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治平  曹长修 《控制与决策》2004,19(10):1163-1166
实际受控系统都存在非线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参数化模型控制算法难以实施.为此,提出一种非参数化模型的模糊控制算法,即在非线性系统中对局部过程实施模糊分段线性化,对分段线性化的过程进行联接,将分段线性化的模糊模型集合拟合为全局非线性模型.其控制律是由局部线性化的模糊控制律经模糊联接而构成整体非线性系统的模糊控制律.通过稳定性证明和仿真验证,论证了所给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PSO算法在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微粒群优化(PSO)算法用于非线性系统模型参数估计,并通过对谷氨酸菌体生长模型的参数估计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微粒群算法为非线性系统模型参数估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缩短对准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与线性模型的交互多模型对准方法.给出了捷联惯导的 非线性和线性误差模型,设计了基于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交互多模型对准算法.数字仿真结果和转台摇摆试验 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交互模型可使对准收敛时间加快,最终对准精度亦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4.
具有非线性参数的QoS路由分为含有非线性约束条件的QoS路由和含有非线性优化目标的QoS路由两类,它们都是NP问题.提出了两种启发式算法求解这两类QOS路由优化问题问题.对第一类问题,求解去掉非线性约束条件后的优化问题.如果找到的解满足非线性约束条件,则该解是最优解;否则在优化问题中添加一个新的线性约束,将已得到的解去掉,反复下去就可得到最终解.对第二类问题,将非线性优化目标换为约束条件中的线性参数,求解此优化模型,如果有解,则记录此时对应的非线性目标值.而后增加一个新的线性约束,去掉刚才得到的解,比较两次得到的非线性目标值,保留最小值.如果得到的解不满足该线性参数的约束条件,则算法结束;否则继续迭代.证明了两种算法的收敛性,并且时间复杂性为近似多项式时间.计算实例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点集映射来表示非线性系统的稳态模型,用系统的稳态增益来修正具有外界输入的线性自回归(AutoRegressive with eXternal input, ARX)模型的动态增益,提出了一种基于稳态非线性模型和线性ARX模型组合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系统的动态模型参数,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目标函数.最后通过对典型化工非线性对象pH中和过程的仿真对本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算法比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具有更好的设定值跟踪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T-S 模型的模糊预测控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提出一种基于T—S模型的模糊预测控制策略.利用模糊聚类算法高线辨识T—S模型,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的选择性在线学习;对模糊模型在每一采样点进行线性化,将T—S模型表示的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时变状态空间模型,并将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二次规划问题,解决了非线性预测控制中如何获得非线性模型和非线性优化在线求解的难题.将预测域内的线性模型序列作为预测模型,减小了模型误差,提高了控制性能.pH中和过程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非线性系统鲁棒自校正控制间接算法.借助于神经网的作用,有效地辨识系统的建模误差,其辨识结果在控制算法中加以补偿,于是,使基于低阶线性模型的自校正控制算法有效地应用于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文中给出了算法的鲁棒性分析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控制算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刘斌  苏宏业  褚健 《控制与决策》2004,19(12):1399-1402
针对工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非线性被控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模的预测控制算法.首先,用具有RBF核函数的LS-SVM离线建立被控对象的非线性模型;然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将离线模型在每一个采样周期关于当前采样点进行线性化,并用广义预测算法实现对被控系统的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用神经网络辨识非线性大滞后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国栋 《信息与控制》2000,29(3):225-229
本文主要研究非线性大滞后系统的建模问题, 提出用串级网络模型进行滞后补偿,并给出了网络模型权系数的学习算法.  相似文献   

10.
李湧  韩崇昭 《信息与控制》2001,30(3):271-27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系统Volterra级数模型辨识方法,为非线性系统辨识中 的“维数灾难”问题提供了一种满意的解决.算法中参数空间分割和模型辨识同时完成,降 维依据采用输出拟合结果的均方误差,最终得到输出拟合均方误差意义上的准最优解.本算 法也可以作为非线性系统模型的结构辨识算法,并可以直接推广应用于其它很大一类非线性 系统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计算量小,精度高,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应用于 在线实时辨识.  相似文献   

