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强  张圣红 《园林》2012,(4):63-67
本文通过对当下极简主义园林中国化风潮的分析.以日本传统园林与极简主义园林的有效结合为借鉴,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精华和与极简主义园林的可融合之处,在分析利弊之后,提出二者的结合之道,给当下正在如火如荼模仿极简主义设计的景观设计师们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探寻极简主义的造园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静 《山西建筑》2009,35(30):342-343
分析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造园特色,重点阐述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整体统一性形成,并结合美国极简主义对其的借鉴进行剖析,从其构图布局的简约、古典元素的运用、新奇材料的结合,探寻了极简主义园林艺术的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3.
日本传统园林中的意境表达在日本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境作为日本传统园林由被动欣赏转向主动表达的载体,一直是日本传统同林造园家通过空间构建、造园要素和原风景引用等手段精心营造的对象.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面对新的设计形式和现代造园要素,日本设计师通过对日本传统园林意境拾取点的活用与抽象达到意境在现代园林的重新营造.通过对日本东京都6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品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在空间暗示、造园要素、尺度模拟、色彩质感抽象和原风景等层面上传统意境在现代日本园林中的表达运用.  相似文献   

4.
诠释大自然的"纯"已成为日本传统庭园造园手法的象征和代表,对大自然魅力的引入和解释让看似简单的日本园林带给人极大的艺术震撼力.日本现代园林在设计时,在满足现代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同样也精彩地延续了日本传统园林对"纯"的运用.即便是现代的平面形式和铺装材料,也能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纯".通过对日本庆应大学南馆屋顶花园和东京KOWA建筑前绿地设计的分析,阐述日本传统园林中的"纯"在日本现代园林设计的空间、形式和材料等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极简主义园林作为现代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的主流设计趋势,被广泛运用到中国的各个角落。该文借助中国知网的文献统计分析讨论了极简主义艺术在中国的理论研究进展,结合实践调研归纳总结出极简主义园林在中国的实践发展现状,以此提出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为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极简主义园林提供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6.
张雍 《江西建材》2015,(1):213-214
全世界各地各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造园活动,但是,又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的文化与传统,因此在艺术风格上,就显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这当中有两种风格最具典型性,一个是中国园林,另外一个就是西方园林。这两个典型的园林当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辉的灿烂的艺术成就,它们的这种成就,对造园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通过本学期在景观园林史中的学习,我对法国园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下面我就对较为感兴趣的西方园林——勒·诺特尔式园林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李猛志 《山西建筑》2014,(1):201-202
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背景,对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进行了研究,分别介绍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对皇家园林、文人园林、日本园林的影响,指出园林艺术产生在古典文化氛围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8.
王立峰  常俊丽 《山西建筑》2022,(5):143-146,181
多元文化融合的伊斯兰园林是世界造园三大体系之一,几何对称的"四重花园"布局具有视觉特色和象征含义.简要介绍了伊斯兰园林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探讨了水和植物两种造园要素在伊斯兰园林中的具体应用,最后结合实例,对伊斯兰园林造园艺术进行了解析,可将这种独特的风格特征运用到实际景观项目设计中,达到古为今用,丰富设计手法的...  相似文献   

9.
本书院造园林起源于寝殿造园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书院造园林逐渐走向成熟,因此书院造园林逐渐成为日本三大主流园林形式之一。本文介绍了日本书院造园林和寝殿造园林的关系,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园林选址及总体布局、建筑营建、造园手法和文化思想四个方面分析,深入探究日本书院造园林的特点,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日本书院造园林的造园艺术。  相似文献   

10.
李楠 《山西建筑》2015,(10):193-194
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对古典园林水体空间、滨水建筑空间、山石植物空间的造园手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了现代景观空间值得借鉴的设计思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造园理念。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处使人置身于地中海的氛围中休憩与静思的场所。此花园由花园艺术节团队携手昂热国立园艺学院(I.N.H)的学生们设计完成,它使游园者能够亲身感受到地中海的气息,黄杨树、棕榈树、橄榄树和干垒石矮墙可以激起你我内心深处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花园是一处你我相逢的场所,是一处交流思想的场所。它是道德的交汇处,是命运的交汇处。创造一个花园是一种思索色彩、香味、季节、时空以及与生命的关系的方式,但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可以休憩、活动的地方,是一个地方甚至一个生命。我们就置身于一朵花的蓝图中。我们决定用花的雄蕊造出一些小径来,为游园者引路。引导人们如何漫步,这是关于花园设计方面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种体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创造一个未来花园,就是任人们沉浸在时间的流逝中,任人们去幻想、影射、猜测、预计未来的脆弱性和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与未来打一次赌。这个花园向我们推荐的旅程是在百里挑一的女主人——伊尔玛夫人的预言的引导下完成的,她会在家中接待您。参观者在色彩缤纷和充满符号的天地中探秘,被激起了无穷的好奇心。他在期待、疑虑、犹豫……  相似文献   

14.
"配饰在我们饱受压力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你外出晚餐,却没有时间回家换上晚装,你就可以脱下外套,戴上首饰。这比在地铁上穿上一件晚礼服要简单得多!"——露露·德拉法蕾露露·德拉法蕾斯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宛如小首饰、项链、胸针般的花园,她运用植物就象运用她所熟悉的珊瑚、珍珠和紫水晶一样……  相似文献   

15.
这个花园设想了科技不断发展的未来景象,它运用彩色像素作为创作元素,因为没有其他元素能够更好地表现植物的色彩。这种表现未来的手法结合了环保理念,使人印象深刻。花园根据环境的需求进行设计,人类对其的影响已减至最小或完全没有,  相似文献   

16.
是否我们可以自己设计一下明日的花园,设计一下使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的环境呢?请想象一下在一个世界里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关注自己的微生境。从屋顶露台到停车场、从郊外花园到工业垃圾场——对于一只袋子来说,每一个空间都是不小的,即使只有一棵树及其相关的生态系统。与其面对日渐消减的生物多样性而感到困顿,  相似文献   

17.
张英杰  吴雪飞 《华中建筑》2008,26(4):181-185
地形处理在整个造园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园林的风景效果。该文以中国园林中颇具特色的园中园为例,对其地形处理手法进行剖析,归纳总结而得出对现代园林中地形处理手法上的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是否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出于主动选择还是内在需求,生物多样性会变成街道存在的理由,以致人们需要去重新审视其规划并改变明日城市的面貌?是否未来的花园就是街道?"街道花园"带来未来街道的愿景——花园和生物多样性将成为街道的要素。人行道边上设置有氧化池。水生植物占据了城市的空间。它们对地表径流进行过滤和净化,在车辆和步行区之间形成一个天然的保护屏障。光伏路灯变成猴面包树,  相似文献   

19.
沈福煦 《园林》2005,(10):8-8
上文已简要地介绍了南宋杭州园林,在此分析其中两例:聚景园和胜景园.  相似文献   

20.
1宜亭斯亭,宜榭斯榭"因借"既可近借、远借等,也可借场地、借历史,巧而得体、地尽其利即为借。巧而得体的借应该是对基址的最小变动满足最大的功能需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积水潭医院完好保留了王府花园的自然山水格局,历史遗貌历历在目。在探索传统的王府花园格局中如何实现现代康复需求,赋予王府花园以新生便成了因借而活的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