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冷湖七号构造成藏分析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成藏系统论的的研究思路,从成藏条件、成藏过程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对冷湖七号构造的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深层不可能形成规模岩性油气藏,是因为油气在大量生成及运移时,砂体上倾方向没有遮挡,不具备储集功能;深层不可能形成构造圈闭油气藏,是因为油气在大量生成及运移时构造圈闭还未发育而成;浅层形成次生规模天然气藏的可能性不大,是因为在浅层圈闭形成后烃源岩的供烃能力衰竭,而且油气再次分配时缺乏深层来源。圈闭的有效性是该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有利构造圈闭在马海大红沟隆起区和昆北斜坡带,有利岩性圈闭在赛什腾凹陷,潜伏地区是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潜伏一号构造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柴北缘骞什腾地区潜伏一号构造钻井过程中油气显示良好,而试油结果不见工业油气流的局面,从储层特征展开了研究。在充分应用测录井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结合基础研究方法基础上,通过储层物性数理统计、岩电关系的全面分析,阐述了储层的“四性“关系,从而为提高油气层解释符合率以及为下步勘探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落实构造圈闭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气源、储盖层条件以及成藏条件配置关系,研究柴达木盆地鄂博梁Ⅲ号构造深层天然气的成藏条件。结果表明,伊北凹陷是鄂博梁Ⅲ号构造主要的供气凹陷,其下侏罗统为中等—好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以生气为主,可为深层天然气成藏提供充足的气源。上、下干柴沟组以滨—浅湖和三角洲沉积为主,碎屑岩储层发育,储层物性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透和特低孔、特低渗透特征,但对天然气仍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研究区构造深层圈闭完整,干柴沟组—油砂山组均发育扩张湖相泥岩,具备良好的封盖及保存条件;其深层为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成藏条件配置关系良好;下油砂山组—狮子沟组沉积末期为研究区重要的油气成藏期,与构造形成时期相匹配,具有典型的晚期成藏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前人近30年的勘探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依托河坝1井油气跟踪研究项目的阶段成果,系统研究了岩性岩相、含气组合、储层类型,圈闭气区等资料,结合物探圈闭的异常分布范围及钻井油气显示、测试成果最终认定,嘉二气层是一个层状砂屑滩型气藏。将圈闭面积、有效储层厚度、埋深三项资料进行评估,表明河坝场、新场坝、母家梁、黑池梁、南阳场等5个圈闭高点,均可将嘉二作为勘探目的层。预测飞仙关组鲕粒滩储层,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等可持续勘探10年以上。整个构造具备大中型气田的含气勘探面积、横向稳定的产层厚度、中小型气田的储量和产量,钻探深度约4500m。通南巴构造带河坝场高点,是近期深层油气勘探最有利的选择目标,展示了勘探开发嘉二段砂屑滩型气藏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6.
油气勘探逐步向中深层拓展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地区,为开辟勘探新领域,以及对国内外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以碱山构造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显微镜下岩石学精细鉴定、储集空间分析和物性测试等方法,研究储层基本特征,并结合地质背景讨论储层成因,结果表明:中深层岩性以泥岩和泥质、钙质粉砂岩为主,储集空间基本类型为裂缝、次生溶蚀孔隙和剩余粒间孔隙,并以前两者为主,物性总体较差,孔隙度在5%左右,渗透率大多小于1×10-3μm2,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成因可归纳为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叠合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低渗透储层发育的基础,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关键,而裂缝作用和溶蚀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冷湖3—5号构造带是柴北缘地区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带,通过对该构造带的研究认为,其油气成藏主要受以下3个因素控制:①冷西次凹巨厚的残余下侏罗统地层为该构造带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②冷湖地区第三纪以来下侏罗统烃源岩埋藏适中,构造与大规模生排烃期配置关系好;③残余生烃凹陷的构造演化使冷湖构造带成为最有利的构造带;④冷湖构造带北高南低的构造背景,决定了较高部位冷湖3—4号构造成藏优于较低部位冷湖5号构造。冷湖3—5构造带油源充足,生排烃和构造配置关系好,可发育构造、构造一岩性、不整合等类型油气藏,冷湖构造带仍是柴北缘扩展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8.
