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采用稳态法,实验研究了纳米CuO冷冻机油对R134a制冷剂饱和蒸气压的影响.温度范围为:263~333 k;油浓度范围为:0~7wt%.结果表明:含有矿物纳米冷冻机油的R134a的饱和蒸气压低于相应的含矿物冷冻机油R134a或纯R134a的饱和蒸气压;矿物纳米冷冻机油对R134a饱和蒸气压的影响程度与相应的POE冷冻机油相当.实验结果佐证了纳米CuO粒子改善矿物冷冻机油和R134a的相溶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2.
利用稳态法,分别以R134a/冷冻机油、R134a/纳米冷冻机油为研究对象,对其饱和蒸气压进行实验研究.冷冻机油为SUNISO 3GS,在制冷剂/冷冻机油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和5%.纳米冷冻机油中纳米NiFe2O4的含量为3 g/L,实验温度范围为263~333 K.结果表明:当温度相同时纳米冷冻机油/R134a混合物的饱和蒸气压明显低于纯R134a,二者之间的差值随着含油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含油制冷剂在毛细管中的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3]实验值差别较小.分析了制冷剂含油对毛细管长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油浓度下,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制冷剂质量流量对含油制冷系统中毛细管长度变化率的影响;对比了不同冷冻油对毛细管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凝温度冷冻油的质量分数和粘度对含油制冷剂系统中毛细管长度变化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流携带法对FeO-CaO-SiO2-Al2O3-ZnO-PbO-Cl体系中Zn、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进行测定,并对温度、渣成分、Cl含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为970~1030K条件下FeO-CaO-SiO2-Al2O3-ZnO-PbO-Cl体系中Zn、Pb氯化物饱和蒸气压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P1)氯化物蒸气压值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碱度、FeO含量均对Zn、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影响很大,低碱度可提高Zn、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高FeO含量虽可增加ZnCl2饱和蒸气压,却降低了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Cl含量越高,该体系中Zn、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越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Nicolet 67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矿物基3GS纳米NiFe2O4冷冻机油的红外光谱进行采集,逐步分析了矿物基冷冻机油、试样空白纳米冷冻机油及纳米冷冻机油的红外光谱变化情况,并与POE冷冻机油160SZ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促使POE油与R134a相溶的可能因素是脂肪族酸、脂肪族醚和脂肪族伯醇的存在,矿物基3GS纳米NiFe2O4冷冻机油中出现了与POE冷冻机油160SZ相似的吸收峰,使其与R134a的相溶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含油污泥是油田的重要污染源.含油污泥处理尤其是老化时间较长的含油污泥的处理尚无成熟的工艺。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磷酸钠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的复配及碱的加入.对老化时间长达半年的含油污泥脱油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搅拌温度70℃、搅拌强度为400r/min、搅拌时间40min、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分数为0.01%.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的质量分数为0.01%时,脱油率达56.21%。  相似文献   

7.
在制冷工质替代工程中,研究纳米粒子在矿物基冷冻机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对于解决氢氟烃(HFC)类工质与矿物基冷冻机油之间的相溶性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3组实验,分析了分散剂对纳米TiO2矿物基冷冻机油分散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并比较了不同种类、不同质量百分含量的分散剂对纳米TiO2矿物基冷冻机油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纳米TiO2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选择0.5%~0.7%的Span-80作为分散剂时,制备出的纳米TiO2矿物基冷冻机油的分散稳定性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纳米粒子在矿物冷冻机油中的分散稳定性是制备纳米冷冻机油的基础.通过沉降观测法,实验考察并确定了纳米铁酸镍粒子在SUNISO 3GS冷冻机油中分散方案,制备出相应的纳米冷冻机油.采用WFZ-26A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所制备的纳米铁酸镍冷冻机油的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MH-95等分散剂对纳米铁酸镍粒子在SUNISO 3GS冷冻机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含油污泥是油田的重要污染源,含油污泥处理尤其是老化时间较长的含油污泥的处理尚无成熟的工艺。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的复配及碱的加入,对老化时间长达半年的含油污泥脱油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搅拌温度70℃、搅拌强度为400r/min、搅拌时间40min、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分数为0 01%,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的质量分数为0 01%时,脱油率达56 21%。  相似文献   

