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剩余污泥炼焦添加剂制备及其配煤炼焦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配合煤(含水量小于等于10%)与剩余污泥(含水量为80%)配比为10∶1的混匀料采用电动齿爪式粉碎制粉机可以制备出小于等于2mm的粉体炼焦添加剂;添加小于等于8%剩余污泥与大于等于92%原配合煤组成入炉配合煤炼焦,所得坩埚焦的冷热强度、显微强度及结构强度与基准配方坩埚焦的有关数据基本持平,焦炭质量没有出现明显劣化。剩余污泥添加剂配煤炼焦是一条原地无害化处理焦化剩余污泥的清洁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正>煤调湿是装炉煤水分控制技术的简称,是一种炼焦用煤的预处理技术,将煤料在装炉前利用直接或间接热源加热干燥去除一部分水分,使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约6%),然后装炉炼焦。采用煤调湿技术优点:1.降低炼焦总能耗入炉水分每降低1%,炼焦耗热量就减少62  相似文献   

3.
采用首钢炼焦煤为实验原料,进行了煤预处理炼焦的实验研究。其中,煤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炼焦煤的堆密度和降低其水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预处理后的煤炼焦可在弱粘煤配比提高到45%以上时仍能全面提高焦炭质量;能显著提高炼焦生产能力、减少焦化废水,并能缩短炼焦时间;炼焦的副产品,焦油中芳香烃明显增加,煤气中氢气增加,甲烷减少。  相似文献   

4.
许传智  林立成 《武钢技术》1991,(11):30-36,45
一、前言在现代配煤炼焦技术中,许多学者均注意到煤岩的组分反射率(R_(max))与炼焦质量的关系。特别是近半个世纪来,各国学者相继用煤岩学的方法来探讨炼焦机理,指导配煤炼焦的研究。近几年来,武钢技术部下达一系列用岩相方法指导配煤炼焦的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炼焦质量与配煤的R_(max)有直接相关关系,并在生产中加以应用。煤的镜质组分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优质炼焦煤紧缺的现状,在焦炉现有的条件下采用沥青添加剂和无烟煤、CDQ粉配煤炼焦,以期达到降低配煤成本和扩大炼焦煤种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加入1%质量比的煤沥青黏结剂后,3%CDQ粉+2%无烟煤取代瘦煤5%的配方5-2坩埚焦的反应后强度最高(为43.30%),其PRI为最低(为37.65%);配方5-2用于配煤炼焦,可以炼出质量较好的冶金焦。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四种典型炼焦煤种进行配煤炼焦,研究在炼焦过程中煤的炭化行为。利用XRD、TG等技术手段,通过混煤在结焦过程中的结构分析和热解分析,得出煤在炼焦过程中的炭化规律如下:(1)在结焦的炭化过程中,微晶的堆砌度和延展度得到了提升;(2)在380~600℃之间,焦煤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最强烈,分解速率最快;(3) 900℃之后,生成结构性质稳定的焦炭。  相似文献   

7.
郭德英  代鑫  李东涛  马超  刘洋 《钢铁》2021,56(6):28-34
 为降低首钢京唐公司炼焦生产成本,采用300 kg试验焦炉分别对1/3焦煤和3种气煤进行了系统的配煤炼焦试验,分析了使用1/3焦煤和3种气煤后焦炭光学显微结构的变化,以及最终引起的焦炭强度的变化情况,通过试验得出在使用1/3焦煤或气煤替代强黏结性肥煤或焦煤时,1/3焦煤比例不大于10%,QM1、QM3(气煤1、气煤3)比例不大于7%,试验结果用来指导京唐公司炼焦生产,2019年节约炼焦配煤成本2 511万元,效益显著。所以,在炼焦配煤中适当提高低变质程度气煤和 1/3 焦煤的比例,对优化配煤结构和降低炼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冶金焦炭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煤种和炼焦工艺技术。我国炼焦用谋是贯彻区域用煤的配煤方针,所以我省冶金焦用煤主要来源是徐州地区煤,少量的淮北煤和枣庄煤。众所周知,徐州地区煤主要是气煤和弱粘结性煤,这一类煤在我省各焦化厂的配煤中占很大的比重(一般在70%左右)。由于煤种的选择余地较小,要炼出较好的冶金焦只有从炼焦工艺技术上多做工作,煤的选择破碎,入炉煤预热,型煤混装等新技术的应用是有显著效果的,这里主要针对我省目前的炼焦加热工艺制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进行商讨。  相似文献   

9.
济钢利用现有配煤炼焦试验装置对新开发的A煤进行了配煤炼焦试验研究及生产应用。在目前的配煤结构下,A煤可替代10%焦煤进行配煤炼焦,焦炭冷热态指标保持稳定,且焦炭致密性有改善。  相似文献   

10.
仇灏  瞿立凯  张雪红  刘和平 《钢铁》2022,57(2):12-18
为了更好地优化炼焦工艺,有效地改善配合煤炼焦的成焦质量,系统性地分析了炼焦工艺及干煤和湿煤炼焦对焦炭强度与反应性的影响.采用5 kg试验焦炉对多种工况下的干煤(水分低于3%)和湿煤(水分高于6%)分别进行炼焦试验.通过研究装炉煤的水分、干基堆密度以及装炉温度对干煤和湿煤成焦强度及焦炭反应性(CRI)的影响,并结合干煤和...  相似文献   

