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手工艺不属于哪一个人和哪一族人,它是文化的一分子,它属于整个民族。然而传统手工艺又属于特定的个人和某一族人,因为它的缘起和传承都在这些人身上。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这一代的中国设计师,我们有一个社会责任感,那就是如何将中国文化进行再创新。有许多很好的传统手工艺,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手工艺现在变成了旅游纪念品,我觉得这对手艺并不公平。我希望手艺能够真正用在设计里面,用设计带领手工艺,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加重视和喜爱这些产品。  相似文献   

3.
现代手工艺,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手工艺而言的形态和概念。“现代”是指一种时间的概念:我们的“传统”是古人的“现代”,我们的“现代”也终将成为后人的“传统”。因此,现代手工艺应该说是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形态。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化史、美术史、设计史的发展过程中,手工艺是贯穿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文化艺术、设计艺术、手工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公共空间与生活空间也开始丰富起来,设计审美与艺术观念的演化更新,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出现,推动传统手工艺向现代形态转变而被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正>在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手工艺有序地展现着各时期、各地域的文化辉煌和手工艺精神。自新石器彩陶开始,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手工艺品的种类、材料、工艺,无一不是所属时代的创新成果和智慧,它所代表的是当代社会文化的主流与时尚。而在现代社会,当机械加工逐步取代传统手工艺时,手工艺将以何种方式存在?它的未来又在哪里?20世纪后期,由于机械加工业快速发展,使传统手工业逐渐出现颓势,尤其新中国  相似文献   

5.
设计力9“天”代表无法左右,是原本就存在的客观事物,就好像流传许久的手工艺;“人”则代表可以左右的变量,也就是我们的产品思维、设计创造力。要创作一件优秀的作品首先要深度理解手工艺的原始特性和文化属性,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创造和发挥,而不是脱离原本手工艺属性的再设计。手工艺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与记忆,它的发展与生活实用、地域审美息息相关。经过千年发展,手工艺需要设计赋能,焕发更多的时代魅力。同时,设计让手工艺在当下再次鲜活并符合现代审美认知。虽然,长期的发展让手工艺与设计有了彼此融合之势,但两者仍有许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紫砂壶讲究的艺术美丰富了紫砂壶艺的精彩世界,在漫长的中华艺术历史中,紫砂壶虽然仅有五百多年历史,却是传统手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宜兴的紫砂壶艺代表了中国制陶艺术的最高水平,每一把优秀的紫砂壶都可称得上是一件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下的手工艺行业里,人们对"工匠精神"这个词不再感到陌生,但是否就真正理解到它的含义呢?在这个时代,中国的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找回它?当"工匠精神"引发的热议浪潮逐渐退去,中国艺术研究院手工艺研究所举办了"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学术论坛",就让我们从一场专业学术论坛里,去寻找内心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紫砂壶因茶而生,是举世无双的茗饮茶器,历来深受世人喜爱,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的艺术和人文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挖掘出来,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时至今日,紫砂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茶器的代表,已成为集实用、艺术和人文于一体的高雅手工艺制品,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正>在人生中,我们会不停地审视这个世界,而对待这个世界最好的工具,就是我们的双手。因此传统手工艺,其实是一种传承,它代表了我们每个人。在瑞典,大家对手工艺的记忆其实已经模糊了。当下,中国社会大众对手工艺、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可谓前所未有。作为手工艺推广者,看到这种现象,既喜且忧。因为我们正面临一个问题,人们对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但地球只有一个。按照现在的消费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正每一段木头,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把木梳。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在谭木匠匠人的手里,一把小小的木梳被赋予了情感和别样的意义。20年多年来,谭木匠人一直秉承中国传统手工艺精华和对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以木为质,将中国传统工艺与现代流行时尚相结合:传统手工艺技术与现代制造技术相结合:艺术性、工艺性、收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坚持打造天然、手工、富有民族传统文化韵味的高品质木制品,如木梳、木镜、手串等  相似文献   

