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在肺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进行胸部X光检查的患者16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40例,采用普通X线片摄影技术)和实验组(840例,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收集分析两种拍摄技术的图像呈现效果和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图像呈现效果和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部X光检查中,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肺部疾病的诊断符合率,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讨论乳腺癌诊断中应用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乳腺疾病患者20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先后进行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乳腺癌的诊断率。结果: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率依次为93.00%、80.50%和77.50%,MRI诊断率明显高于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P<0.05。结论:MRI能够有效诊断乳腺癌,但MRI检查费用较高,可优先使用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在骨外伤诊断临床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12月68例骨外伤病患临床资料,病患都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与常规X线摄影检查,对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正确率进行总结,并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骨外伤漏诊原因。结果:摄片质量上,数字化X线摄影比常规X线胸片明显要高,检查结果上,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骨外伤检出率是97.06%,常规X线摄影诊断骨外伤检出率为76.47%。数字化X线摄影检出率比常规X线摄影明显要高,两组结果具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都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在骨外伤诊断中,数字化X线摄影可以取得不错诊断效果,弥补了常规X线摄影不足,提供更为高效摄影质量,对病变可以清晰显示,提升诊断正确率,可作为骨外伤病患X线检查首选,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诊断依据与价值信息,应当得到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方式成像技术在临床对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年间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X线的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数字X线摄影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完成后的图像质量以及对患者进行诊断完成后的准确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图片清晰程度以及对比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质量分级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60%,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数字方式成像技术能够显著的提升对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的漏诊率,同时数字成像技术能够显著的克服一些非直接转换技术探测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光线散射造成的图片清晰度不高的情况,同时在实际的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的环节相对较为简单,能够显著的降低影像信息的丢失情况,提升在对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的诊断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黎 《影像技术》2020,(5):23-24+28
目的:观察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用于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4月-2019年7月为观察时段,选入此时段内我院接纳的5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结果:乳腺X线摄影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漏诊率、误诊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乳腺癌诊断中给予患者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摄影有较高诊断符合率,不过在隐匿性乳腺癌诊断中依然存在一定漏诊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数字放射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胸部影像学检查的患者115例,分别应用常规X线检查以及数字X射线DR摄影,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图像质量。结果:115例患者经胸部数字化X射线检查显示,图像的清晰度以及对比度均较好,对于细微结构的图像显示效果也较为清晰。数字化X射线图像质量分级显著优于常规X射线检查图像(P〈0.05)。结论:数字化X射线DR摄影能够有效克服非直接转换技术探测器因闪烁体或者增感屏内光纤散射所致图像模糊等情况,提高图像清晰度,且数字化过程环节相对减少,可降低影像信息丢失,提高空间分辨率和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对髋臼隐匿性骨折患者,对比CT平扫同X线平片检查后最终获得的临床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7月-2014年07月髋臼隐匿性骨折患者100例。针对所有骨折患者分别实施CT平扫以及实施X线平片检查。对比采用两种方法完成检查后,临床获得的诊断率。结果:针对本次研究的100例髋臼隐匿性骨折患者,对患者实施CT平扫后,98例患者临床表现出骨折现象,临床诊断率为98.00%;对患者实施X线平片检查后,共80例患者临床表现出骨折现象,临床诊断率为80.00%。在临床诊断率方面,CT平扫高于X线片明显(P0.05);对所有患者完成CT平扫后,针对发生骨折的位置以及患者骨折移位的情况可以清晰显示。在分型符合率方面,A1组高于A2组骨折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髋臼隐匿性骨折患者,临床选择CT平扫的方法进行诊断,表现出较高的诊断率,针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可以准确进行分型,为后期患者的临床治疗可以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能够显著提高骨折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数字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我院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3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不同诊断技术,分为研究组(N=40)和常规组(N=40),其中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定义为常规组,数字乳腺X线摄影检查,定义为研究组。分析临床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6.00%,常规组诊断准确率为89.33%,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数字乳腺X线摄影技术,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改善CT扫描技术在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0例鼻骨骨折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冠状及横断位HRCT扫描检查,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X线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扫描技术的诊断率。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均发现鼻骨骨折,占100%,其中双侧骨折3例,额骨骨折2例,上颌窦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6例,单侧骨折5例,眼眶壁骨折2例,线性骨折5例,鼻中隔骨折4例。对照组35例患者仅有15例发现鼻骨骨折,占42.8%,其中双侧骨折3例,额骨骨折3例,上颌窦骨折1例,粉碎性骨折2例,单侧骨折2例,鼻中隔骨折1例,眼眶壁骨折2例,线性骨折3例。两组诊断率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善CT扫描技术(冠状和X线及横断位HRCT扫描)诊断率高,能全面、清晰的显示鼻骨骨质细微改变,有利于临床对鼻骨骨折治疗,如结合横断位效果更佳,可作为鼻骨骨折首选和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CR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的40例胸部检查患者的临床检查照片,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CR胸部检查,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X线胸部检查照片,对比分析CR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及价值。