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让信息化潮流涌进农村中小学,为广大农村孩子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并使之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成为目前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与网络》2006,(3):47-47
2005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脚步坚定而稳健,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城乡教育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和需要,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小接触这一信息媒体,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丰富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可以使孩子在游戏和玩耍中自然地掌握一定的知识,同时,接触视觉的、听觉的更多信息和刺激,并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这有利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和需要,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小接触这一信息媒体,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丰富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可以使孩子在游戏和玩耍中自然地掌握一定的知识,同时,接触视觉的、听觉的更多信息和刺激,并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这有利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经历了初步探索、发展形成两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体系完善阶段。特别是随着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重要论断的提出,将我国教育信息化带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使教师教育信息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教师教育信息化在内容信息化、手段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信息化概述随着当前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处理也在不断的发展,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和方法,满足了不同人群对学习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通过改革使教育学更加的灵活和方便,使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的多样化,人们对教学的选择形式和学习内容也更加的方便。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果和北京中小学在“非典”时期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转变的事例,展示了近年来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成就。文中同时,也指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面对当前大好发展机遇,应该继续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教师信息能力和多元化投资等方面加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文中提出教育信息化是全社会的问题,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关心、参与和支持,逐步形成促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真正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8.
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高原,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如何运用数字资源,让孩子高效学习、快乐学习,很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探索出利用信息技术的"两重一延伸"的教学策略,即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课外通过数字资源题库布置特色作业,延伸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全方位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果和北京中小学在"非典"时期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转变的事例,展示了近年来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成就.文中同时,也指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面对当前大好发展机遇,应该继续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教师信息能力和多元化投资等方面加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文中提出教育信息化是全社会的问题,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关心、参与和支持,逐步形成促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真正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果和北京中小学在“非典”时期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转变的事例,展示了近年来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成就。文中同时,也指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面对当前大好发展机遇,应该继续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教师信息能力和多元化投资等方面加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文中提出教育信息化是全社会的问题,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关心、参与和支持,逐步形成促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真正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教育而言,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校园网络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整个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体现学校地位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使职业教育得到更长足的发展,本文围绕目前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现状,结合自己在学校工作的实际,发表对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战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体现为将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并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实现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使之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丰富学校内涵的强大动力,最终融为建设和谐学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柳絮轻扬,又是一个春天 到来了。春天似乎注定了万事万物都要蠢蠢欲动,注定了所有的一切都要升腾……联想,教育,联想的教育,教育的联想也打造着教育信息化的春天。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其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素质已经成为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现代人必备的基础能力,因此教育信息化是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需要。 其次,信息技术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手段,将成为教育体制改革和改变传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周村是座有着百年悠久历史的商贸老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片"旱码头"并没有使信息化教育的"大船"搁浅.相反,信息化教育在这里发展的速度甚至遥遥领先于某些沿海发达地匠您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高校信息化是提升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条件。对于高校信息化能力成熟度的研究,可以让高校在了解自身信息化水平在基础上,更好地优化信息化进程,从而使信息化向更有利于高校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杜绝盲目发展和停滞不前情况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们已经走过了六年了.回顾这六年,我们看见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然而,在发展背后,我们也看见了人们的反思与理性的回归.应用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整合逐渐走出示范课、作秀课的阴影,而开始走入课堂、走入教学、走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等成为信息技术教师讨论的焦点;教育博客的深入推广让教师走向自觉,关注研究,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农远工程"让更多的中西部地区的孩子能够在同一片蓝天下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Intel、微软、IBM等企业的教育信息化项目更是为我们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8.
对学校校园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教育而言,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校园网络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1积极落实教育部就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提出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程度和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健康发展,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就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就做好校园网建设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我们通常认为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近年来,我国校园网…  相似文献   

19.
我们周庄实验小学自1998年跨入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小学行列以来,一直注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初步形成“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在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全校师生同心同德,狠抓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建设了一个高标准的校园信息化环境。使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处于一个较高的起点。努力使多媒体课随处可上,素材资源随手可得,教师备课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20.
《软件工程师》2015,(10):24-25
当前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从网络基础建设深入到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为高校教育变革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使教育向网络化、数字化更加靠近。数字化校园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了学校的业务运行效率,实现了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