11.
利用SIMATICS7PLC、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总线组成了分布式控制系统,具体描述了系统的构成以及组态实现。系统在逻辑结构上分为两层:现场设备层和网络控制层,PROFIBUS用于现场设备层,网络控制层采用工业以太网。用STEP7软件完成了系统的组态及控制程序的编写,并以水箱液位控制为例,说明了用户程序编写及调试的方法。过程的上位机监控利用WINCC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策略和常规定位过程,给出了堆垛机定位控制的数学模型,通过采用具有调整因子的规则自生成的方法进行模糊推理并实现位置模糊控制。仿真结果证明,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快,跟踪误差小,过度时间短,且无超调或超调量小,震荡次数少,稳态精度高,系统输出与给定值稳态偏差小,定位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ALE方法分析楔形体入水问题,楔形体采用拉格朗日网格离散,空气和水采用ALE网格离散。将楔形体视为刚体,空气和水的力学行为分别采用Gamma定律和GRUNEISEN状态方程模拟。讨论ALE流固耦合关键字中罚函数罚因子的取值方法,提出相应的建议原则;分析水域截断边界对楔形体响应的影响,给出模拟无限水域的截断边界位置的建议值;分析楔形体表面压力振荡的原因,提出楔形体表面压力获取方法。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机理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对硝基苯胺生产过程进行了调优,得出了“变温操作”的结论。反应过程的保温时间缩短了20%,产品质量稳定。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每年可增加产量48.5吨。  相似文献   

15.
基于码重分布的系统循环码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系统循环码的定义及矩阵描述,分析其码重分布特性,根据向量间距离的概率定义码重分布距离,推导随机序列的理论码重分布概率,提出实际序列码重分布概率的估计方法和利用实际序列的码重分布概率和随机序列的理论码重分布概率之间的距离估计码组长度和起始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斯消元法估计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并提出了在误码情况下的识别方法。最后并对不同长度的码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在误码为10-3的情况下有效地识别中短码。  相似文献   

16.
废焚液烧处理技术是当前废物处理的热点之一。以液体喷射焚烧炉为对象,研究某实际农药厂的废液焚烧过程,结合工艺要求确定焚烧炉的控制方案,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了焚烧炉的双闭环比值控制回路的设计,同时运用QUADLOG PLC系统进行安全联锁的控制方案设计。实现了焚烧炉燃烧温度,燃烧空气配比等关键控制参数的有效控制,并有效地保证焚烧炉的安全平稳的运行。通过对生产投运的实际效果分析,充分表明所设计方案的可靠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恒速智能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轴流式联合收割机的控制问题,给出了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的数学模型,介绍了基于模式识别的智能控制原理,建立了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恒速控制模型,设计了基于模式识别的智能恒速控制器.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控制器仿真,其结果表明,将基于模式识别的智能控制应用于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的恒速控制,其过渡过程平稳、响应速度快、无超调、无振荡并且无稳态误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于工作过程开发.NET网站开发课程群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基于创新能力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建设,指出课程群建设需要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大基础技术类课程的比例,优化职业技术类课程结构,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企业流行的开发技术融入而不是照搬到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考证与教学之间关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等。该课程群建设经过初步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使大惯性、纯滞后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满足要求,提出了Smith预估结合积分分离PID算法;设计了温度控制器的硬件系统;对控制系统进行辨识;分析了Smith预估结合积分分离PID算法与单纯Smith预估控制算法的区别,并对两种控制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参数;最后对Smith预估结合积分分离PID算法进行了电阻炉的温度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mith预估结合积分分离PID算法提高了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系统的超调,稳态精度达到0.2℃,其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满足系统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无线文件传输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铁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6):1979-1982,1986
对无线文件传输系统进行了设计,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研制了无线文件发送终端,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等电路设计了无线文件发送终端的硬件,构建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平台,移植了PPP协议,采用多进程开发了应用程序,应用TCP/IP协议和PPP协议设计了CDMA无线通信软件,并进行了调试和实验运行。在原有无线传输模块的基础上进行研发,根据无线网络特性进行系统优化,将无线传输速度提升到原来的4倍,实现了文件无线发送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