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的马铃薯交联酯化变性淀粉成为酸奶的重要添加剂,会起到增加黏稠度,增强滑爽感,增加乳固形物和防止乳清分离作用,具有类脂质地,黏稠度稳定,添加工艺简单,跟其它亲水胶类比较成本低等优点.此种交联酯化淀粉是专门为酸奶量身定做的一种化学变性淀粉,可以耐酸奶的加工条件和运输贮存过程对酸奶的破坏.通过不同程度的变性淀粉和不同来源的变性淀粉的应用实验证明此种马铃薯变性淀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交联酯化双重变性淀粉的制造条件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淀粉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后,再以醋酸乙稀酯进行反应生成双变性淀粉。本文介绍了交联与酯化的条件,以及产品的糊化温度,流变特性,抗相分离,成模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为其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交联酯化淀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化学修饰技术是目前淀粉工业发展的方向,本文研究了甘薯淀粉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和醋酸酐酯化修饰处理后粘度特性的变化,指出了六个反应因素(交联剂用量、交联pH、交联时间、酯化剂用量、酯化pH和反应温度)对结果的影响,并得出获得高粘度淀粉的最佳实验条件为交联剂用量0.27%,交联时间3.3h,交联pH10,反应温度25℃,酯化剂用量6%,酯化pH8.9。  相似文献   

4.
交联酯化机械活化玉米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机械活化玉米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醋酸酐为醋化剂进行复合变性,制备机械活化玉米交联酯化复合变性淀粉,考察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交联pH值、交联时间、酯化剂用量、酯化pH值、酯化时间等因素对交联酯化淀粉糊冷黏度的影响,与原玉米淀粉合成的交联酯化淀粉进行比较,研究了产物的理化特性,并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机械活化玉米淀粉的交联酯化反应均有影响。对于机械活化1.0 h的玉米淀粉,在反应温度40℃、三偏磷酸钠1.0%、交联pH值10.0、交联时间2.0 h、醋酸酐用量0.5 mL、酯化pH值9.0、酯化时间60 min的条件下,所制备的机械活化玉米交联酯化淀粉糊的冷黏度由活化淀粉的466 mPa.s提高到1 629 mPa.s,淀粉糊液黏度的稳定性、抗酸性、抗老化性明显提高。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淀粉经过交联酯化复合变性处理后,分子结构上引入新的化学基团,交联酯化淀粉属于V型结晶。  相似文献   