11.
<正>铜这个行业对于大家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三千年以前,中国的青铜时代记录了盛极一时的铜文化,而到了现代,老百姓的家里已经很少有铜器了,铜基本处于断层的状态。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铜匠,我们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把铜重新带回千家万户。"手工艺是传统文化实现的渠道和载体。"手工艺价值所在,是背后蕴藏的传统文化,手工艺也是传统文化实现的渠道和载体。所以手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也意味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12.
王敏 《中华手工》2013,(3):46-48
手工艺曾为人类文明留下了无数的瑰宝。面对世界的发展,如何有效地传承和发展手工艺事业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2012年10月7~10日,"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在印度金奈举行第17届全体大会,来自35个国家的500余名代表以"未来是手工的(The Future is Handmade)"为主题,对当前世界手工艺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为什么未来是手工的?各国政府对工艺美术行业有哪些保护政策和措施?如何推动手工艺文化融入现代文明?如何谋求世界手工艺产业的发展……这些,都在世界手工艺大会上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13.
正物,是传统手工艺精神与价值的载体,在今天,更成为人们追求品质与品位生活的参照物。从一件琉璃器,到一个陶瓷杯;从一幅绣品,到一件蓝染衣……这些鲜活的物,充满生趣,甚至愈发年轻、时尚。时代之下,对物进行重新"定义",也许是"设计"所起的作用。因为极具设计感的传统手工艺制品已不再仅是当下生活的点缀,而摇身转变为品质生活的象征。设计,是传统手工艺向新转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说的是宜兴紫砂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作为一件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术品,紫砂壶也的确是一件比珠宝更为珍贵的宝物。此件紫砂壶名为"金鸡如意",通过手工艺人的巧妙设计将金鸡的造型表现出来,其文化内涵浸染着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整件紫砂壶古雅秀丽,简约大方,工艺精湛,既凸显出手工艺人那独到的技艺,也反映出紫砂壶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紫砂是中国传统的制陶手艺,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而紫砂的发源地宜兴素有陶的古都之称,宜兴紫砂壶汇聚天地之灵气,集手工艺与艺术魅力于一体,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明珠。紫砂壶始于宋朝,鼎盛于明清,流传至今依旧辉煌灿烂。当然一把上好的紫砂壶,离不开制壶艺人的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一场手工艺界久违的盛会。12年前,当一群心怀梦想的媒体人聚在一起立志做这样一本纯粹的关注中国传统手工艺与文化的杂志时,就在想象这么一天:齐聚各领域的朋友,共飨一道手工艺的思想盛宴。12年来,我们以传承文化、引领生活为己任,在浮云中来往飞翔,在寂寞中坚守梦想。我们以一本杂志连接了手工艺界的人士,让大家找到了族群的归属感。有读者曾来信说:"它的宁静美好,就像一只温柔的手,给纷繁生活中困惑的人们一种精神上的抚慰。"  相似文献   

17.
童话梦不落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将传统的手工艺技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当代手工艺创作中,为当代手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经营新思路。比如设计师可以将原作品数字化,花几小时用软件绘制出一个可以激光切割的矢量轮廓,再去设计与创作。对于现代设计,人们也一直强调情感化和个性化。新技术的出现,既借鉴了传统精华,又增加了手工艺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张雷 《中华手工》2023,(2):32-33
设计力1跨界,能让传统工艺有更多元的发展。“手工艺+”的新兴模式让当下热门的自然材料、可持续材料、AI技术之间碰撞出精彩的火花。《“鞍”椅》作品的结构与藏族马鞍的设计思想十分相似,都采用绳索连接木块,达到动态的稳定,故取名为“鞍”。“鞍”椅由42块木板组成,基于“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之木材料自然染色”主题的研究,设计师将传统自然染色工艺运用于木材上。“鞍”椅的结构诞生于中国传统的造物理念与手工艺拼布。“拼布”工艺是一种民间艺术创作形式,将织物用针线缝合,将各种碎布拼接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9.
正凤仪,顾名思义,为凤凰的仪态,同时它也用来形容英俊的仪容。凤仪一词,重点在于凤,凤指凤凰,为百鸟之王。在中国文化里,凤凰用来表示吉祥的征兆。用潮州手拉壶这种传统的手工艺,把凤凰的仪态展示出来,并命名为凤仪,这里面体现的不止有手工艺文化,还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潮州手拉壶是潮州地区一项代代相传的民间茶具手工艺。它采用手工拉胚法(或叫轮制法)成型,是一种原始的辘轳制陶技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手工拉坯法,是将一块泥土放置  相似文献   

20.
<正>"手工艺热"是当前中国的现象级话题,从政府到媒体到民间,大家都在谈如何振兴传统工艺。我也曾参与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制定的部分工作,当时遇到一个难题是很难解释什么叫"传统工艺",是指被高新技术所扬弃了的那部分技术吗?显然不是!争论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按照"传统手工艺"的内涵和外延在做解释。在"传统手工艺热"的过程当中,我自己也做了一点思考。究竟为什么会这么热?这种热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