11.
炼焦生产过程中,配合煤作为主要原料,不仅决定着焦炭的质量,而且决定着炼焦企业的成本与利润。目前炼焦企业主要采用人工经验调整单种煤配比的方式进行配煤,缺乏科学的依据,难以实现高性价比的配煤方案,以优化炼焦配煤结构。文章以焦炭质量为约束条件,以配合煤成本价格为优化目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焦炭质量,模拟退火算法优化单种煤配比。达到了降低配合煤成本、提高焦炭质量、降低冶金焦炭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炼焦化学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塔面氨液(或称焦油上水),可以作为锗的原料来源。为了从中回收锗曾提出过一系列方法:空气氧化法;金属氢氧化物共沉淀法;丹宁沉淀法。从塔面氨液中制取锗精矿的工艺在于用含有丹宁的橡树萃液沉淀锗。主要工艺参数是:丹宁耗量——25—50kg/1kg锗;pH(?)2。  相似文献   

13.
以炼焦过程中排放的多环芳烃(PAH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PAHs的排放规律以及温度、热解产物和PAHs的特性、挥发分对多环芳烃产生排放的影响。通过对3种单煤和配合煤进行实验室炼焦、超声波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测定了炼焦过程中各阶段产生排放的16种PAHs浓度。结果发现:在结焦初期1~5 h内PAHs产生排放量最多,并且在整个炼焦过程中产生排放量逐渐减少。PAHs化学性质不稳定使得炼焦初期PAHs的产生排放量较大,且低环PAHs产生排放较多。在挥发分小于26%时,PAHs产生排放量随着挥发分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稳定焦炭质量的前提下丰富配煤结构,降低炼焦配煤成本,开展了配加气煤和瘦煤炼焦试验研究。试验根据攀钢西昌钢钒对焦炭质量的需求,利用胶质层重叠原理和按照煤阶相近替代的思路,制定了以气煤代替1/3焦煤、以瘦煤代替焦煤的配煤炼焦试验方案,并在200 kg焦炉上开展了炼焦试验。结果表明,以所选气煤、瘦煤代替1/3焦煤、焦煤配煤炼焦,随着气煤和瘦煤配比的增加,焦炭质量呈下降趋势,当气煤配比为15%、瘦煤配比为12%时,焦炭CSR为55%,对应生产焦炭质量能够满足高炉需求。  相似文献   

15.
在南钢40kg实验焦炉开展配加非炼焦煤炼焦实验,研究了在配煤中添加煤粉改性剂(zzz)对配合煤、焦炭质量的影响。采取不同配量的改性剂添加方案进行配煤炼焦实验,通过实验确定出最佳配煤方案:非炼焦煤配加量达到15%(粒度小于3mm),煤粉改性剂添加量为0.10%。最佳配煤方案中添加改性剂与未添加改性剂炼出的焦炭质量相比,灰分、硫分基本保持不变,抗碎强度M40增加14.35%,耐磨强度M10下降6.00%,反应性降低5.5%,反应后强度提高5.93%,实验结果表明:焦炭冷态强度与热态性能指标均接近于南钢生产配煤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国内炼焦煤资源现状,以及在炼焦生产中多配弱黏结煤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目前广泛采用的多配弱黏结煤技术,其中包括配加粘结剂、煤调湿、配型煤、捣固炼焦、包覆粒煤技术。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弱黏结煤配比达50%的新一代炼焦技术SCOPE21的工艺流程及其在日本新日铁大分厂的工业化应用近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采用焦炉生产方法对介体肥城两种高硫煤在炼焦过程中硫份转化的试验,经回归分析得出:介体煤炼焦过程固定硫占70%,肥城固定硫占47%,对指导合理配煤等有较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炼焦过程中煤传热传质现象的规律,建立2 kg试验炼焦过程流动、传热及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中将装炉煤/焦饼假设为多孔介质,结合水分蒸发冷凝与挥发分析出子模型,模拟了配合煤焦化过程中的传热、水分传递、挥发分析出及荒煤气流动等现象,并分析水分含量对煤层中心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可反映试验焦炉炼焦过程中的传输现象。炼焦过程中,焦饼温度会受到烟道回流空气的影响,顶部装炉煤成焦所需时间较长。在水蒸气冷凝的作用下,装炉煤中心水分含量会在焦化过程中逐渐升高,并使装炉煤中心温度达到100 ℃时形成恒温平台。  相似文献   

19.
利用废橡胶提高冶金焦化产物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廖洪强  张振国  邓德敏 《钢铁》2006,41(6):17-21
利用2kg热解装置模拟冶金工业高温焦化工艺,对煤配加废橡胶共炼焦产物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炼焦可改善煤气组成,增加H2、CH4含量,至少提高煤气热值23%,提高煤焦油收率和质量,并且废橡胶颗粒度明显影响焦炭质量.与原煤单独炼焦焦炭相比,在煤中配加1%、颗粒度为φ<0.20 mm的废橡胶共焦化时,焦炭抗碎强度M20提高3.6%、反应后强度提高4.2%、反应性降低3.5%、硫含量不增加、降低灰分和氮含量;煤气中硫化氢浓度增加约30%.废橡胶配煤炼焦虽使硫化氢浓度有所增加,但可提高焦化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稳定焦炭质量的条件下降低炼焦配煤成本,西昌钢钒有限公司与攀钢集团研究院一起设计降低炼焦配煤成本200kg焦炉炼焦试验方案并进行试验。试验表明,在配煤中配加低价的气煤和瘦煤后,焦炭质量可达到要求。在200kg焦炉炼焦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方案3开展工业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幅增加气煤和瘦煤配比的情况下,焦炭反应后强度为61.57%,M40大于90%,达到了西昌钢钒对捣固焦炭质量的要求,且试验期配煤成本比基准期配煤成本下降39.24元/t,降成本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