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宁钢2号高炉由于入炉锌负荷控制不当、边缘气流控制不合理、入炉粉末控制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炉身上部黏结的现象,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降料线处理上部黏结,控制入炉锌负荷、采取合理的上部装料制度、减少入炉粉末、优化冷却制度等,可有效控制炉身上部黏结情况,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2.
《炼铁》2014,(2)
武钢5号高炉近年来炉身反复黏结,主要原因是锌负荷高(达1515g/t)。通过锌平衡分析,提出了降低锌富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帅照  张正东  唐少波  王定秋 《炼铁》2020,39(1):35-38
对武钢1号高炉处理炉身顽固性黏结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处理炉身顽固性黏结的要点是:①尽可能保证全风量及充沛的炉温是基础;②集中加焦炭热洗保热量;③加锰矿改善渣流动性以利于出渣铁;④布料制度上保持稳定的焦窗原则,减轻边沿负荷,矿石往内布,条件成熟后再休风彻底清除渣皮;⑤恢复过程杜绝冷却设备漏水造成反复。  相似文献   

4.
对武钢6号高炉炉身结厚的处理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预防结厚的措施。认为冷却系统漏水、焦炭和烧结矿质量变差、冷却强度过高、应对措施滞后等是6号高炉炉身结厚的主要原因。经过半年来的摸索清理了炉身结厚,取得的经验教训是:①早发现早调剂,改变煤气流来冲刷结厚的渣皮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②在调剂的过程中应坚持"以风为纲"的原则,在保证风量的前提下来调剂才能取得经济实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炼铁》2017,(2)
对武钢6号高炉炉身结厚的处理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预防结厚的措施。认为冷却系统漏水、焦炭和烧结矿质量变差、冷却强度过高、应对措施滞后等是6号高炉炉身结厚的主要原因。经过半年来的摸索清理了炉身结厚,取得的经验教训是:①早发现早调剂,改变煤气流来冲刷结厚的渣皮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②在调剂的过程中应坚持"以风为纲"的原则,在保证风量的前提下来调剂才能取得经济实惠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马钢4号高炉炉身结厚的处理实践进行了总结。入炉原燃料质量下降、理论燃烧温度升高引起高温区位置整体下移、焦炭负荷加重后冷却壁热负荷下降、铁口投用后气流发生变化等是4号高炉炉身结厚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提前预防并注重边沿气流的疏导、强化渣铁处理、适当降低冶强等措施,快速消除了此次炉身结厚。认为高炉日常稳定的热制度是气流稳定的基础,也是软熔带根部稳定的基础,只有保证相对稳定的炉温,才能进一步有效防止炉身结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炼铁》2018,(4)
对武钢8号高炉抑制炉身黏结的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在烧结矿和块矿配比提升、球团矿配比下调后,通过调整装料制度使软熔带形状成典型的倒"V"字形分布,适当缩小了进风面积提高鼓风动能,控制充足而稳定的炉温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等,炉身黏结得到有效抑制,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2017年7—10月,燃料比平均497.9kg/t,工序能耗降至360kg标准煤/t左右。  相似文献   

8.
《炼铁》2015,(5)
对沙钢2号高炉炉身上部结瘤的处理进行了总结。进入2叭4年7月,2号高炉炉身上部就存在结厚,之后形成结瘤,降料线到14 m才使瘤根完全裸露。采用滑杠放炮的方式进行爆破炸瘤,瘤体基本上被清除。由于重视炸瘤后的复风操作,高炉炉况得到一次性恢复,各项技术指标在第3天就达到炉况失常前水平。着重分析了2号高炉炉身上部结瘤原因,认为:一是炉料锌负荷长期过高(达1.5 kg/t);二是焦炭质量差;三是原料入炉粉末高;四是生产操作管理缺位。  相似文献   

