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煤焦与CO2及水蒸气的气化反应特性,综述了国内外对煤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煤焦与CO2及水蒸气气化反应动力学、煤的结构特性在气化过程中的变化及CO2气化与水蒸气气化反应活性对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许清波 《中氮肥》2006,(2):22-24
恩德粉煤气化法是一种以粉煤为原料、富氧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的常压流化床气化工艺,恩德炉以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褐煤为原料进行煤气化。煤种对气化反应至关重要,不同煤种的氧耗、汽耗、能耗、气化效率差别很大。煤质决定了煤的气化性质,特别是煤的粒度、水分、灰分、活性、粘结性对粉煤气化的影响最大,是决定煤气化过程工艺条件、参数和消耗指标的基础,直接影响气化炉的工艺状况、运行周期及除尘器和灰水处理系统的工艺状况。因此,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强对进厂煤的管理和人炉煤加工及煤质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吴胜军 《化肥工业》2011,38(3):10-12
介绍了HT-L粉煤气化技术的工艺特点,并从比氧耗、有效气成分、煤气化效率、能耗等方面与Shell 及Texaco粉煤气化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HT-L粉煤气化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煤种适用范围广、气化效率高、能耗低、建设和运行成本低、工艺成熟可靠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德士古煤气化技术改造的几个思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许令奇 《中氮肥》2003,(3):19-21
1 德士古煤气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德士古煤气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始于 80年代末 ,从国内已投入运行装置的运行效果来看 ,该技术控制简单、生产稳定、安全可靠 ,装置的开工率、设备国产化率高。经过十余年的吸收、消化 ,我国在水煤浆气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安装、开车以及技术研究开发经验。2 德士古煤气化技术发展的几个思路2 .1 配煤技术的应用2 .1 .1 德士古气化工艺对煤质的要求煤的灰分、成浆性、灰熔点、粘温特性是影响德士古气化经济运行的几个重要指标。煤中的灰虽不直接参加气化反应 ,但要消耗反应热 ,增加氧耗、煤耗 ,灰分每…  相似文献   

5.
移动床煤与天然气共气化制备合成气的工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学平  郭占成 《化工学报》2005,56(2):312-317
煤与天然气共气化是基于天然气蒸汽转化和煤气化工艺耦合的一种新工艺.阐述了煤与天然气共气化制合成气的技术原理.实验研究表明合成气最佳出口温度为1000 ℃,氧气、水蒸气和天然气在同一位置进入反应器能有效降低火焰区温度;理论计算得到的合成气有效气体浓度(CO+H2)大于95%.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结果都表明,煤与天然气共气化可以直接得到H2/CO在1.0~1.5之间可以调节的合成气.  相似文献   

6.
黄于益  何璐  解强 《煤炭转化》2013,36(4):84-89
气化反应活性是各种气化技术选择原料时都要考虑的性质指标,其测定和表征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气化技术的选择以及生产工艺的优化具有指导性意义.详细介绍了目前测定、表征煤(焦)气化反应活性的方法,分析、比较了各种表征方法和指标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结合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煤(焦)气化活性评价方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余渝  韩敏芳 《洁净煤技术》2014,(1):54-58,124
基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和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利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生的高温、高纯度CO2与H2O作为煤焦气化的气化剂,运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平台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化方法对煤焦的H2O-CO2共气化反应进行了模拟计算。考察了O2流量、H2O流量、CO2流量、预热温度、操作压力、反应温度对气化反应合成气组成和煤气低位发热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调节O2流量,得出O2的最佳流量为20 kg/h,此时反应温度和合成气低位热值处于最高值;分别增加水蒸气流量和CO2流量都使反应温度降低,且使反应活性降低导致合成气低位热值降低,所以合理控制水蒸气和CO2流量至关重要;降低操作压力会降低合成气的低位热值,但相对于物料流量改变,影响较小;CO2预热对煤气低位发热量的影响要小于O2的预热效果。  相似文献   

8.
《化学工程》2017,(9):62-67
利用固定床装置对来自蒙古国的巴嘎诺尔煤(BN)、纳赖呼煤(NL)、阿拉格陶盖煤(AT)和塔本陶勒盖煤(TT)进行程序升温水蒸气气化实验,考察了4种煤样气化合成气主要组分H_2,CO和CO_2的生成规律,着重研究了煤样气化反应动力学和合成气各组分生成动力学特性,并对2种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BN,NL和AT3种煤样气化合成气中H_2和CO_2主要在较低温区(900—1 050 K)生成,CO则在较高温区(>1 000 K)生成,而TT煤气化反应H_2,CO和CO_2均需要在较高温区(>1 000 K)生成。AT和TT煤水蒸气气化反应动力学所选取的模型与其气化合成气各组分生成动力学所选取的模型一致,分别为均相模型和缩核模型。BN和NL煤气化生成H_2,CO_2的生成动力学适宜采用均相模型,而CO的生成动力学适宜采用缩核模型,但这2种煤样的水蒸气气化反应动力学均可采用均相模型。  相似文献   

