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能交通系统是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前沿课题,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提高道路交通系统的管理水平,以缓解交通压力。本文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了ITS综合控制平台的开发框架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系统的熵判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道路交通工程的系统特征,从道路交通系统行为入手,借助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研究方法,对道路交通系统动态演进过程中的熵变实现了定量的推导  相似文献   

3.
针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视认性静态测试不足和动态测试过程工作繁重,设计由车辆、场景生成子系统、声响模拟子系统、驾驶行为测试子系统、虚拟仪表子系统,试验信息管理子系统等构成的基于半物理模型汽车模拟器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虚拟测试系统,探讨利用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技术进行车辆运行时各种动态道路交通环境场景生成关键技术,提出了动态道路场景生成控制参数车辆运行速度和驾驶员视角的建模方法,论述了测试系统试验管理软件应具有的功能,展望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视认性主观评价方法和基于驾驶行为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视认性建模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状态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道路交通状态预测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基于实时数据分析的道路交通状态预测理论和方法的相关研究.从分析基于实时数据分析的道路交通预测的基本流程、特点和要求和单一断面交通状态预测和多断面交通状态预测角度回顾了道路交通状态预测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在不断发展完善单一断面预测方法的同时,需要发展以多个断面交通状态为研究对象的多断面预测方法,以促进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应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动态的不确定性系统,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针对道路交通系统“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特征,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着重研究“小样本、贫信息”的不确定问题及“外延明确、内涵不明确”的随机对象,实现“少数据建模”。本文通过灰色生成算子的作用弱化随机性,挖掘潜在规律,经过灰色差分方程与灰色微分方程之间的互换实现了利用离散数据序列建立连续动态微分方程的过程,对交通事故进行预测及精度检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更加合理、科学、准确地预测交通事故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虚拟互动技术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介绍了虚拟现实的概念、特征及发展,VR技术应用领域,在工业产品设计领域中的虚拟现实技术渗透与融入,简述了以Cult3D为技术组成系统的实时动态的三维图形仿真环境制作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可行的大规模地形动态三维可视化的实现方法。结合实际地形高程数据,采用四叉树结构来组织地形顶点,应用视相关的动态层次细节技术来减小系统实时运算量。探讨了裂缝消除的方法,实现了基于普通PC机的视点漫游和实时绘制功能。  相似文献   

8.
FPGA动态局部重构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动态可重构系统可以实时重构硬件,提高计算的灵活性、自适应能力以及自优化能力。使用局部动态重构不仅能够保证重构过程中主系统的正常实时运行,而且可以减少重构过程的时间。然而,现有的基于FPGA的平台往往受到各种物理限制使得局部动态重构实施过程变得困难。文章介绍了目前FPGA动态局部重构技术面临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动态系统实时控制的前向卷动决策方法是一种离散时段的反馈控制方法,本文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原理.结合一个防洪系统实时调度的动态规划模型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收敛性.最后论述了收敛性定理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对道路实时交通信息需求的迫切,布设高密度、全方位的交通检测器已成为共识。本系统的介绍了常用交通检测器的基本情况,以及在现代交通中的实际应用,并总结了实际应用中对检测器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交通安全风险耦合及动态变化的复杂性,基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控制系统观点,提出了分类型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监测期交通安全综合风险实时评价的方法及技术.应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控制系统研究成果,提出系统风险源的新型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风险监测期、城市分类标准的确定,应用风险指数法、置信区间法等方法对不同类型风险源作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构建监测期敏感风险源监测指标体系及分类型城市的系统动态风险源结构,建立敏感风险源动态风险方程,提出了基于最小欧氏距离判断法的新型交通安全综合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实现监测期内不同类型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控制系统实时风险等级的比较评价,及其敏感风险源作用的定量评价.该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目前公安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的辖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价月公告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针对火电厂实时动态语音报警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动态文语转换技术的火电厂实时动态语音报警系统的实现框架.阐述了实时、动态文语转换子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研究了基于基音同步叠加算法(PSOLA)的实时动态文语转换方法,讨论了采用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进行包括语音合成数据库、文本预处理、韵律处理和语音波形的生成在内的程序实现的要点.分析测试的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合成的语音质量高、实时性好,完全可以应用到包括火电厂实时动态语音报警系统在内的其他实时语音处理场合中.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有限优先级的动态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任务调度是实时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实时动态调度是实时调度的主要方面。当实时调度应用于实际的任务系统时,仅能使用有限的优先级数量。实时调度在理论分析时,都假设系统能够识别任意多的优先级。该文提出了在优先级数量有限的条件下的动态调度算法,给出了一个任务系统动态调度所需的最小优先级的数量的算法,并对算法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自韧性概念被引入交通运输领域以来,韧性交通已经受到交通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具有良好韧性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能够有效应对自然、人为等各种灾害,进一步满足交通强国建设的高效交通和安全交通需求。为了明确国内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韧性的研究现状,本文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韧性的定义、度量方式、韧性提升技术等方面出发,综述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韧性研究成果,论述了未来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韧性研究,尤其是韧性提升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分析表明,针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韧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路网整体的交通网络组织规划层面,对于基础设施结构本体的韧性研究相对较为分散,缺乏统一全面的定义和度量标准。此外,在针对结构韧性的灾变破坏机理研究中,缺乏对全要素、结构系统间耦合等更为全面的研究认识,难以揭示灾变衍化的链式过程和突变特性。因此,对未来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韧性的研究,应进一步揭示不同类型设施结构的灾变分析理论和方法,针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结构韧性建立全面统一的定义和度量标准,同时从预警监测、结构安全和韧性提升、柔性运行和灾后恢复等角度出发,形成并推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纱线动态张力检测原理;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纱线动态张力检测系统;详细分析了基于LabWindows/CVI 5.0开发平台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析的实现方法,并对纱线动态张力进行了实时检测实验,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静态导向系统设计及其信息化服务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道路交通标识系统配置与导向系统信息化的关系,对道路交通静态导向系统的组织功能、导向作用和服务水平做一个初步探讨,以寻求满足道路交通发展、以及ITS发展要求的道路交通导向设计规则.  相似文献   

17.
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不确定动态系统,难以利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表达。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网络方法,对交通运输量进行预测研究。分别取当地生产总值GDP、工业总产值及铁路运输线路长度等8项指标作为货运量的影响因子,以货运总量、铁路货运量和公路货运量作为货运量的输出因子,即网络的输出。仿真结果显示,基于RBF网络测试的道路交通能力测试误差较小,预测精度较高,说明RBF网络在货运量预测方面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的实时监控图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Web浏览器与Java语言技术,并将其应用到SCADA系统实时监控图形界面中,完成实时处理数据和定时刷新动态画面功能。整个系统可跨平台运行在Web浏览器中。  相似文献   

19.
电压稳定性的离线分析不仅计算量大,而且难以适应实际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因而电压稳定性的实时监视和控制逐渐变得重要。基于同步相量技术的广域动态测量系统,可以在时空坐标下监测电力系统动态运行特性,弥补了现有SCADA系统和故障滤波系统的不足,为大电网动态电压稳定监测奠定了基础。较详细的介绍了WAMS的基本理论、系统监测的内容和分析方法、系统设计综述、系统功能模块的具体设计说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系统中的网络数据库关键技术,对多用户同时操作问题、Web客户端/服务器端动态交互的实现、Winsock网络实时传输通信的设计等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确定了系统使用的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融合的方法,最后介绍了远程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