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白文荣 《中国水利》2012,(Z1):50-52
根据北运河流域现状管理体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后管理"模式的思考,提出建立北运河流域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管理体制;形成公众参与、有效补偿、市场运行等层面的管理机制,以实现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的三大体系,保障北运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北运河流域管理体制机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迪 《中国水利》2011,(20):15-16
通过对北运河流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分析,结合其流域面积广阔、涉及区县众多的特点,提出适合北运河流域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推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下,遵循流域统筹规划、流域综合治理、流域统一协调的原则,采取"统筹规划、标准划一、主动参与、部门协商"的方式,制定考核机制、协商机制、参与机制、宣传机制和问责机制等,建立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三大体系,以北运河综合治理为契机,实现全流域污水防治资源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卢友行 《中国水利》2012,(3):10-12,30
水资源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中,要合理划分流域和区域的事权,建立权责明确、和谐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晋江流域通过建立统一管理体制,明确划分事权,建立统一协作机制和监管平台,探索出一套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管理和谐统一的晋江流域模式。  相似文献   

4.
黑河流域综合治理3a,工程建设任务即将完成,加强水利管理将成为落实流域治理任务,实现分水目标的关键。加强水利管理则必须深化水利管理改革,只有建立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才能促进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北运河流域在北京经济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工作自2008年以来,重点围绕"控制源头,改善水质,提高水循环利用"这条主线,对整个水系进行全面治理。其中,提高流域内水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是整个治理工作的核心之一,为保证北运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贯彻《水法》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过程中,水资源管理工作在水资源的所有权、管理体制等方面遇到难题,这些问题在2002年修订通过的新《水法》中有了明确的规定。贯彻落实新《水法》就是要依法进一步搞好制度建设,建立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充分发挥流域机构与行政区域的积极作用;还要建立民主协商机制,实现流域与区域的有效结合,努力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学习和总结以色列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特点、措施,结合北运河水资源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雨洪利用、污水处理后回灌地下水、加强流域集中管理、水资源管理立法4个方面阐述了以色列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对北运河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经验及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完善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构想,即构建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和执行机构的双层水资源管理新体制,建立以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的流域管理机构管理模式,并对流域内水资源管理事权进行划分,处理好政、事、企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流域管理机构内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应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以实现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最优化。本文针对我国水资源体制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提出建立以流域为单位结合区域管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希望为调整和创新我国水资源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运河水系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运河管理现状为基础,对北运河水系的管理体制和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管理中存在的诸如缺乏整合水量、水环境、水生态管理的流域性综合法规,跨地区和跨部门协调的机构机制权威性不够、流域规划约束力不强、流域信息的共享性不高、流域利益相关方参与范围不广等矛盾。紧密结合北运河水系的发展目标,合理借鉴国内外流域管理经验,提出了北运河水系综合管理模式架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介太湖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特点。分析太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水资源管理落后;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提出应遵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建立高效、统一的流域管理体制;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健全水资源法规体系,为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提供法律保障;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节水、控污。  相似文献   

12.
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莱茵河、五大湖、多瑙河等跨国界河流以及美国田纳西河、英国泰晤士河、意大利波河等跨省界河流的水污染治理机制,分析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把握水污染治理,建立一种跨界综合管理模式;进行以流域为单位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注重流域水环境容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设立流域水资源管理协调与咨询机构,鼓励公众参与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从4方面为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提供借鉴:①水污染治理机构组成的多元化;②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多层次;③消费者协会参与水资源管理;④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建议中国的跨界水污染治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建立统一管理、垂直领导的流域管理体制;②加快流域立法进程;③流域投资运行机制市场化;④建立流域企业化管理体制;⑤优化流域管理机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3.
北运河流域实施“五水共治”方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北运河流域现状和治理成果,分析了北运河流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和抓节水等5个方面,即五水共治,提出北运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模式,建议从"五水共治"规划编制、流域系统综合管理、技术手段、政策制度建设、创新资金筹措渠道和加大社会参与力度等6个方面对北运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为实现北运河流域人水和谐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结合2006年北京市北运河洪水管理预案,分析北运河在洪水开发、利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北运河流域洪水管理是给洪水以出路、适度承担风险、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充分利用雨洪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高而坤 《中国水利》2003,(B03):11-13
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过程中,水资源管理工作在水资源的所有权、管理体制等方面遇到难题,这些问题在2002年修订通过的新《水法》中有了明确的规定。贯彻落实新《水法》就是要依法进一步搞好制度建设,建立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充分发挥流域机构与行政区域的积极作用;还要建立民主协商机制,实现流域与区域的有效结合,努力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设计出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创新机制。提出新形势下水资源协同管理新课题,分析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协商机制建设是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文梳理总结了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协商机制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水事问题本身、行政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协商意愿等方面分析了协商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提出应从健全相关法规、强化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公众参与、规范协商程序、建立协商长效机制等方面完善协商机制,确保其功能与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浅谈水的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的区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着水资源难以优化配置、不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机制、责任不清、效率低下、流域管理薄弱种种弊端.按照水的自然特点和目前面临的严重水问题,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强化水资源的流域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积极研究和推选区域范围内的水务统一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试论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综合管理,已成为国际上水资源管理普遍采用的模式.在分析了当前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体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对策措施;加强流域立法,明确流域管理机构与行政区域间的事权划分,建立流域与区域间的和谐关系.对流域管理体制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倡导构筑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协调监督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推行流域水资源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水资源保护的协商机制建设为例,讨论探索建立流域多部门、多层次的会商机制以及跨地区、跨部门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期待形成国家与地方、流域与区域、上游与下游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统一协调的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新格局,以此推进跨地区、跨部门的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