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油气资源评价系统(PASYS)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中统一开发和使用的大型应用软件系统,它为本次资源评价提供了统一的评价标准、方法体系和评价流程。整个系统以油气资源评价为中心,在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和图形库平台基础上,将盆地评价、区带(区块)评价、经济评价3大应用子系统及若干辅助功能模块(如图形矢量化、图形编辑、地质符号编辑)有机地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下,可以对盆地级、区带级、区块级等地质目标进行综合评价、模拟计算和资源评价。各应用子系统既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彼此闻又具有有机的联系,形成了完整的资源评价体系。在计算机技术上,本系统采用最新的面向对象的C Builder和Visual C 语言进行研制开发,数据总库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本地库采用Access平台。整个系统具有方法先进、功能实用、操作简便、交互性强、软件集成度高、全中文界面和支持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等特点,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三次资源评价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应用效果,同时首次建立了油气资源评价的刻度区库、基础库、成果库和图形库,为今后油气资源的日常、动态评价提供了软件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油气勘探开发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GIS引入数据库建设是油气勘探开发数据库建设中的一个崭新尝试.与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相比,基于GIS的数据库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其主要优点是存储和输出信息的多样化(数,文,图,声均可),查询界面的图式化,查询方式的工具化和对用户素质要求的简单化.因而使用方便,易于推广.这些优点均已在我们已建成的油气勘探开发数据库中实现.由于涉及到图件处理和传输,信息交换量很大,故该类数据库在远程访问方面通常需采用瘦客户端型的Client/Server 结构,在库维护方面则需采用所谓的"库文件版本升级"技术.若需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还可进行软件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3.
油气资源评价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支持下,利用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庆朝59区块进行资源综合评价应用,最终划分出4类有利区块,识别出2个有利井区.预测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简便易行,评价结果直观,可信度较高.应积极研发各类GIS软件功能,使其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各个领...  相似文献   

4.
李光 《新疆石油科技》2005,15(3):74-75,80
介绍了利用ASP技术开发动态网页,建立具有三层结构的WEB服务模式的基本方法,用具体实例对基本方法的运用加以说明。ASP的主要特性是能够把HTML、脚本、组件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够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并把按用户要求专门制作的标准HTML页面送给客户端浏览器。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数据库大多是可远程应用的数据库,这就需要把WEB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WEB与数据库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由WEB服务器接收由浏览器传来的信息交给数据库服务器处理,把处理的结果再通过WEB服务器,产生特定格式的HTML件传给浏览器以响应用户。WEB数据库访问常见的技术方法有CGI技术、API技术和ASP技术。其中ASP访问数据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IDC方式;ADO方式;RDS方式。这些理论对于实际的工作生产指导性很强,章通过工作中的三个实例说明基于WEB的数据库访问的不同方法,把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为如何实现远程数据库应用提供一种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日前从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承担的“国家级油气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通过了由部信息中心组织的专家审查验收。该数据库包括10个专题数据库12个方面内容,涵盖全国122个含油气盆地、30多个省(区、市)及海域、132个石油(炼化)企业、1000余个油气田及近几年油气田进出口贸易等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开始数字化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借此对天然气管道及配气管网进行管理。数据库包含全部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包括美国陆上和海上运行着的天然气管道、有害液体介质管道和液化天然气设施的位置地理数据以及相关属性。建议尽早对我国油气管道安全进行立法,同时构建国家范围的油气管道安全性评价综合数据库,确保我国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8.