结果:CR胸部检查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的X线胸部检查效果。结论:CR胸部检查属于一种无创性检查,检查准确性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胸部疾病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小儿胸片中应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需行胸部检查患儿160例选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查方式划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n=78)行胸部常规X线检查,DR组(n=82)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对比两组图像质量。结果:常规组48.7%为甲级片,26.9%为乙级片,23.1%为丙级片,1.3%为废片;DR组89.0%为甲级片,9.8%为乙级片,1.2%为丙级片,无废片。两组甲级片所占比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小儿胸片中应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临床价值明显,可提升图像质量,便于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谢彬 《影像技术》2020,(4):31-33
目的:分析婴幼儿胸部X线投照技术和防护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需要接受X线摄像的婴幼儿100例,将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50例。对照组婴幼儿直接进行X线检查,观察组婴幼儿在进行X线检查前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婴幼儿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家属满意度、一次成功投照所需平均时间以及X线光片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婴幼儿一次性检查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而且观察组婴幼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结果:P<0.05。结论:婴幼儿胸部X线投照技术使用优质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X线投照效果,有效减少重复投照次数,降低X线对婴幼儿的伤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X线摄影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数字化潜能与常规X线摄影及装置相组合,将其X线信息转换成数字形式,经后处理成像的方法。 直接数字X线摄影是在上述基础上省略信息采集中的中间传递环节,具有成像快,影像质量高的特征。 本文对直接数字化成像技术的特点、构造、工作原理、影像质量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中胸部CT与X线高仟伏胸片在尘肺病患者中诊断效果的比较结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经常接触粉尘工作并且已经确诊为尘肺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普通的X线检查,实验组患者行CT扫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行X线检查后的诊断结果中,优片率为73.5%。实验组患者行CT扫描检查后的诊断结果中,优片率为85.3%。CT扫描检查较X线检查更能够观察大阴影的分布范围,在小阴影前后检出率方面更能够有所提升。CT扫描检查对不规则小阴影的敏感程度要明显高于X线检查。CT扫描检查的整体诊断效果要优于X线检查的整体诊断效果。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检查在临床中,对于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扩张、胸膜腔积液等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为临床中诊断尘肺病提供了更高准确性,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提高床旁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和工作效率,对现有的移动式X线机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方法:通过原有的移动式X线机与无线平板探测器及基于该平板探测器而设计的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和曝光同步控制系统,构建组成移动式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技术平台(以下简称移动DR技术平台或移动DR)。结果:移动DR技术平台性能稳定,所拍摄的床旁X线图像清晰,质量较以前的CR模式有较大的提高,而且曝光条件较CR模式低。结论:移动DR技术平台能充分的利用原有移动X线机,所拍摄的床旁X线图像清晰,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且辐射剂量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传统X线片与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两种影像技术对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84例,依据诊断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X线诊断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DR诊断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误诊及确诊情况,分析并总结两种影像技术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误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诊断技术清晰率高、辐射小、处理功能强、方便调阅等优点。临床应用DR诊断肋骨骨折的确诊率明显优于传统X线片诊断,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协助医生及早发现病灶部位并确诊病情,把握最佳治疗时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放射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7例患者,分别采用我院DR摄影机,并与传统X线机摄影技术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DR摄影技术在图像的清晰度与动态采集、后期处理能力及图像信息量、图像采集速度等方面与传统X线片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结论:DR摄影技术由于在放射科应用中,具有功能强、性能稳定、图像清晰、投照成像率高等优势,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广泛认可,实现了放射科无胶片化、数字化、网络化等目标,并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被应用于放射科临床、教学、科研等各个环节,相信随着DR摄影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优势不断发现,其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技术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使用乳腺癌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技术诊断,分析结果。结果:乳腺肿块患者22例。就象限分布来看,内下象限2例,内上象限4例,外下象限4例,外上象限10例,乳头后2例;肿块合并毛刺患者14例。皮肤增厚者8例,合并砂粒钙化10例,6例患者皮肤或者乳头凹陷。18例患者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为结构扭曲紊乱征象。结论:相较于其他检查方式,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技术可结合实际对图像加以必要调整处理,显示细小且非典型征象。显示出患者乳腺病变情况,对乳腺癌疾病检出率高,具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CT三维重建成像分型诊断的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诊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检查,观察组采用螺旋CT合并三维成像技术诊断,比较分析两项检查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的Ⅰ、Ⅱ、Ⅲ型骨折检出率(75%)、(83.33%)、(80%)明显高于对照组(25%)、(5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踝间隆突骨折及并腓骨小头骨折检出率(91.67%)、(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5%)、(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X线平片检查胫骨平台骨折,螺旋CT合并三维成像技术诊断能够有效提升分型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128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术的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臂X线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检查以及1.5T超导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成像与C臂X线血管造影检查临床结果具有一致性,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术的患者给予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成像检查可有效判定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