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侧卷流燃烧系统(LSCS)和复合卷流燃烧系统(MSCS)对直喷式柴油机性能的影响,通过单缸柴油机台架开展了LSCS和MSCS的燃烧性能试验,结合仿真分析,揭示了LSCS和MSCS的缸内油、气混合特性.结果表明:在小负荷和高过量空气系数φa下,MSCS体现出较好的燃烧性能,相比于LSCS,其燃油消耗率最大降幅为3.6 g/(kW·h),碳烟排放最大降幅为0.13 g/(kW·h),燃烧持续期最大降幅为2.6°CA;但在大负荷和低φa下,LSCS体现出更好的燃烧性能,相比于MSCS,其燃油消耗率最大降幅为2.6 g/(kW·h),碳烟排放最大降幅为0.56 g/(kW·h),燃烧持续期最大降幅为2.8°CA.仿真结果表明:随负荷减小或φa增大,燃油射流贯穿能力减弱,复合卷流燃烧室的弧脊能更有效地提升油、气混合质量;随负荷增大或φa减小,燃油射流贯穿能力增强,复合卷流燃烧室的弧脊阻碍了燃油射流扩散,侧卷流燃烧室的分流造型能更显著地改善油、气混合过程.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双卷流燃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喷雾高速摄影试验和多维数值模拟等方面探讨了双卷流燃烧系统促进柴油机喷雾与空气快速、均匀混合的工作机理。同时,在150系列柴油机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双卷流燃烧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油耗,并且适用于高增压下的柴油机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可调进气涡流,可以使发动机经济运行区域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
小缸径柴油机采用浅W型燃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在D×S为102×125mm的四缸机和六缸机上采用了浅w型燃烧系统,取得了满意结果.样机在转速1200~2800r/min范围内均具较佳的性能指标,并降低了对进气道制造精度的要求.作者根据燃烧室、喷油系与进气道多种不同匹配方案的实测喷油规律与燃烧放热规律,分析了各种结构参数对燃烧特性的影响,并指出优化匹配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温度条件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模拟直喷柴油机的定容燃烧装置上,利用激光阴影像和燃烧火焰像同时成像的高速摄影方法研究了温度条件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火焰对柴油喷雾包围严重。  相似文献   

5.
王志明 《内燃机学报》1998,16(2):133-138
本作在SD195、SD21002种涡流室式柴油机上进行了有关涡流室结构参数烧过程的研究,提出了以4段累积放热率来评价涡流室燃烧系统燃烧过程及结构参数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较总放热率分析法简单且准确。  相似文献   

6.
分开式燃烧室柴油机燃烧放热率数值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烧放率理论模型及其法问题,在定工况等效热力系统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变工况效力系统计算模型,同时利用等效热力系统法理想地解决了变工况下主,副燃烧室间连接通道外流量系数的瞬态值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7.
就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烧放热率理论模型及其算法问题,提出了严谨的等效热力系统物理模型及其等效原则,以及完整的燃烧放热率计算模型,解决了主、副燃烧室间连接通道处流量系数瞬态值的计算问题。通过对S195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烧放热率的计算,揭示出瞬态流量系数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及其回归关系,以及主、副燃烧室各自的燃烧形态和燃烧放热率。该种模型可进一步提高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烧放热率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双卷流燃烧系统以往的研究情况,介绍了目前在中等缸径柴油机上的推广应用新进展,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运用Pro/E软件的行为建模方法设计了3种双卷流燃烧室.然后,建立132 mm缸径柴油机的喷雾和燃烧计算模型,对不同燃烧室的喷雾发展形态和缸内的温度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双卷流燃烧室内的燃油分布更加均匀.最后,选择较优方案在132 mm缸径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双卷流燃烧系统后燃油经济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混合燃料时的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通过添加助溶剂形成一种稳定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并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此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预混燃烧阶段的放热率增加,扩散燃烧时间缩短。滞燃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此现象在低负荷和高转速下更为明显。甲醇含量对快燃期长短影响较小,总燃烧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缩短。低转速下放热率曲线中心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移近上止点,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放热率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高转速高负荷下放热率曲线中心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移近上止点,高转速低负荷下放热率曲线中心随甲醇含量的增加偏离上止点;高转速下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放热率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进一步增加甲醇含量反而使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放热率降低。当混合燃料中含氧量小于6%时,缸内最高压力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增加含氧量时缸内最高压力保持不变或略有降低。缸内最高平均气体温度基本上不随甲醇含量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应用现象学燃烧模型对小缸径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种模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可用于指导设计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燃烧放热规律决定气气缸内气体压力与温度的变化,从而对柴油机的经济性、动力性、燃烧噪声和排放均有重要影响。在本文中,作者讨论了4102型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微电脑柴油发电机组监控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柴油发动机组监控装置。该装置采用多参数反馈直接数字控制(MFDDC)技术,集测量、显示和控制为一体;充分利用微电脑的数字处理能力,并应用新颖的大规模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构成接口和外围电路。其功能强大,硬件功能可编程配置,成本低,具有显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柴油/二甲氧基甲烷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为含氧燃料的使用和研究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平均有效压力(pRMEP)和转速下,随着燃料中二甲氧基甲烷掺混比例(含氧量)的增加,放热率峰值增加,放热率曲线型心向上止点偏移,预混燃烧比例增加而扩散燃烧比例减小,燃烧过程等容度提高,发动机当量柴油的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缸内气体最高平均温度无明显升高。柴油中添加DMM对主燃烧时间影响不大,但总燃烧时间变短。  相似文献   

14.
直喷式柴油机近斜壁撞击雾化燃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直喷式柴油机近斜壁撞击雾化燃烧系统。在一个定容压力室内,采用先进的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ty)研究了近斜壁撞击雾化的宏观雾化特征,在一台单缸的柴油机上进行了多种方案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该燃烧系统在中低负荷时获得较好性能,通过进一步的改进可获得更佳性能。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燃用甲醇的应用研究和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单介绍了甲醇燃料在柴油机中燃烧所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并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在此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认为在一定的技术措施下,甲醇可以应用于柴油机,以替代或部分替代柴油;并可减少发动机的碳烟颗粒和NOx的排放,但不同的技术方法对CO和HC排放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6.
可控进气涡流对柴油机低负荷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双进气道可控进气涡流系统改善大功率增压中冷柴油机低负荷性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负荷工况下,双气道进气时的涡流强度小于螺旋气道,大于直流气道;螺旋气道进气流量较之双气道虽有所减少,但其涡流比仍保持较高水平,致使缸内爆压、预混合燃烧量和最大放热速率均较大。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证明,采用双进气道可控进气涡流系统是改善大功率柴油机低负荷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柴油机热泵供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明志  王峰 《柴油机》1998,(6):11-14
本文从热力学分析出发,提出了一种由柴油机驱动热泵的供暖装置。该装置可将柴油机中部分排气热损失及冷却系统热损失加以回收利用,具有较高的供热效率和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煤直接液化燃油在1E150C型柴油机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锋  段树林 《内燃机学报》1999,17(2):104-107
在1E150C型柴油机上,采用混合法和双喷射法进行了燃用煤液化燃料的试验研究。将煤制柴油与普通柴油按容积比的混合燃料,采用油膜雾化燃烧方式,燃料代用率可达50%;采用双喷射系统,预喷射10%的轻柴油起引燃作用,代用率可达90%。试验表明,采用此方法,可获得较高的煤液化燃料的代用率,发动机工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