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和关节镜检查在评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在我院收治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共150例,对其进行MRI以及关节镜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观察MRI和关节镜检查半月板损伤程度以及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的对比情况。结果:MRI检查半月板损伤程度的结果、检测半月板撕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和关节镜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是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 ,可以准确的评价半月板的损伤分级并且可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临床怀疑半月板损伤患者,患者均接受MRI和关节镜检查,并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此次MRI检查的金标准,分析MRI检查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经MRI检查后显示0级24例,Ⅰ级4例,Ⅱ级5例,Ⅲ级27...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借由MRI进行诊断的实际效果加以摸索。方法: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38例(均为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所接诊病例)。所有患者按照MRI进行检查,并将检测结果与关节镜检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可以发现,MRI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诊断效果与关节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借助MRI检测,存在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促使该部分患者尽快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膝关节损伤实施核磁共振(MRI)诊断的结果和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螺旋CT检查,然后进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总结MRI的影像学特征。结果:35例患者中,关节腔积液12例(34.3%),半月板损伤10例(28.6%)、韧带损伤8例(22.9%)、骨质改变5例(14.3%)。MRI诊断准确率为100%,CT诊断准确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膝关节损伤患者,MRI检查能够明确病理改变和损伤程度,为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多方位、无辐射、分辨率高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MRI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2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给予MRI和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特点和准确率。结果:在软组织肿胀、关节软骨改变、半月板变性、滑膜增厚、关节积液方面,MRI检查的阳性检查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而在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囊变、软骨下赘骨、关节面不平方面,两种检查结果近似(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给予其MRI检查阳性率更高,检查结果较为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MR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肩袖损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RI检查和MRI肩关节造影以及关节镜检查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关节镜检查为诊断标准,评价MR肩关节造影的应用价值。结果:MRI检查诊断准确率显著比MR肩关节造影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低场MRI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8例肩袖急性损伤患者与18例肩袖慢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给予患者低场MRI进行检查诊断,将其诊断结果同常规手术或关节镜等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低场MRI诊断的肩袖急性损伤检出率以及肩袖慢性损伤阳性率与病理诊断比较,P0.05。结论:低场MRI在诊断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SCT与SPECT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的对比。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拟诊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与SPECT两种检查方法,对比MSCT和SPECT诊断效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阳性60例,阴性18例;MSCT诊断阳性59例,阴性19例;SPECT阳性60例,阴性18例,MSCT与SPECT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与SPECT诊断冠心病灵敏度及特异性无明显差异,均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准确度高,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可提高冠心病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陈维聪  万运  黄达保 《影像技术》2021,(5):31-34,44
目的:对比分析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脊柱外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就诊的脊柱外伤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就诊前有明确的外伤史,并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比较CT和MRI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CT检查出113例脊椎骨折,MRI检查出11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对肩袖损伤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予以分析。方法:选择57例我院所收治的疑似肩袖损伤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均实施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其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诊断结果,对比2种检查诊断结果准确性。结果:疑似肩袖损伤患者确诊结果阳性47例(82.46%)、阴性10例(17.54%);CT检查阳性37例(64.91%)、阴性20例(35.09%);磁共振成像检查阳性46例(80.70%)、阴性11例(19.30%)。与CT检查(59.57%、10.00%、50.88%)诊断结果相比,疑似肩袖损伤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3.62%)、特异度(80.00%)、准确性(91.23%)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准确性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CT在术前诊断结肠癌与术后结肠癌复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协作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46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CT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且均在术后半年进行复诊,观察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在结肠癌患者术前CT诊断中,有42例检查为阳性,与病理检查结果并无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者手术结束后,有17例出现结肠癌复发的情况,病理检查结果有18例复发,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术前诊断和术后结肠癌复发的诊断中,CT诊断方法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王延福  潘启源  路康 《影像技术》2013,25(2):19-20,15
