先,市场扭曲显著抑制了企业研发创新水平。其次,从地区划分来看,相比中西部地区,市场分割对东部地区企业的研发带来更大的负向影响;从分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相比来看,市场分割对位于较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的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从不同的所有制看,相比国有制企业,市场分割对非国有制企业创新的负向效应更加显著。此外,进一步从市场分割对企业创新带来负向效应的影响机制来看,市场分割将会通过市场集中度下降和地区财政依赖性增强阻碍企业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