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宝钢不锈钢2500m3高炉为了实现高效、低成本生产,通过多焦种配焦技术、炉内操作技术优化以及低硅冶炼技术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燃料比487.46kg/t,达到国内同类高炉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4.
5.
宝钢3号高炉高煤比条件下的高利用系数生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宝钢3号高炉通过技术创新和开发,不断完善操作技术水平,改善原燃料条件,1999年在维持煤比200kg/t以上的同时,实现年均利用系数2.303,2000年高炉利用系数再创新高,月均最高达到2.145,宝钢高煤比高利用系数冶炼技术达到世界领水平。 相似文献
6.
7.
13^#高炉通过采取选择合理的操作制度、加强操作管理等措施,使炉况稳定顺行,煤比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首钢京唐1号高炉降低燃料比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一低(低渣比)、四高(高风温、高富氧、高顶压、高煤气利用率)、四适宜(适宜的煤比、适宜的鼓风湿度、适宜的冶炼强度、适宜的炉体热负荷)等措施,1号高炉燃料比下降到480kg/t左右,焦比下降到270kg/t左右,实现了低燃料比生产。 相似文献
9.
本钢7号高炉通过优化高炉操作制度,使用高风温、高煤比冶炼,不断稳定原燃料条件,在保持炉况长期稳定顺行的前提下,高炉燃料比长期稳定在510kg/t左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为满足包钢喷煤发展的需要,新建一套制粉系统。新建的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制粉、一级布袋收粉,上出料仓式泵输粉。该系统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目前已建成投产,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14.
通过对邯钢7号(2027m^3)高炉采取提高煤比、降焦节耗、降硅增产的有效措施,使7号高炉在炉役中后期达到了进一步降本增效的效果,技术经济指标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在攀钢1号高炉第三代炉役生产中,采取了加重边缘、适当发展中心的装料制度,缩小风口面积以增大鼓风动能的下部调剂,获得了高产的效果,保证了安全生产,有效的延长了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