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2S��CO2���鴼��ˮ��Һ�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计算H_2S、CO_2在单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二甘醇胺(DGA)、二异丙醇胺(DIPA)、甲基二乙醇胺(MDEA)、三乙醇胺(TEA)及二种化学物理溶剂[环丁砜(SF)—DIPA,环丁砜(SF)—MDEA)]等水溶液中溶解度所必需的拟平衡常数。这些醇胺水溶液的适用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酸性天然气处理领域。也简要地介绍了H_2S、CO_2在一种新型溶荆一位阻胺AMP(2氨基2甲基1丙醇)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数据。  相似文献   

2.
鼓泡吸收塔已用来研究二氧化碳和二异丙醇胺水溶液之间反应的动力学,反应是在温度20~40℃,二异丙醇胺的浓度为5~500mol/m~3,CO_2分压在5~101kPa时进行的。采用了  相似文献   

3.
离子交换技术脱除胺液中热稳定盐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胺液在长期循环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热降解、化学降解和氧化降解,它们对溶液的脱硫效率、发泡倾向和腐蚀性均有很大影响。其中由于氧化降解产生的降解产物—热稳定盐(HSS)对设备腐蚀、溶液发泡等影响尤为严重,因此要保持天然气净化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持溶液清洁。本文通过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美国MPR公司的胺液净化装置在四个分厂的应用情况,讨论了离子交换技术脱除胺液中的热稳定盐的应用效果,提出了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化学热力学、动力学两个方面讨论一乙醇胺同时吸收 H_2S 和 CO_2过程的机理,由此导出计算 MEA 吸收塔工艺参数的逐板计算程序。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是吻合的。这一处理原则也适用于仲胺(如二乙醇胺或二异丙醇胺)对 H_2S 和 CO_2的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5.
经典的单乙醇胺法脱硫的缺点是:能耗大,对H_2S、CO_2无选择性,腐蚀性强等。而二异丙醇胺法恰能克服这些缺点。故自1960年以后,世界上不少炼厂均将单乙醇胺法改为二异丙醇胺法。截止1979年,全世界已运转和正在建设中的二异丙醇胺法脱硫装置有150多套。而我国目前才刚刚开始应用。 1981年10月6日开始,我厂和四川石油局天然气研究所合作,在我厂液态烃脱硫工业装置上进行二异丙醇胺脱硫试验,现将近三个月的试验情况作  相似文献   