冷湖0—5号构造是柴达木盆地以下侏罗统为烃源岩的一个含油气构造带,目前已发现油田除冷湖3号油田为侏罗系原生油气藏外,其他均为第三系次生油气藏。对该构造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钻井分析、区域地质特征及具体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冷湖0-5号具备形成侏罗系原生油气藏的石油地质条件,“下断阶找油”是冷湖0~5号构造的正确勘探思路及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进行米仓山前缘隐伏构造带的油气勘探潜力研究,对其构造带的地层层序与生储盖条件以及构造圈闭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该区古中生界海相层系发育嘉陵江组潮坪白云岩储层、飞仙关组鲕粒滩灰岩储层,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前陆反冲三角带内的逆掩断层把三角带分成叠瓦状的断片,断片叠合形成楔状双重构造,发育一批构造圈闭,圈闭封盖条件较好;发育寒武系、志留系、下二叠统优质烃源岩,天然气烃源岩条件较优越。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代表了四川盆地内一个新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是盆地内天然气的主要高效产层,随着构造圈闭落实的难度增大,勘探方向的选择成为其发展的新问题。为此,开展了以岩性地层气藏为目标的新一轮地层、沉积微相、储层、烃源岩、构造、成藏与圈闭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认为:川东石炭系气源充足,白云岩储层广泛发育,并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与不连续性特征。这种非均质性与不连续性不仅是白云化、沉积微相、成岩溶蚀与构造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也是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及岩性圈闭发育的重要条件。因此,川东石炭系不仅还存在构造圈闭勘探的新区带,而且还存在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岩性圈闭等有利勘探目标。其中构造气藏产量高而稳定,产能建设见效快,仍是近期勘探增储上产的主要气藏类型;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是近期勘探的主要新类型,一定坡度的构造围斜区是有利于天然气勘探的新方向;岩性体多发育于致密区,虽然单个规模小,但可以叠置广泛发育,是老区滚动勘探与挖潜的重要新类型。  相似文献   

11.
冷湖七号-南八仙地区是柴达木盆地北缘主要的含油气区带,南八仙地区含油气层系多,从基岩到浅层均有油气发现,而冷湖七号地区目前仅在古近系中获得工业气流。利用地震资料解释、构造演化史恢复及含油气性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的构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认为:冷湖七号地区和南八仙地区均发育深、浅2套构造样式;但南八仙为古隆起背景下的早期构造,其深层挤压隆升构造和浅层滑脱构造均易形成油气富集区,而冷湖七号古构造背景不明显,其构造高点在深、浅层发生偏移,认为深层背斜或断背斜圈闭更有利于油气成藏。基于上述构造特征及成藏差异性研究,提出了冷湖七号基岩天然气勘探的新方向,拓宽了该区油气勘探领域,对该区今后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四川盆地双鱼石构造中二叠统栖霞组钻获高产工业气流以来,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的持续开展,已钻获多口高产工业气井,深入开展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山前带构造特征研究,是认识该区上古生界气藏特征、进一步向推覆构造带拓展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前提。为此,基于新完钻的红星1井实钻成果、新解释的束线三维地震资料,解剖了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山前带的构造特征,进而分析了山前隐伏构造带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和勘探前景。结果表明:(1)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发育一系列向盆内逆冲断裂,形成多套推覆体叠置,表现为多个断层传播褶皱叠加,推覆断裂下盘隐伏构造带,表现为挤压断褶构造;(2)二叠系推覆体及原地地层油气显示丰富,含气性好,隐伏构造带栖霞组发育台缘滩相白云岩,白云岩储层储集性能好;(3)隐伏构造带面积大,天然气成藏条件好,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是川西北部地区深层海相层系勘探拓展寻找规模新突破的重要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3.
南堡4号构造区明化镇组发育河流相沉积,储层砂体薄且纵向叠置、横向变化快。本文从该层组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出发,通过提取常规地震属性了解区域沉积特征,利用谱分解技术定性预测明化镇组曲流河砂岩储层发育区,运用岩性指示模拟技术定量预测4号构造区主体有利储层的空间展布,最后结合钻井、测井资料开展含油气性检测,优选有利勘探目标。根据此次储层预测结果部署的两口探井都获得了良好的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14.
