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不等像是指两眼大脑皮层像的大小和形状存在差异,不能形成理想的双眼视觉。这里的“像”包括外物经眼屈光系统成于两眼视网膜的像,也包括大脑皮层的感知像。不过,不等像大多由两眼视网膜像的大小不等所致。由于视网膜像的绝对大小是难以测量的,所以这里是指像的相对大小,其差异用无焦镜片矫正时所用相对放大率来表示。不等像可由屈光参差引起,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研究表明,出现屈光参差多是由于用眼习惯引起的调节力与集合力都不同步、视网膜清晰度程度不同所致。如出现严重的屈光参差,就会引发不等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屈光参差都会引起不等像。为了解"不等像"与"等像镜"内容,本文分别从以下6项进行阐述。1双眼不等像成因不等像是在视网膜成像一眼大,一眼小;或是说,大脑感觉到的成像是一边大一边小。不等像原因分两大类别:一种是光学原因;一种是视网膜神经性原因。光学不等像属于屈光类,视网膜神经性不等像属于  相似文献   

3.
(续上期) 3不等像与视觉 3.1不等像主要影响融像和空间知觉 3.1.1融像 为获得双眼视觉.视觉皮层对两眼各自获得的视网膜图像必须进行知觉性融合(感觉融像sensory fusion),从而对视觉空间形成统一的感知,这是视觉皮层的神经生理和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1、什么是双眼影像不等? 双眼影像不等是外界景物在双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影像大小、形状明显不相同。正常情况下,左右眼看到的同一景物是略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差别才能形成以双眼为基础的立体视觉。而这种双眼影像不等则是生理性的。当双眼影像不等达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超过了正常范围,双眼不能耐受时,则是病理性的。据权威眼科学论述,若左右眼出现0.25D的屈光差异,将在  相似文献   

5.
两眼屈光参差在配镜时,两眼屈光度相差0.25D可产生0.5%的视像差。一般情况下患者能耐受的像差不超过0.5%,即两眼屈光相差在2.50D~3.00D内。若超过此值,两眼视网膜像差过于悬殊,难以融合在一起形成立体视觉。笔者根据20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少数患者屈光参差在3.00D~8.00D时仍能耐受,两眼视网膜像差融合立体视觉较好。在屈光度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仍可配镜矫正。  相似文献   

6.
正1什么是双眼影像不等(aniseikonia)双眼影像不等是指人眼视觉中枢系统在同一时间固视同一目标时,左右眼对目标像的感知能力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如果超出正常生理承受范围,则无法形成理想的双眼视觉影像~([1])。以双眼影像不等患者检查为例,在患者双眼注视中心圆形参照视标产生充分融像的状态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等像眼镜是指既能保持每一眼的矫正视力所需的屈光力,又能使两眼视像大小相等或相近的一种特制眼镜。等像眼镜的适用范围常常针对屈光参差眼。当两眼的屈光力相差较大时,戴框架眼镜进行矫正后,由于眼镜和眼睛组成的光学系统所产生的放大率不同,因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大小也不同,从而会影响双眼融像等问题。等像眼镜的设计,致力于通过改变放大率,来  相似文献   

8.
正在孩子近视方面,多数家长都存在诸多疑问,如"孩子为什么会近视?""为什么孩子近视了,度数就会一直加深?""为什么近视了就再也回不去原先的状态呢?"视觉系统就像相机,焦点准确才能清晰成像人眼为什么能看到东西?我们常常把视觉系统比作相机,照相机的焦点必须聚集在胶片上,才能呈现清晰的图像。人眼中的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透明组织构成眼的屈光系统,而视网膜就是感光系统,成像必须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我们才能  相似文献   

9.
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人眼辨别最小物像的能力,是视网膜中心凹处的形觉视敏度。视觉形成的理论基础是两个物点的反射光线在节点处交叉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当两个物点反射光线刺激的是相邻的两个锥体细胞,则人感觉到的是一个较大的模糊的点,所以两个物点的像之间至少要隔一个未受刺激的锥体细胞,两个物点才能被分辨开。  相似文献   

10.
两眼存在轻微屈光参差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两眼屈光参差低于1.50D为生理现象,一般采取配镜的方法可以解决。当屈光参差超过2.50D以上时,由于屈光度的不同,使之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物像大小相差悬殊,从而发生融合困难,难以形成立体视觉。屈光参差临床的表现有视疲  相似文献   

