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相控阵雷达由于阵列天线副瓣偏高容易被电子战系统进行副瓣侦察和干扰。在下一代相控阵雷达的研制中,智能天线已经成为重点发展方向。介绍了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空时联合通道模型,重点阐述了智能天线接收波束形成与发射波束形成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讨论一种基于相控原理的接收数字波束形成(DBF)算法,该算法不但可以精确地计算智能天线加权系数,而且运算量很小,克服选代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蒙特卡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地减小多址干扰,提高CDMA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卫星智能天线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遗传算法的变异操作中使用双变异概率,并将其与最优保留策略和内插交叉算子结合在一起使用,以此来克服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高全局收敛能力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抗干扰性能,可抵抗卫星通信系统中干扰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概念,然后重点讨论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在多址通信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在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系统中,数字波束形成网络的结构及应用中所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巨大的通信需求量与有限的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智能天线凭借其特有的空间滤波的特性,采用空分多址方式,高效率地使用频谱资源,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基础上大规模地提高系统容量。按照非盲算法与盲算法的分类,分别介绍了非盲目算法中的最小均方算法和盲目算法中的最小二乘恒模算法,并对两种算法通过matlab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典型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归纳了自适应波束智能天线的主要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适应波束智能天线实现中面临的几个问题,探讨了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相控阵天线数字波束形成浅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模拟技术形成的波束的缺点主要是旁瓣电平高,稳定性差,更重要的是对有源干扰无自适应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重点讨论数字波束形成的原理和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卫星通信自身传输距离远,传输介质复杂的特性,使得如何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干扰并增益有效信号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章主要从智能天线中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入手,探究了它的技术原理、研究现状、应用及展望,以便于以后技术改进与卫星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是智能天线领域的核心技术,其利用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根据用户的空域信息来产生空间定向波束,将波束的主瓣对准期望用户的来波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的来波方向.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结合FPGA的波束形成器的实现形式,该系统能够实时地处理数据,并很好地完成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适应波束形成的高维数据挖掘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波束形成的高维声传感器网络数据挖掘算法.进行多通道声传感器网络信号的高维信息数据采集和相空间重组,进行信号模型构建,对高维数据信息流进行子空间降维和自适应陷波器降噪滤波处理,采用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进行数据的谱峰聚焦和特征提取,实现数据准确挖掘.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的准确检测概率较高,抗干扰性能较好,波束旁瓣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在基于来波方向估计和自适应波束成形的相控阵天线系统中,用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实现来波方向估计,并使用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的自适应算法控制天线的主瓣方向,实现对期望信号的跟踪,同时实现对干扰信号的零陷处理。仿真结果表明,MUSIC算法可以有效识别相控阵天线接收端的信号的入射方向,LCMV算法可以实现对有用信号的自适应跟踪和对干扰信号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多目标测控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利用基于圆阵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来实现目标跟踪的系统。在系统实际工作于噪声和干扰环境中时,为避免计算梯度时可能出现的数值突变,提出了一种修正的梯度跟踪自适应算法,可靠地实现了权值更新,并对各阵元输出进行加权合并,以获得最大信号输出,同时实现对目标方位角和俯仰角的自动捕获和跟踪,且跟踪迅速、正确、稳定。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智能天线中的自适应算法又称为数字波束成形算法,其中,盲自适应算法是不需要专门的训练信号或确定信号,节省了因接收训练序列和导频信号而占用的频谱资源,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因此,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现有的各种盲算法原理进行逐一介绍,然后对比了各种算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数字波束形成天线旁瓣对消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干扰信号带宽、通道幅相误差以及A/D变换器的量化噪声等对数字波束形成的干扰对消效果的影响,给出了由于这些因素产生的剩余干扰功率的解析表达式及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