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电子与周围电磁环境互作用时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辐射电磁波.超材料是一种人工复合材料,可实现传统自然材料所不具备的电磁特性.基于超材料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打破传统电磁辐射系统的限制,实现对辐射电磁波的极化、相位、波前等特性的灵活操控,这为发展新型的自由电子辐射器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单介绍了切伦科夫辐射、史密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通讯产品电路设计中电磁波差模辐射和共模辐射的抑制措施,提出了数字电路的电磁波辐和辐射抗扰性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调制电子束入射进空间等离子体时,由于电子束本征电磁场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的散射(渡越辐射transition radiation)或者电子束的纵向约束性可以产生电磁波辐射.基于这两种辐射机制,研究了半无界调制电子束从航天器入射进平面分层各向同性非均匀空间等离子体产生的电磁波辐射.结果表明,由背景等离子体非均匀性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强度高于由束的纵向约束性引起的辐射强度通过对电子束的适当调制,可以满足辐射电磁波在局部等离子体谐振区域的共振条件,从而增大辐射强度.研究结果可用于对主动空间等离子体试验数据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俞华 《电子器件》2021,44(1):152-156
断路器在开断电流时,当触头两端的电压高于触头间灭弧介质的击穿电压时,动静触头将发生击穿,产生开关电弧,并激发空间高频的电磁波向外辐射。向空间辐射的高频电磁波信号与灭弧气体特性、机械特性及绝缘结构等多种因素相关,反映着断路器的开断能力。本文仿真计算了断路器辐射电磁波的过程,建立试验研究平台,测量对比了全新触头和退役触头开断过程中辐射电磁波的波形,开展了基于辐射电磁波监测技术的高压断路器开断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触头表面烧蚀程度的增加,断路器开断性能下降,更容易发生电弧重燃,燃弧时间相对于全新触头会有明显的增加,同时对外辐射电磁波的持续也增多,辐射电磁波的持续时间可以作为判定断路器开断性能的判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为辐射电磁波监测技术在断路器开断性能的评估提供了技术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5.
电磁波辐射问题的评价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成为人们所关心的话题,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怎样评价电磁波是不危害人体健康,如何避免和防护超标准有害的电磁辐射,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文明的电子信息时代,同时由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电磁波辐射也是越来越严重。电磁波辐射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干扰或中断通信设备,造成无法收看广播电视等。因此,迫切需要展开电磁辐射环境测试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严祖祺  阮可妃 《中国激光》1989,16(4):203-207
讨论了渡越辐射箔组系统中电磁波的受激放大问题,并且计算了这种系统中电磁波的增益和辐射强度.定性地分析了利用受激共振渡越辐射产生X射线激光的可能性并引入了相应的物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磁波在各个领域为人类现代生活服务的同时,根据电磁波的特点及对人体的影响、损害和防护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电磁波辐射作用,可分为近场区、远场区.导体、电介质在电场中的体现出的现象,是其内在原因所决定的.根据麦克斯韦方程分析,导电媒介质中的电磁波的性能,及电磁波在导体中的传播特性.生物体可以视为具有复杂形状的有机电介质结构.电磁辐射对生物的作用机制,基本上可分为致热效应、非致热效应.根据在电磁波环境下工作的人员病理调查实例,及具体工作区的电场强实测,提出发射机房的电磁防护要求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磁波在各个领域为人类现代生活服务的同时,根据电磁波的特点及对人体的影响、损害和防护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电磁波辐射作用,可分为近场区、远场区.导体、电介质在电场中的体现出的现象,是其内在原因所决定的.根据麦克斯韦方程分析,导电媒介质中的电磁波的性能,及电磁波在导体中的传播特性.生物体可以视为具有复杂形状的有机电介质结构.电磁辐射对生物的作用机制,基本上可分为致热效应、非致热效应.根据在电磁波环境下工作的人员病理调查实例,及具体工作区的电场强实测,提出发射机房的电磁防护要求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激光等离子体通道天线是一种具有卓越隐身性能的新概念天线.简单阐述了激光等离子体通道天线的系统实现,建立了等离子体通道天线的分析模型,结合边界条件推导出分析电磁波沿激光等离子体通道传播特性的特征方程和分析电磁波沿激光等离子体通道表面向外辐射特性的天线表面波模式色散方程,从而计算了激光等离子体通道天线的传播特性曲线和辐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