11.
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人眼辨别最小物像的能力,是视网膜中心凹处的形觉视敏度。视觉形成的理论基础是两个物点的反射光线在节点处交叉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当两个物点反射光线刺激的是相邻的两个锥体细胞,则人感觉到的是一个较大的模糊的点,所以两个物点的像之间至少要隔一个未受刺激的锥体细胞,两个物点才能被分辨开。  相似文献   

12.
(续上期)3斜视功能测试、不等像(aniseikonia)测试视标3.1一致性测试(不等像测试)一致性测试(不等像测试)主要是双眼测试并带有偏光(综合验光仪辅助功能钮上P键),主要是斜视测试、抑制眼测试与不等像测试,用偏光分离双眼视觉。3.1.1斜视测试斜视测试一般分为水平与垂直两次测试,用于视网膜双眼视物不等和垂直或水平隐斜视的鉴定。如果患者看到正方形并对齐,没有错开位移,证明  相似文献   

13.
一、立体印刷简介 1.立体印刷的基本原理 (1)立体成像方法 人们在观察物体时,能自然地产生立体感,这是因为用双眼观察物体时,两眼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左右两眼由于观察角度不同,视觉上的差异就构成了各种图像,反应到神经系统,便产生了远近感和立体感.  相似文献   

14.
有人配戴隐形眼镜后,发现视物较原先戴框架镜时有放大或缩小的现象。这与配戴隐形眼镜后,视网膜像发生差异有关。 日本学者粟屋忍通过《外界物体感应过程模式图》和《引起影像不等要素图》指出:通过视觉系统传至大脑皮层中枢形成的皮质像,特别是指在高级中枢作用下形成的融合像之前的最终印象,其有效大小、形状是受镜片倍率S、眼光学系倍率  相似文献   

15.
1 散光眼、散光的定义 进入眼球的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的眼称为散光眼。又称为乱视,简称为无点状焦状态。眼球各径向屈光度不等形成的屈光不正称为散光。  相似文献   

16.
人眼能看清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眼内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发生折射,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也就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产生兴奋将光刺激所包含的视觉信息,在瞬间转变成神经信息,经视神经传入至大脑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1视网膜的形成视网膜是由神经外胚层发育而成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视泡内陷形成视杯,视泡的圆端渐渐接近近端,直至这两层之间只留有一点间隙,因此视网膜在病理状态下,很容易从此分开,造成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7.
正当我们的双眼注视一个物体时,物体分别在左右眼的视网膜上形成两个图像,由于左右眼有一定的间隔,左眼看到的图像略偏左侧,右眼看到的图像略偏右侧,因此两个图像并不完全相同,不能完全重合。这样视觉图像传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合成、判别,使物体产生空间的深度感,有了立体感,这就是立体视,立体视又称深度觉或立体觉。当下流行的3D电影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使得视差增大,产生立体的视觉感觉。  相似文献   

18.
1复视(diplopia)1.1复视的发生机理导致双眼视异常的复视主要是指非共同性斜视导致的病理性复视。复视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双眼具备正常视网膜对应,如图1所示,内斜视患者在双眼注视同一目标物O时,目标物在注视眼的黄斑中心凹成像O1,同时在斜视眼的黄斑中心凹鼻侧视网膜成像O2。中枢眼黄斑中心凹接收到注视眼黄斑中心凹的目标像O1’,由于双眼视网膜对应正常,  相似文献   

19.
视力表的设计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眼正常视觉功能包括光觉、色觉和形觉三大功能,而在临床人们所说的视力是指眼的锐敏视力,它代表形觉视力,系指中心视力,它反映功能最敏锐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视力。视力检查是测定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相邻两点的光学分辨能力的方法。在临床上我们采用视力表来检测的能力,又称为“视力表  相似文献   

20.
1关于弱视 弱视在一些教材中这样阐述:由于视觉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可塑期)进入眼内的视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形觉剥夺)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同引起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间发生竞争(双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发育障碍,一般矫正视力低于0.8.这里阐述的视觉形成发育的关键期(可塑期),也就是我们通常在临床上所指的12周岁以内.事实上视网膜上有着多种活性物质,而视力低于0.8,是指成人眼视网膜视细胞兴奋的密度低于正常值(正常的视锥细胞在600万个左右,视杆细胞在12000万个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