9.
带惰性载热固体煤气化流化床的气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煤气化是生产清洁燃料或原料的重要工业方法之一.在一般流化床或移动床煤气化反应器中,碳与水蒸气的气化和碳与氧的燃烧反应同时发生.如果希望使用这类气化器生产高热值或富氢的煤气,则需要在高温和高压下提供富氧气体,而这种方法还存在很多实践上的问题.最近日本鹿儿岛大学开发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新型煤气化器,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催化煤气化产生富含H_2和CO的煤气.在这种新型气化器中,气化和燃烧是分别在两个不同反应室内进行的,气化室中所需的热能由来自燃烧室的惰性固体载热体提供.作为这种新型煤气化反应器研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朱世明 《煤化工》2021,49(1):50-55
煤气化技术对煤化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某40万t/a煤制乙二醇项目为例,选取有代表性的某干煤粉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和某水煤浆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在原料煤可同时适用的前提下,通过对原料制备、原料输送、气化和灰水处理、变换等主要工艺单元的对比,分析了两种技术在能量消耗和利用、操作安全稳定、环保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原料制备和输送环节能耗较低、操作安全环保,虽然气化工段煤耗、氧耗较高,但是可通过回收高温粗煤气的显热副产大量高压饱和蒸汽,能量利用率高,气化过程不需要加入蒸汽。综合对比,水煤浆气化技术生产成本低于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  相似文献   

11.
煤的水蒸气等离子体气化研究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煤炭气化是实现煤炭洁净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简要介绍常规煤炭气化技术之优缺点和等离子体技术之特征的基础上 ,评述了国内外煤炭等离子体气化技术的现状和进展 ,指出煤的水蒸气等离子体气化技术可望成为由煤制取优质合成气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水中湿生物质催化气化制氢研究评述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小红  郭烈锦 《化工学报》2002,53(3):221-228
超临界水中湿生物质催化气化制氢 ,将能量密度小但可再生的生物质能转变为高能密度且既可贮存又可运输的清洁能源氢能 ,具有全程良性循环的特征 ,因此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和环保优势 .本文对国内外超临界水中生物质催化气化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 ,并分析了超临界水环境中生物质催化气化制取富氢气体的主要影响因素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汪寿建 《化工进展》2016,35(3):653-664
现代煤气化技术是现代煤化工装置中的重要一环,涉及整个煤化工装置的正常运行。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国市场各种现代煤气化工艺应用现状,叙述汇总了其工艺特点、应用参数、市场数据等。包括第一类气流床加压气化工艺,又可分为干法煤粉加压气化工艺和湿法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干法气化代表性工艺包括Shell炉干煤粉气化、GSP炉干煤粉气化、HT-LZ航天炉干煤粉气化、五环炉(宁煤炉)干煤粉气化、二段加压气流床粉煤气化、科林炉(CCG)干煤粉气化、东方炉干煤粉气化。湿法气化代表性工艺包括 GE水煤浆加压气化、四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多元料浆加压气化、熔渣-非熔渣分级加压气化(改进型为清华炉)、E-gas(Destec)水煤浆气化。第二类流化床粉煤加压气化工艺,主要有代表性工艺包括U-gas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SES褐煤流化床气化、灰熔聚常压气化(CAGG).第三类固定床碎煤加压气化,主要有代表性工艺包括鲁奇褐煤加压气化、碎煤移动床加压气化和BGL碎煤加压气化等。文章指出应认识到煤气化技术的重要性,把引进国外先进煤气化技术理念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气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阐述合成氨装置采用的几种煤气化技术情况,分析煤气化技术工艺过程和气化炉结构特点。建议根据原料煤和产品路线,以及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选择合适的煤气化技术。并介绍国产煤气化技术和装备来源及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适合于炼厂制氢的煤气化技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志荣 《大氮肥》2013,(4):217-220
阐述炼厂煤/焦制氢的必要性以及煤气化技术在制氢项目中的重要性,介绍国内外主要煤气化技术,并从气化压力、原料的适应性、产品的适应性、投资和操作费用等不同方面对粉煤气化技术和水煤浆气化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水煤浆气化技术对炼厂制氢项目的影响,分析认为单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是炼厂制氢项目较为适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显微组分气化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振刚  忻仕河 《煤炭转化》2003,26(3):11-15,26
煤的岩相特性是决定煤质的关键因素,并会对煤的加工利用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系统地研究煤岩显微组分的气化特性,综述了国内外对煤中各种有机显微组分的气化反应活性、气化反应动力学及气化反应活性与显微组分结构特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多数研究发现,煤中各种有机显微组分的气化反应活性是不同的,但由于采用的实验煤样和实验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研究者得出的各显微组分气化反应活性的规律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煤气化技术是煤化工项目的核心技术,煤气化技术的选定对于煤化工企业以后的稳定运行和企业成本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多个方面对多种气化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最终确定选用四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为企业今后的稳定运行和成本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煤气化技术不仅在化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在燃烧和再燃降NOx方面也有了良好的研究成果。作为第二代煤气化技术的核心,气流床技术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明显的优势。文章综述了现行的几大气流床气化技术,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和气化炉的运行条件等,同时对各炉型的产业化应用情况加以说明,给出了几大气流床技术的详细对比。最后,对气流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GE和Shell两种煤制气方法的技术现状进行剖析,对其工艺特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褐煤地下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富氧和富氧-水蒸气为气化介质,进行了大雁褐煤的地下气化模型实验.研究了鼓风量和汽氧比对煤气组成、气化稳定性以及煤层气化速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富氧-水蒸气地下气化过程的物料衡算.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合适的气化参数,大雁褐煤的地下气化过程可以稳定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