6.
环丁砜—二异丙醇胺—水溶液用于压力下天然气中硫化氢和有机硫化合物的脱除,己在工业装置上投产成功,预计在气体净化中二异丙醇胺的应用将不断扩大。二异丙醇胺已在上海助剂厂成批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副产一异丙醇胺和三异丙醇胺,探讨这些产品的用途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拟平衡常数的概念(Pseudo equilibrium Constant),以溶液的[H~3]为参数,关联了 H_2S-CO_2-烷醇胺(Am)-H_2O 体系中主要的平衡反应,推导出一个描述 H_2S、CO_2在二异丙醇胺(DIPA)、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中平衡溶解度的数学模型.它也同样适用于—乙醇胺(MEA)和二乙醇胺(DEA)水溶液体系.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文献数据吻合得甚好。精度足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此模型可编制成程序求解 H_2S-CO_2-Am-H_2O 体系的平衡溶解度,为特定条件下的胺法气体净化工艺计算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 H|2S、CO_2在胺水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其选择性吸收反应机理的研究,本文估计了甲基二乙醇胺代替二异丙醇胺之后的工艺参数及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尔后的工业试验数据与估计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9.
胺液在长期循环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热降解、化学降解和氧化降解,它们对溶液的脱硫效率、发泡倾向和腐蚀性均有很大影响。其中由于氧化降解产生的降解产物一热稳定盐(Hss)对设备腐蚀、溶液发泡等影响尤为严重,因此要保持天然气净化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持溶液清洁。本文通过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美国MPR公司的胺液净化装置在四个分厂的应用情况,讨论了离子交换技术脱除胺液中的热稳定盐的应用效果,提出了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H2S和CO2在环丁砜—二异丙醇胺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单一的H_2S和CO_2各自在环丁砜(以下简称SF)、二异丙醇胺(DIPA)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数据,按“拟平衡常数”法合成计算了H_2S、CO_2在SF-DIPA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并与H_2S、CO_2在DIPA水溶液和SF-MDEA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作了比较。计算指出:①因存在另一种酸性气体的影响,在相同的溶剂中,混合酸气中H_2S、CO:各自的溶解度均较单一气体时小;②在相同情况下,H_2S、CO_2在SF-DIPA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多数比相应在DIPA水溶液中的要小,唯在甚高分压下可大于在DIPA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计算的平衡溶解度也与报道的实际数据作了对比,结果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物活性炭序批式反应器(BAC-SBR)处理 ABS 树脂生产凝聚干燥工段废水,利用液相色谱分析废水中特征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及生物活性炭的生物再生能力。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炭能够快速吸附废水中的双(2-氰基乙基)胺、2-氰基乙醚、苯乙酮、二苯异丙醇等4种主要特征污染物,并且能够通过生物再生作用将其吸附的特征污染物降解。经过240 min BAC-SBR 的处理,废水中的双(2-氰基乙基)胺、2-氰基乙醚、苯乙酮、二苯异丙醇等4种特征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相应的 COD 及 TOC 值均降低86%以上。BAC-SBR 连续运行30 d 后,生物活性炭对废水中的双(2-氰基乙基)胺的生物再生效率达94%,但其他3种污染物的再生效率明显降低,说明长期运行后生物活性炭对不同的污染物具有不同的生物再生效率,且生物再生效率会降低。  相似文献   

12.
胺液在长期循环使用过程中,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热降解、化学降解和氧化降解,会对溶剂的腐蚀性、发泡程度和脱硫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其中氧化降解产生的热稳态盐(HSS)对溶剂的影响特别大,导致设备腐蚀加重,胺液跑损增加,脱硫效率下降。因此要保持装置的长期稳定高效运行,必须对脱硫剂中的热稳态盐进行去除。本文分析了电渗析法除热稳态盐的原理和特点,并通过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引用浙江海牛公司电渗析法除盐设施对系统胺液进行脱除热稳态盐操作案例,说明了电渗析法去除热稳态盐在工业应用中具有能耗低、减少含胺污水排放的优势,是一项节能环保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绿色、低廉的CO_2/CaO刺激诱导胺型乳状液,在揭示该乳液体系响应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构建CO_2/CaO响应性油基钻井液并评价其性能。研究表明,在CO_2诱导下胺型乳状液易从油包水逆转为水包油,同时其黏度经历了降低、回升、降低的规律性迁移,上述CO_2响应行为可由CaO诱导回转。基于胺型乳状液构建的油基钻井液,在油水比50∶50至70∶30,密度1.4~2.0 g/cm~3及温度160℃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流变和滤失性能,且可被CO_2鼓泡清洗,可由CO_2诱导大幅降黏并有效清除低密度无用固相,所余液相可由CaO诱导回用。机理分析表明,CO_2/CaO诱导胺型乳化剂与其胺盐之间可逆转换,使乳化剂亲油亲水平衡性可逆调节、乳状液粒径可逆增减,是胺型乳状液类型、流变性可控可逆的根本原因。图14表2参33  相似文献   

