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4)
"自主式"合作探究教学法是我校理科教研组共同探讨出的学习方法。它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通过相互的合作与交流取得学习效果的过程。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主宰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从增强自信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谐平等,给自主探究学习一片新天地;开放教学,给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机会和空间这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6)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下,如何在导学案中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物理课堂中如何更好地应用导学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0)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已成为教育事业提高质量和效益必然要求。本文根据现存英语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不断探索,阐述了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构成要件,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中重实施、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4)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体现了学生在各学科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轻负高效,已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笔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就小组合作学习做了一些尝试,与大家一同分享。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33)
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推进与实施,"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新课程理念已逐渐渗透到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的思想中。基于这个教学理念和当前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与要求,这时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应运而生。文章将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当如何构建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0)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面向未来社会必备的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数学新课标更是倡导"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讨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正确态度、习惯、策略和方法,逐步学会独立学习。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该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4)
<正>自主是从学生个体学习角度而言的,目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则是从学生群体而言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单打独斗的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探究则是从师生互动角度而言的,目的是要让课堂从讲授转变为师生间的互动,以教师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该模式,教师必须搞清楚如何让学生自主,怎么合作,要探究什么的实质。1.如何让学生更加自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模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1)
语文新课标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结合新课程理念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这个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从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给力呢?本文主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6)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致力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向学生提供更加充分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为此,谨就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