5.
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用途极为广泛。本文研究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用环氧氯丙与玉米原淀粉进行交联,然后再与氧化剂作用,得到复合变性淀偻,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交联酯化淀粉的制备工艺优化及糊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马铃薯交联酯化淀粉的合成工艺并考察变性后产品特性的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不同因素对马铃薯交联酯化淀粉交联酯化度的影响,利用SAS8.2统计学软件做显著性分析,优化合成工艺.马铃薯交联酯化淀粉的最佳合成工艺为:交联温度为35℃,交联剂用量为0.3%,交联pH为10,交联反应时间为3 h,酯化剂添加量为10%,酯化pH值控制在8.0~8.4,固定时间为1 h,可得到性能较好的变性淀粉.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马铃薯交联酯化淀粉的合成工艺并考察变性后产品特性的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不同因素对马铃薯交联酯化淀粉交联酯化度的影响,利用sas8.2统计学软件做显著性分析,优化合成工艺。结果:马铃薯交联酯化淀粉的最佳合成工艺为:交联温度为35℃,交联剂用量为0.3%,交联pH为10,交联反应时间为3h,酯化剂添加量为10%,酯化pH控制在8.0~8.4,固定时间为1h,可得到性能较好的变性淀粉。结论:采用优选的最佳工艺合成马铃薯交联酯化淀粉,各项性能指标均获得显著改善,产品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粮食与油脂》2017,(3):8-12
综述了马铃薯单一交联淀粉与复合交联淀粉的种类及性质特点,探讨今后制备马铃薯交联淀粉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复合乳酸菌剂和变性淀粉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别对罗地亚MY900复合乳酸菌剂的发酵性能和交联酯化木薯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增稠性能进行了一定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当MY900菌剂的接种量为2-4U/100L、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为5.5-6.0h时,即可生产出口感优良、货架期理想的凝固型酸奶,并且表明该变性淀粉是应用在酸奶中的一种合适的增稠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马铃薯抗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效果,以市售酸奶中常用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为对照,以马铃薯抗性淀粉、果胶、琼脂及其复合配方作为试验组,测定酸奶的黏度、乳清析出率等品质指标,并对感官品质如色泽、气味和组织状态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单独使用马铃薯抗性淀粉做为乳化稳定剂,具有良好的色泽、口感和滋气味,但是组织状态不佳,与果胶、琼脂复配使用能相互弥补不足,当马铃薯抗性淀粉添加量为1.50%,果胶添加量为0.03%,琼脂添加量为0.15%时,酸奶的总体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1.
变性淀粉的性质及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变性淀粉的种类及性质特点,并通过试验,论证其在搅拌型酸奶应用中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蜡质玉米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及在酸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酯化反应条件基础上对复合变性淀粉进行研究,以特征黏度峰值、交联度(溶胀法)及取代度、冻融稳定性为评价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了对热、酸和剪切力的影响具有高稳定性的蜡质玉米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过程。得出其制备条件为:偏磷酸钠用量1.5%,交联pH值10.80,交联时间2.5h,醋酸酐用量6%,并添加到酸奶中验证了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将马铃薯淀粉和果胶干热改性产物应用于香肠中,分析香肠保水性、剪切力、质构特性、热力学性质及感官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共混干热改性果胶和马铃薯淀粉混合物有利于提高香肠的保水性、剪切力、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改性淀粉添加量为6%~8%时香肠品质较好.添加马铃薯淀粉和果胶干热改性产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香肠的品质,为干热改性马...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用超声波制备变性淀粉的工艺过程,及超声波的工作原理,并讨论了超声波对磷酸酯化羟丙基淀粉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金苑饺子粉为原料,韭菜和大肉作为饺子馅主料,以变性马铃薯淀粉为面皮改良剂,考察了不同氧化度(取代度)和添加量的变性淀粉对速冻水饺冻裂率与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变性马铃薯淀粉后.速冻水饺的食用品质较未加时明显提高,氧化马铃薯淀粉的加入量为2%时产品的冻裂率最低,在实验范围内,醋酸淀粉的取代度越高,其品质也越好.  相似文献   

16.
Potato starch was esterified with 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 (OSA) in aqueous slurry systems and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esterification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s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diffraction and a viscosity analyser (V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uitable parameter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OSA starch from potato in aqueous slurry systems were as follows: concentration of starch slurry, 35% (in proportion to water, w/w), reaction period, 3 h, pH of reaction system, 8.0, reaction temperature, 35 °C, amount of OSA, 3% (in proportion to starch, w/w), OSA dilution-fold, 5.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DS) was 0.017 and the reaction efficiency (RE) was 72 ± 1.8%. FT-IR spectroscopy showed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of the ester carbonyl groups in the OSA starch at 1724 cm−1.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revealed that OSA groups acted by first attacking the surface and some pores formed, but OSA modification caused little change in the crystalline pattern of potato starch (DS 0.045). Apparent pastiness measurement indicated that the starch derivatives gelatinized within a shorter time to achieve higher viscosities over the range of designed concentration of OSA potato starch.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蠔油的稳定性,就变性淀粉在蠔油中的使用,对蠔油稳定性的影响做了探讨,通过变性淀粉在蠔油中稳定性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蜡质玉米淀粉∶玉米淀粉=7∶3,淀粉变性为热粘度为100 BU的醚化交联淀粉,煮制时间15 min.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类变性淀粉在灌肠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变性淀粉(玉米变性淀粉、木薯变性淀粉和马铃薯变性淀粉)在灌肠制品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变性淀粉对灌肠制品性能的影响,即对灌肠的气味、色泽、弹性、风味及质地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及模糊数学的理论方法确定变性淀粉的理想用量和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9.
《粮食与油脂》2015,(8):8-11
马铃薯氧化淀粉是马铃薯淀粉与氧化剂在一定温度、时间、p H等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淀粉衍生物。该文论述了以次氯酸盐、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等氧化剂制备马铃薯氧化淀粉的最佳工艺,阐述了马铃薯氧化淀粉在焙烤食品、蒸煮食品、油炸食品、冷冻食品等中的应用,并展望马铃薯氧化淀粉在食品行业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