14.
随着GB 17820—2018 《天然气》的实施,天然气质量要求愈加严格。应用HYSYS软件对中国石油某低含硫净化厂脱硫装置系统构建流程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胺液循环量和浓度、吸收塔塔板数、原料气温度和压力、贫液温度参数变化对净化气中H2S、CO_2含量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参数因素对H2S净化效果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胺液循环量、原料气温度、贫液温度、原料气压力、吸收塔塔板数、胺液浓度;对CO_2净化效果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胺液循环量、原料气温度、吸收塔塔板数、贫液温度、原料气压力、胺液浓度;通过模拟调节胺液循环量为95.50 m~3/h、原料气压力为5.25 MPa、温度20℃和贫液入塔温度34.3℃,可满足低能耗下的净化气H2S、CO_2含量达标。基于影响程度排序的胺液循环量、原料气温度和压力、贫液温度的多参数调节,可为现场脱硫装置生产运行优化提供一定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渗析法脱除胺液中热稳定盐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胺液在长期循环使用过程中,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热降解、化学降解和氧化降解,对溶剂的腐蚀性、发泡程度和脱硫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其中,氧化降解产生的热稳定盐(HSS)对溶剂的影响特别大,会导致设备腐蚀加重,胺液损耗增加,脱硫效率下降。因此,要保持装置的长期稳定高效运行,必须对脱硫剂中的热稳定盐进行脱除。分析了电渗析法脱除热稳定盐的原理和特点,并以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应用浙江海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渗析法除盐设施为例,对系统胺液进行脱除热稳定盐的操作,结果表明,电渗析法用于去除热稳定盐在工业应用中具备可行性。同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壳牌公司在六十年代发展的使用二异丙醇胺—环丁砜溶液的萨菲诺(Sulfinol)法,以其在高 H_2S 分压下具有溶液循环量小,蒸汽耗量低、腐蚀轻、可脱有机硫及单塔处理能力大等一系列优点而在粗天然气及其它工业气体的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迄今为止,有萨菲诺装置142套,处理气量2.31亿米~3/日。国内在萨菲诺法工业化后不久,也陆续对一乙醇胺—环丁砜、二异醇胺—环丁砜及一异丙醇胺—环丁砜等溶液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先后向工业上推荐了前两种溶液,  相似文献   

17.
壳牌公司在六十年代发展的使用二异丙醇胺—环丁砜溶液的萨菲诺(Sulfinol)法,以其在高 H_2S 分压下具有溶液循环量小,蒸汽耗量低、腐蚀轻、可脱有机硫及单塔处理能力大等一系列优点而在粗天然气及其它工业气体的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迄今为止,有萨菲诺装置142套,处理气量2.31亿米~3/日。国内在萨菲诺法工业化后不久,也陆续对一乙醇胺—环丁砜、二异醇胺—环丁砜及一异丙醇胺—环丁砜等溶液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先后向工业上推荐了前两种溶液,  相似文献   

18.
国外动态     
<正> 由CO_2合成C_2-C_5脂肪烃的新工艺Appl。Catalysis,31[1],13(1987).日本东京大学开发成功由 CO_2合成 C_2—C_5脂肪烃的新工艺。新工艺的关键是杂化催化剂,它由 Cu-Zn 甲醇合成催化剂与高硅分子筛 DAY(SiO_2/Al_2O_3=11)化合而成。将此催化剂装入不锈钢固定床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为320℃、反应压力为21大气压、H_2/CO_2=2(摩尔比)的反应条件下,由CO_2和H_2可选择合成C_2—C_5脂肪烃。其选择性高达90%以上,产物组成分布主要  相似文献   

19.
对液相中伴有复杂反应平衡的高度非理想体系,平衡闪蒸计算宜采用联立求解问题的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本文以二异丙醇胺-环丁砜-水吸收了H_2S、CO_2、CH_4的体系为例,构造非线性方程组进行联解,可直接一次求得结果,无需多层迭代,收敛速度较快,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假单胞菌Su5-2生物降解原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庆油田及安达糖厂的土样、油样和水样中筛选出能降解原油组分的菌株,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原油组分的降解产物。该菌在无机盐培养基中能降解原油中C16—C35正构烷烃组分,生成C10—C15轻组分及大量气态烷烃,CO_2等,使发酵后原油流动性变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