论柴达木盆地冷湖—南八仙构造带的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穆剑  汪立群 《石油学报》1999,20(2):18-22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大沉积盆地,但已经找到的油气储量与其盆地面积和油气资源量极不相称,尽快摸清大规模油气田形成的石油地质规律是油气获得突破的基础。近年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勘探中,陆续在冷湖—南八仙构造带发现了多个含油气构造,同时在科学探索井——冷科1井钻遇了千余米厚的侏罗系优质生油岩系,表明有形成大油气田的条件。通过对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和储层、盖层发育特征以及生储盖组合、油藏类型特点的分析,结合近期勘探成果,得出冷湖—南八仙构造带可能存在大规模油气聚集的结论,并依据石油地质条件和构造圈闭的特征,提出了近期勘探方向和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5.
自60年代以来。在沙市构造上曾先后钻探井36口,从钻井录井和测井解释资料上看,大部份的井都有油气显示,该地区有油是无疑的;但经射孔试油后,这些井、层都很少达到工业油流。据地质家们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因该构造的产层具有很强的水敏性、酸敏性、盐敏性,在钻井过程中泥浆滤液和微小固相颗粒的浸入污染,  相似文献   

16.
葡萄沟胜金口地区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2002年以前该区油气勘探整体成效差,认为研究区燕山、喜山期构造活动强烈、断裂发育而导致油气藏保存条件欠佳,整体勘探潜力不大。2003年以来通过在研究区开展高精度构造与储层预测等精细目标研究工作,新发现落实了一批有利圈闭目标。分析认为,油气藏主要发育于斜坡背景上砂体与断层有良好配置关系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之中,富集程度受控于构造鼻隆轴线。经过优选预探,勘探成效显著,先后发现了5个高产油气藏,并获得了一些突破以往旧勘探观点束缚的新认识,对该区及相邻区带的持续、深入勘探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应用地震、钻井等资料研究了荆沙背斜带盐丘构造的形态、结构及发育等特征,并按盐丘构造形态、组合及分布划分为4个3级盐丘构造和12个4级局部盐丘构造圈闭。进一步讨论了盐丘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塔河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对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寻找非构造油气藏是当前主要的任务,此类油气藏的特点是,埋藏深度大(4000m以下),圈闭幅度低,砂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快,地震识别、落实与评价困难.针对上述特点,开发出了一套适于塔河油田深层碎屑岩非构造圈闭识别与评价的技术系列,主要包括正演模拟、精细相干断裂解释、波形分析、地震属性提取与优选、地震测井联合反演、三维可视化地质体检测等,从而扩大了塔河油田碎屑岩层系的油气勘探成果,并为此类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川东大池干井构造带的构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池干井构造带的形成演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其石炭系天然气的聚集主要受背斜及断层控制.早期,当背斜在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两翼出现一对反冲断层组合成倒“八”字形断层-高点圈闭时,因圈闭发育较早、封闭较好而富存天然气;后期,在扭压应力作用下构造带演变为主断高和陡翼潜伏的次断高,前者有时因轴部发育缓冲断层而含气性变差,后者因破坏较小而富存天然气.  相似文献   

20.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构造再认识及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邮凹陷是苏北盆地勘探程度较高的含油气凹陷,近年的勘探对象逐渐向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区及深凹带岩性圈闭发展。在构造再认识基础上,处理好构造样式、地震资料以及钻井之间的关系,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这既是对以往钻井的重新思考,又是成熟探区精细勘探的必由之路。同时,对深凹带古构造背景和古地理的研究,可以举一反三,指导未知区的岩性油藏勘探,不失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有效思路。文章结合构造地质理论,通过研究高邮凹陷复杂断裂的构造样式,重构复杂资料区的解释方案,在高邮凹陷复杂断裂带和北斜坡地区取得了新的认识;通过对构造背景与岩性油藏关系的研究,指出了高邮凹陷深凹带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