9.
《炼铁》2016,(4)
武钢8号高炉冷却壁的水温差一度呈上升趋势,有时水温差达7~8℃,多次出现炉身黏结状况,为此在高炉炉型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8号高炉炉型管理的主要特点是:高炉上部优化布料矩阵,下部缩小风口进风面积,中部控制软水进水温度及水温差,并加强日常高炉操作及特殊炉况的管控。采取这些措施后,实现了对8号高炉炉型的合理控制,保证了炉况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武钢高炉在同一段时期内不同高炉燃料比差异很大的情况,重点从焦炭质量、烧结矿质量、高炉炉身热效率、碱金属及锌危害、铁钢不平衡等方面,探讨了造成高炉燃料比波动的原因。认为,焦炭水分的大幅上升期间,能造成高炉燃料比增加10~15kg/t。另外,与8号高炉相比,4、5号高炉燃料比明显偏高,其原因一是4、5号高炉的炉身热效率明显要低于8号高炉,二是4、5号高炉原料中的碱金属偏高,尤其锌负荷长期在0.4kg/t以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鞍钢7号高炉2000年年修时炉身破损的调查,分析了其破损原因,讨论了延长炉身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鞍钢7号高炉炉炉身破损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煜  孙金铎 《炼铁》2001,20(6):1-4
对鞍钢7号高炉炉身破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7号高炉炉身破损的原因:一是原燃料条件差,操作控制手段单一,边缘煤气流过于发展;二是冷却壁制作质量较差,冷却壁破损严重,强调高炉要实现长寿,设计,选材,施工和高炉操作四方面都要满足高炉强化和长寿的需要,缺一不可,延长高炉寿命是系统工程,最为关键的是要实现冷却系统的有效冷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本钢3号高炉炉身下部环带结厚的原因、征兆及处理措施,并对炉墙结厚处理过程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王万元 《梅山科技》2006,(3):7-8,14
炉身侵蚀问题一直是影响3号高炉稳定顺行的重要因素。炉身侵蚀严重且不均,局部易产生管道行程,造成边缘煤气流分布紊乱。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周边不均现象难以消除,炉身冷却设备大量损坏,严重威胁到高炉生产和高炉寿命。2005年针对炉身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3号高炉重新回到正常生产轨道。  相似文献   

15.
梅山三号高炉处于炉役后期,炉身侵蚀严重,冷却设备大量损坏,制约高炉正常生产。通过改进炉身冷却设备,运用炉身压浆造衬技术和合理操作制度等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炉身侵蚀问题,高炉煤气利用率提高,炉况稳定性增强,各项经济指标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承钢处理高炉结瘤的概况,探索出用炸瘤法处理炉身中上部结瘤、采用“深空料线烧洗法”处理炉身中下部结瘤的方法,并根据结瘤的机理指出:原燃料质量差、操作制度不合理是结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魏忠 《辽宁冶金》1995,(4):10-12,32
本文详细介绍了凌钢炼铁厂1号高炉炉身上部及炉喉结瘤的原因及炉瘤形成过程,简述了结瘤期高炉操作情况,并就炉瘤的处理,提出炸瘤务净的果断措施,供炼铁界同行在遇有炉瘤处理时以此为戒。  相似文献   

18.
对酒钢2号高炉炉身上部炸瘤进行总结,根据结瘤物成分化验结果分析了炉身上部结瘤的具体原因并制订了今后生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武钢高炉炉身结构的变化目前,高炉炉身寿命特别是炉身下部及炉腰,已经成为大型高炉能否长期维持稳产高产的关键。在武钢,1970年之前各高炉基本上是按苏联五十年代的设计建造的。1970年以后,几座高炉利用大修或中修机会进行了结构改造。具体来说,武钢高炉炉身结构采用过以下几种类型。 1.于1958年首先建成投产1965年中修的一号高炉,采用了如图1右边所示的第一种结构。二、三号高炉建设也相继采用过这种设计。它的特点是:炉腰托圈以上设四层扁水箱,其上(炉身下部)为八层(二高炉大修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型高炉,由于炉底采用炭砖与高铝砖综合结构,并设有炉底通风或通水装置,同时炉缸下部亦采用炭砖砌筑,因此,高炉内衬的薄弱环节继而转向炉身部分。从近几年来,国内一些炉子的炉身寿命较短可足证明。有的高炉炉身寿命之短已到惊人程度。如武钢2号高炉、鞍钢的4号高炉、7号高炉及太钢的3号高炉等等。本文根据武钢高炉三次大、中修的炉身寿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