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黄山头酒厂伏曲制作过程中,多个阶段发酵的包包曲(含曲心和曲皮)为研究对象,初步揭示包包曲部分微生物区系和理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和相关性,为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包包曲质量,提升酒体品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枝江大曲不同工艺曲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不同的制曲工艺,生产平板曲、包包曲和接种老曲的平板曲3种成品曲.其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包包曲理化指标酸度、糖化力、液化力均优于平板曲,感官指标亦较平板曲佳.  相似文献   

3.
探讨机压丢糟包包曲的酿酒效果,采用含丢糟质量分数5%、7%、9% 和11% 的机压包包曲与纯小麦机压包包曲进行酿酒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机压丢糟包包曲有利于提高糖化、发酵的程度,能提高浓香型大曲酒的出酒率;2)含丢糟质量分数9% 的机压包包曲酿酒效果最优,不仅能显著提高产酒量,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酒品质。因此,机压丢糟包包曲用于酿酒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稻花香包包曲制曲过程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稻花香包包曲制曲过程中的四个阶段,分别进行曲皮和曲心微生物区系及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包包曲的曲皮与曲心微生物数量、种类和部分理化指标存在着差异,微生物数量变化和部分理化指标呈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赵东  牛广杰  彭志云  陈亮  杨蓉 《酿酒》2009,36(6):38-40
以五粮液包包曲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曲坯发酵过程进行取样分析,对曲坯中微生物区系及其理化因子动态进行研究.初步揭示了五粮液包包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与其理化因子在演变过程中的关系.为提高包包曲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五粮液包包曲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曲坯发酵过程进行取样分析,对曲坯中微生物区系及其理化因子进行研究,初步揭示了五粮液包包曲中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与其理化因子在演变过程中的关系,为提高包包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机压包包曲中丢糟适宜的添加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含丢糟质量分数0、5%、7%、9%、11%机压包包曲与纯小麦机压包包曲进行制曲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丢糟添加量对机压包包曲培养过程中水分、酸度、糖化力、发酵力和主要微生物类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新曲的感官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适宜的丢糟添加量有利于改善大曲品质,其中含丢糟质量分数9%的机压包包曲品质最优。因此,在机压包包曲中添加丢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崔如生  崔凤元  孔祥玉 《酿酒》2007,34(5):45-46
通过包包曲替代平板曲在洋河大曲生产中的应用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浓香型主体香突出,试验组升级率比对照组高1.5%,升级酒主要理化指标己酸乙酯含量3363.7mg/L,比对照组高出234.8mg/L,包包曲作为多粮型白酒糖化、发酵剂可以在洋河大曲酒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包包曲是五粮液酿造独具特色的糖化发酵剂,分析包包曲中的风味成分对生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液液萃取(LLE)、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等方法对包包曲中的风味成分进行萃取,并进一步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对化合物进行分析,以建立最有效的包包曲风味分析方法。结果表明,LLE法共提取化合物316种,在总峰面积、化合物数量及低含量化合物的检出方面具有优势;干法HS-SPME萃取效果优于湿法HS-SPME,两者对醛类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半定量结果显示,包包曲中数量最多、含量最高的是醇类,2,3-丁二醇、苯乙醇、丙二醇、醋酸、己酸、丁内酯等化合物在包包曲中相对含量较高。本研究可为包包曲乃至酒曲的风味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大曲丢糟的不同添加量对大曲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以及对酿酒生产产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丢糟在中高温包包曲生产中的添加量为7%~11%时,有利于改善大曲品质、优化大曲各项指标的配比,提高大曲酒出酒率4.88%,提高优质酒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优质新型泸型大曲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从优质大曲中筛选出5株各具特色的优良功能菌,即糖化功能菌C-24和A2-3,发酵功能菌S2.10,生香功能菌R-3和S2.1182。将它们配制成复合菌种接入泸型大曲中,制成的新型泸曲无论是感官指标还是理化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出酒率提高6.49%。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产地的酒饼曲基本指标进行了分析,对各酒饼曲样的应用发酵试验的出酒率、酒质进行分析评价,筛选出最佳产地的酒饼曲。  相似文献   

13.
杜鑫 《酿酒科技》2007,(5):68-70
将生料麸皮加入适量水分、抑促剂及糖化力较强的Q303根霉菌,模拟熟料制曲工艺培制的粗酶糖化制剂,配以酵母、酸性蛋白酶、复合纤维素酶而成复合酶酒曲;并对其进行酿酒试验,结果表明,其理化卫生指标及出酒率可与熟料酒及生料曲酒相比美.  相似文献   

14.
以宋河中高温大曲为实验材料,筛选出1株红曲菌,以该株红曲菌为研究对象生产出具有较高酯化力的酯化红曲,酯化红曲酯化力达到680 U,是中高温大曲的3倍以上,该酯化红曲应用于酿酒生产过程中能明显提升原酒质量,生产出的原酒窖香浓郁,复合香气好,绵柔度好,后味净,风格突出,对原酒产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枯草芽孢杆菌在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堆积醅中筛选得到3株耐高温细菌(S2007-9,S2007-13,S2007-16),经鉴定皆为枯草芽孢杆菌。以这3株芽孢杆菌为基础分别制成麸曲,用HS-SPME联合GC-MS分析麸曲中挥发性成分,结果发现,3株芽孢杆菌制成的麸曲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含量相比阴性对照有显著升高,特别是四甲基吡嗪的含量升高最为显著,3种单菌株麸曲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分别是阴性对照中含量的30.25倍、26.85倍和38.53倍。芳香族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也有显著升高。将3种单菌株麸曲应用到白酒生产中发现能增加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含量,其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分别是阴性对照的5.99倍、4.70倍和3.67倍,同时也能降低白酒中醇类和酯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以地方药草小曲0.4%,Q303纯种根霉0.1%,安琪生香ADY0.01%,安琪AADY0.02%,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多微曲,总用量0.53%,不需活化,不改变工艺流程。75%多微曲用于半固态法小曲白酒生产,25%多微曲用于上酢蒸馏后的丢糟培菌,盖箱,盖池,制成香醅,“固液同缸”发酵,同时采用“三减一嫩”,“定时定温定质定量”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比全药草曲和全根霉曲生产分别提高出酒率15%和10%以上,酒质含醌量分别提高65%和85%以上,口感明显改善,香味宜人。  相似文献   

17.
丢糟酿酒复合发酵剂的应用开发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针对目前白酒丢糟利用中存在的转化效率低、酒质较差等不足,通过对新型麸曲与新型大曲的研发和不同配比的探讨,得到能高效降解丢糟的复合发酵剂,其组成是新型麸曲:新型大曲=1:5。采用复合发酵剂,使丢糟中的淀粉利用率和酒精收率达到42.4%和19.8%,同时还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丢糟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