易庆 《石油学报》2005,26(B03):120-124
油气资源评价系统是一套集数据库管理、图形库管理和资源评价方法为一体的综合信息评价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体系(C/S)和浏览器/服务器体系(B/S)两种模式,两者均是建构在三层结构之上。按照用户层、应用服务器层和数据库服务器层将整个系统进行逻辑功能划分,极大地提高了评价系统的适用性、灵活性、先进性和可扩展性。以区带地质评价为例,介绍了该评价程序。评价人员可根据区带不同的地质条件、勘探程度,为评价软件选取最合理的参数以及为改进的算法提供扩展接口,以最小的代价满足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用于储层评价的多学科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和对比。利用GIS工具.研究油气储集规律.确定有利的储集区带。实践结果表明.将GIS技术应用于油气储层评价不仅拓展了GIS的应用领域。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储层评价方法,为油气储层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与优选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中国石化探区“常规—非常规”以及“地质—经济—生态”2个一体化的“十三五”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流程和技术体系。研究了油气资源评价关键参数,包括基于TSM盆地模拟技术构建了适用于我国不同类型盆地/地区烃源岩完整的生—排—滞留烃演化模式、产率模型;建立了基于典型刻度区解剖的资源评价关键参数获取方法和评价指标。通过对近50个盆地/地区全部含油气层系(震旦系—第四系)的系统评价,落实了中国石化矿权区常规油气、致密油气、页岩油气以及煤层气等7种不同类型油气的地质资源,明确了其油气资源的经济可采性和生态环境影响程度。通过资源分布特征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勘探领域和方向,指出深层—超深层是常规油气的主攻方向,非常规尤其是页岩油气是未来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海域探区也具备广阔的勘探前景。同时,资源评价结果为油公司“十四五”规划和勘探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资源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回顾历次油气资源评价背景、采用方法和主要做法基础上,分析了新形势下油气资源评价面临需求、评价对象及主要任务,阐述了油气资源评价的内涵、特点与发展方向。重点论述了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的总体思路,提出“四步走”评价流程,建立常规、非常规2类资源的评价方法体系。针对新的评价需求和评价对象,发展了烃源岩精细评价技术、刻度区精细评价技术、三维油气运聚模拟技术、缝洞型碳酸盐岩运聚模拟技术、分级资源丰度类比评价技术、小面元容积法评价技术、EUR类比评价技术等关键评价技术,研发形成新一代油气资源评价软件系统(HyRAS2.0),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美国致密油产量的大幅提升和我国首个亿吨级陆相致密油的发现,确立了致密油在非常规油气领域的重要地位。为客观评价我国致密油气资源潜力,重点介绍了致密油资源评价方法和评价参数研究新进展。在借鉴北美致密油资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致密油勘探实践和研究取得的新认识,形成了我国陆相致密油分级资源丰度类比法、小面元容积法和EUR类比法为主体的致密油资源评价方法,建立了致密油地质评价和资源评价关键参数体系,创建了致密油资源分级评价标准和致密油资源评价流程,为有效开展致密油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下原位转化页岩油的资源潜力巨大,是中国油气的战略接替资源。依据生烃理论和化学动力学原理,提出了原位转化页岩油的资源潜力评价模型,推导了页岩原位转化后有机质孔隙度的估算模型。经过关键参数研究,结合实验分析,获得鄂尔多斯盆地评价区延长组7油层组(长7油层组)页岩原位转化后的剩余生烃潜力为79.92~197.78 mg/g,平均为134.67 mg/g;转化产出物的油气比为7∶3。结果揭示:①长7油层组页岩的原位转化页岩油核心区面积为16 932 km2,转化页岩油的总资源当量为494.0×108t,其中,液态烃为345.8×108t,气态烃为148.2×108t(油当量),可采总量按65 % 的经验可采系数换算后为321.1×108t;②核心区平均新增有机质孔隙度为5.9 % ,最大可达17.9 % ;③甜点区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正宁地区以东、环县地区以东和庆城地区附近。研究方法可为原位转化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与长7油层组页岩油的现场先导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了解页岩油气资源潜力,需要不断完善页岩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加强资源评价工作.页岩油气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其地质特征与常规油气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不完全适用于页岩油气,需要发展适合页岩油气特点的资源评价方法.一般来说,页岩油气地质资源量较大,但是采收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北美地区海相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及致密油、页岩油的勘探突破,带动了全球在烃源岩层内寻找油气的热潮。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一套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显示良好的页岩油勘探前景。基于岩心描述、薄片观察、地球化学(TOC、RO、Rock-Eval等测定)、XRD、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数据及资料,研究表明:①芦草沟组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主要处于低熟—成熟阶段,为一套优质烃源岩;②页岩油储集空间类型为微裂缝和基质孔隙两大类,前者以纹层理(缝)为主,后者以粒间溶孔为主,大小一般为100~1 000nm。