目的:探讨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X线平片及CT检查阴性的肢体创伤患者,行MRI检查。结果:发现骨挫伤41例,其中股骨挫伤12例、胫骨挫伤9例、髂骨7例、腰椎7例、颈椎4例、桡骨2例.同时伴发不同程度的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及关节腔积液等。结论:MRI检查是目前诊断骨挫伤的非创伤性唯一有效方法,同时能准确显示创伤部位周围各组织的损伤情况,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影像学表现,分析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经组织学分析确诊,然后给予这64例患者MRI检查,总结MRI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并将MRI检查结果与组织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考察MRI扫描的检出率。结果:MRI扫描对机体内的不同成分的软组织及液体有很高的分辨率,通MRI扫描像可以非常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的椎管内外形态学变化和髓核突出严重程度。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MRI扫描结果,与患者的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其中有63例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得到检出,检出率为98.4%。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扫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中有很重要的价值,不但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考察椎管内形态学变化和髓核突出严重程度,且安全性高,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的创伤、合并症以及后遗症,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规MR诊断与关节镜下结果,对比MR诊断在肩关节疾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肩关节疾患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MRI表现与关节镜下手术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判断肩袖损伤准确率为81.40%、敏感度86%、特异度72.09%;判断关节盂唇损伤准确率为88.37%、敏感度51%、特异性99.98%;判断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撕裂准确率90.70%、敏感度67.44%、特异度81.40%。结论:MR诊断可清晰显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结构,能多方位成像且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有效提高肩关节疾患诊断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CT/MRI对乳腺癌的诊断结果以及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对比,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乳腺癌患者前后进行CT诊断和MRI诊断,将两种检查结果与手术和临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正确率。结果:与手术后切除的乳腺肿块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MRI的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CT的诊断准确性,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CT检查,将CT与MRI进行结合使用,能够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能够为乳腺癌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充足的依据,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在孕期以及分娩后诊断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14年2月43例拟诊为胎盘植入的孕妇(10例)、产妇(20例)和人流术后患者(13例)进行MRI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理检查确诊为胎盘植入34例,非胎盘植入患者9例。MRI检测诊断为胎盘植入36例,非胎盘植入者7例,MRI漏诊2例,误诊2例;MRI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37%、4.65%、83.72%。结论:MRI检查方法对于胎盘植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于孕期胎盘植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4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行CT、MRI及CT联合MRI检查,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CT和MRI联合检查的准确率为84.52%,CT检查准确率为66.67%,MRI检验准确率为72.62%,MRI联合CT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CT、MRI单纯使用的准确率(P0.05)。结论 :CT联合MRI对于晚期子宫内膜癌检测的准确率较高,可为术前分期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MRI)检查后,对它们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射频消融术后的随访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在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疑似PLC患者(n=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实施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对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并对比多层螺旋CT与MRI对射频消融术后的随访价值。结果:与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81.13%、82.5%相比,MRI诊断患者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4.34%、92.5%,差异明显(P<0.05)。两组检查方法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例确诊为PLC的患者经射频消融肿瘤后,1-3月后应用MRI复查得出35例(66.04%)完全坏死、16例(30.19%)存在肿瘤残留、11例(20.75%)术后存在复发现象,MRI复查结果检出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存在差异(P<0.05)。结论:MRI技术对PL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且在射频消融术后随访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分别实施不同序列核磁共振(MRI)检查的诊断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开展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检查的60例病患临床资料,研究时间均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所有病患均被确诊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全部病患均先后实施磁共振三维序列以及二维序列检查,相较于解剖测量值。对比两种检查序列在后交叉韧带(PCL)以及前交叉韧带(ACL)方面测量值;对比诊断情况;对比两种检查序列在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分级判断情况;对比两种检查序列在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完全撕裂诊断符合率。结果:在PCL以及ACL方面,二维MRI检查角度、厚度、长度均与MRI检查、解剖测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PCL以及ACL方面,三维MRI检查角度、厚度、长度均与解剖测量无显著差异(P0.05)。二维MRI检查诊断准确率是83.33%,低于三维MRI检查的95.00%(P0.05)。两种检查序列在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分级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维MRI检查与二维MRI检查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完全撕裂诊断符合率分别是95.55%、80.00%(P0.05)。结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病患选择三维MRI检查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胃部肿瘤应用消化道造影、螺旋CT诊断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消化道造影、螺旋CT进行检查,对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消化道造影诊断阳性42例,螺旋CT诊断阳性44例,统计学分析无差异(X2=0.713,P=0.3980.05)。结论:消化道造影和螺旋CT诊断胃部肿瘤结果具有相近性,均可以用于胃癌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