10.
生物地耕法降解含油污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含油质量分数为9.0%和10.2%的油泥进行生物地耕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降解120d后,油泥残油质量分数分别由9.0%和10.2%降至3.1%和4.0%,石油降解率分别为65.6%和60.8%;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生物降解前后含油污泥中饱和烃的组分和质量分数变化,含油质量分数为9.0%和10.2%油泥中的长链烷烃分别减少39.8%和42.2%。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基于工质的理想制冷循环概念,提出了性能系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换热过程等温,节流过程等熵,压缩过程由无穷多个等熵压缩过程组成,无限接近饱和压缩,并回收节流过程功和压缩过程工质过热产生的有用功.基于几种常用的氟利昂工质和自然工质,分析循环过程功的比例分配及冷量损失状况,对性能系数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New corresponding temperature and corresponding enthalpy of refrigerant mix- tures were def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turated liquid corresponding en- thalpy and corresponding temperature of refrigerant mixtures accorded with that of pure components.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saturated liquid enthalpy dif- ference of refrigerant mixtures were calculated by thre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 conditions. The generalized equation of saturated liquid en- thalpy of refrigerant mixtures was presented. The calculated valu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values in literature for five ternary and binary refrigerant mixtures, namely R404A, R407A, R407B, R32/R134a, and R410A. The overall average absolute devia- tion was less than 1.0%.  相似文献   

13.
在搭建的电量热器制冷剂性能测试台上,对三元混合制冷剂R32/R125/R161和制冷剂R407C进行了实验研究.R32/R125/R161的物性与R407C相似,且环境性能良好,其臭氧消耗潜能(ODP)值为零,其全球变暖潜能(GWP)值小于R407C.实验结果表明,在过冷度相同、冷凝温度不同的情况下,2种制冷剂的循环性能参数,如压缩机功耗、循环性能系数(COP)、单位体积制冷量、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压比与排气温度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蒸发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采用R32/R125/R161的运行压比和压缩机功耗均低于R407C,COP、单位体积制冷量和制冷量大于R407C,排气温度略高于R407C.当冷凝温度相同时,2种制冷剂的COP、单位体积制冷量随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理论与实验分析表明,R32/R125/R161可以作为R407C的替代制冷剂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14.
空调制冷剂R1270/R227ea/DME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制冷剂R22的替代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家用空调的环保型混合制冷剂R1270/R227ea/DME。在Refprop 8.0基础上,对R1270/R227ea/DME的基本热物理性质和制冷系统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标准的空调工况下,R1270/R227ea/DME混合制冷剂的COP和单位容积制冷量均与R22相当,非常有利于直接充灌替代;R1270/R227ea/DME的滑移温度和GWP值均很小,性能也优于R407C,是一种优良的R22替代物。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冷剂自然循环系统的运行特性,采用分相模拟方法建立了系统的稳态仿真模型,该模型由蒸发器、冷凝器及管路系统模型组成.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求解,得出了自然循环的制冷量随室外温度与机组冷剂充灌量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自然循环的制冷量随室外气温的降低而增加.当蒸发器的出口处制冷剂恰好变为饱和蒸汽时,此时的冷剂充灌量可使系统制冷量达到最大值.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证实了仿真数学模型的可靠性,为冷剂自然循环系统进一步的性能评价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理论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选择R404A/R508作为复叠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工质对,通过分析复叠式制冷系统的高、低温级制冷循环性能系数(COP)与各自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之间的关系,在整机COP最大化和高、低温级压缩比相等的原则下,确定了复叠式制冷系统最佳中间温度以及系统工作的状态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了解水合物的生长动力学机制,通过对混合致冷剂HCFCl41b/HFC152a水合物晶体生成及分解过程的形态进行观测,从动力学和形态学方面验证了混合致冷剂水合物的性能互补特点.结果表明,混合致冷剂水合物与低压致冷剂HCFC141b水合物相比,其引导时间更短,生成速度更快.混合致冷剂。HCFC141b/HFC152a水合物可在10℃融化,克服了高压致冷剂HFC152a水合物相变温度高的缺点,证明了混合致冷剂水合物较单一致冷剂水合物更适合作为蓄冷空调的储冷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