其中纳米级孔喉占孔喉总体约98%,是页岩油储集空间的主体。依据芦草沟组页岩油含量(S1)与TOC、RO关系及页岩油(即滞留烃量)富集因素分析,综合研究认为芦草沟组中RO值为0.7%~1.0%、TOC≥2.0%的烃源岩段是寻找页岩油的最有利层段,页岩油整体上具有“有机质大量吸附,纳米级孔喉大量聚集,微裂缝(纹层缝)有效汇聚” 滞留聚集特征。基于页岩油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核磁共振等实验结果,采用小面元体积法,初步估算凹陷内芦草沟组页岩油地质资源总量约为25.5×108t,(理论)可采资源量约为4.16×108t,技术可采资源量约为0.40×108t,其富集中心位于吉30井、吉174井、吉251井、吉32井等附近。这些认识对该地区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估页岩气资源量,系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泥页岩生烃—排烃—滞留烃演化过程出发,提出了页岩气存滞系数的概念和获取方法,并通过典型井解剖分析了页岩气存滞系数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页岩气存滞系数和盆地模拟的页岩气资源量计算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可划分分为静态法、动态法和综合法3大类,目前国内常用的静态法中的体积法和类比法存在着无法确定页岩气资源空间位置分布的问题,该问题可以通过成因法计算页岩气资源量的技术思路加以解决;②基于泥页岩生烃—排烃—滞留烃演化过程,提出页岩气存滞系数的概念,页岩气存滞系数是成因法计算页岩气资源量中最关键的参数,可以在单井泥页岩精细生烃—排烃—滞留烃模拟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实测含气量数据反算获得;③页岩气存滞系数主要受泥页岩生烃条件、储集性能和保存条件的影响。结论认为,基于存滞系数的页岩气资源量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为页岩气选区评价、有利区优选和勘探部署编制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油数据库及其在气测录井解释评价中的应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晖 《录井工程》2007,18(2):39-42
从提高气测录井解释评价符合率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试油数据的构建、挂接、查询与维护过程及其在气测录井油气层解释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数据库环境下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模式,即首先构建试油数据库,然后通过调用试油数据库数据对现场通用型解释评价图板进行校正,从而形成具有区域地质解、释特征的解释评价校正图板,再通过调用数据库邻井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最终解释评价结果。此模式运行可靠,解释评价符合率高,可作为依据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进行气测录井解释评价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油气管道风险评估质量评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本质特征是基于风险程度的事故预先管控模式。因此,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为此,在分析风险评估对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决策影响和事故热点辨识工程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油气管道风险评估质量的技术思路。首先从人因因素、物因因素、工程因素和管理因素4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油气管道风险评估质量的客观外因,然后重点研究了油气管道风险评估质量的评价原理及其可以采用的相关评价方法,选取了评价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的指标体系法来进行质量评价,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出了油气管道风险评估质量评价的基本流程(质量评价实施前准备阶段、实施工作阶段、实施完成阶段)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油气管道风险评估质量评价技术的操作实用性。该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了提高油气管道风险评估结果准确性的技术途径,对推进我国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在四川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48,自引:8,他引:48  
近10年来,在高天然气价格、水平井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页岩气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天然气开发目标,形成了适合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对页岩气资源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在详细研究美国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基础上,探索了我国现阶段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并针对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及威远气田区下古生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的页岩气资源做了初步预测。结果认为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丰富,不少于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量,是未来值得重视的重要天然气勘探开发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