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震剖面图的绘制是二维地震数据可视化的基础。目前基于通用绘制引擎的地震剖面图绘制是在CPU上实现的,随着地震数据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绘制方法的绘制效率已经不能达到交互效率的要求,因此提出了一种地震剖面图快速绘制算法。该算法将地震数据的绘制和GPGPU技术相结合,利用GPU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实现图形光栅化处理。实验表明,在保证绘制效果的前提下,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绘制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点的图形绘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点的图形绘制技术是实现高度复杂场景实时绘制的新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对顶点数达数百万数量级的采样法表示的物体模型进行实时交互绘制,它具有基于图象绘制方式的绘制速度和基于几何绘制方式的绘制质量、灵活性和内存需求。论文介绍了基于点绘制技术的原理、工作流程,分析和比较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点绘制方法,探讨了点绘制的关键技术,并对今后研究和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计算流水线与绘制流水线两部分.计算流水线主要为程序的基本架构,充分利用了手持设备的多核能力,大大提高流体的流畅度;绘制流水线采用的是OpenGL ES 2.0渲染,包括普通绘制、X模糊绘制、Y模糊绘制、去模糊绘制4个阶段.不同阶段实现了不同的效果,最终绘制出真实、流畅的流体.  相似文献   

4.
并行多边形绘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多边形绘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图形绘制方法.并行技术在提高多边形绘制系统的性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行多边形绘制技术的基础是算法内在的可并行性,按并行流水线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全图像深度合成、前分布拼接合成和中分布拼接合成三种,负载平衡和图像合成是影响多边形绘制系统性能的关键问题.并行多边形绘制系统的实现方式包括专用图形硬件实现、并行机实现和集群机实现.结合作者的工作,对并行多边形绘制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绘制“透明”位图是指绘制某一位图中除指定颜色外的其余部分,一般称这种颜色为“透明色”。通过将位图的背景色指定为“透明色”,在绘制时,不绘制这部分背景,而仅绘制图像,这样就可以将位图中图像透明地绘制到窗口上。  相似文献   

6.
体绘制技术是一种能够真实地反映空间数据场内部信息的可视化技术。在体绘制研究领域中,非规则的空间散乱数据体绘制目前仍然是一个研究热点。文中采用空间数据插值算法对散乱的原始数据进行网格化插值,然后使用光投影体绘制算法对规则网格数据进行体绘制。最后,通过新方法实现了某油藏区地下流体压力和孔隙度分布结构的体绘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图象的绘制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图象绘制技术是实现对虚拟场景建模和实时绘制的新的有效方法,可以克服传统的基于几何绘制方式中建立起初模型的困难和实时绘制计算在的缺陷。本文介绍和分析目前图象绘制技术的一些主要方法,并提出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8.
虚拟场景建模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杰 《现代计算机》2009,(11):26-28,59
虚拟场景建模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和核心。目前虚拟场景建模技术主要有三种类型:基于三维几何图形绘制技术、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和基于几何图形混合图像加速的绘制技术。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绘制三维复杂场景成为现实.目前有很多三维物体的绘制方法,但都是先扫描,再进行显示观察的.文中所讨论的基于物体三维纵向扫描线的计算机三维物体绘制技术,是一种适应实时扫描显示功能的绘制技术.由于它是以物体的纵向扫描线为绘制的基本单位,所以可以边扫描边进行显示.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利用已得到的物体的纵向扫描线绘制出完整的三维物体.  相似文献   

10.
研究烟雾等大规模体数据在虚拟场景中实时可视化的技术是一种新的体面混合绘制技术,在灾害现象仿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处理体面混合绘制时,已有的绘制算法难以实时地处理体数据的遮挡和裁剪,并在内窥绘制中出现片元空洞。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PU的体面混合绘制算法,将体数据视为参与介质,同时将面绘制的结果作为体绘制的积分域约束条件,从而把面绘制中的裁减算法推广到体数据的绘制中,实现了体面混合绘制的无缝融合。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实时地绘制虚拟场景中的大规模体数据,并且能够处理复杂的内窥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动态数据分布的并行Shear-Warp体绘制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基于动态数据分布的并行Shear-Warp体绘制算法和新的动态数据分布策略,利用空闲的广播通信线路使数据重分布与绘制并行进行,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避免了冗余存储,减少了资源浪费,并避免了对算法效率的影响;改进的任务分配与负载平衡策略,避免了节点机负载的不平衡和流水线作业的积压,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以前的基于目标空间划分的并行体数据绘制算法中,局部绘制和图象融合是两个串行的过程,在节点机的局部绘制阶段几乎没有数据通讯,但在数据融合阶段数据通讯量非常大,出现总线争用甚至通讯阻塞,而且在这个阶段有非常大的同步开销。本文利用流水线结构,让局部体数据绘制和图象融合并行执行,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缺点。并在一个基于微机的流水线结构上实现了一个新的基于目标空间划分的并行体数据绘制算法。  相似文献   

13.
Parallel volume rendering on a network of worksta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algorithm for parallel volume rendering on general-purpose workstations connected to a local area network (LAN) is presented. The algorithm is based on an efficient scan-line algorithm for volume rendering of irregular meshes. This algorithm computes images by intersecting the mesh with successive planes defined through each scan line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screen. These planes are called scan planes. Image coherency from one scan plane to the next, and within each scan plane, speeds up image computati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scan-line algorithm, suitable for parallelization and for handling large data sets efficiently. Based on an efficiency analysis of this ver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minimal additional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 are required if each processor is given the task of computing sequences of successive lines in the image. Ways of achieving good load balancing on a group of heterogeneous workstations that have arbitrary loads by other user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4.
以内部网络和普通配置计算机为实验平台,研究大规模数据集的并行体绘制的实现方法,以提高绘制速度和算法效率。分别介绍并行可视化、Master-Slave-Collector模式、负载平衡、任务池和结果池等关键技术。在传统的Master-Slave模式基础上的改进模式Master-Slave-Collector,具有减少计算时间、实现负载平衡、提高绘制效率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运算速度和内存空间这两大难题,效果良好,实时性强,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数据不规则问题并行计算的负载平衡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鑫  陆林生 《计算机应用》2004,24(10):108-111
讨论以边缘通信为特征的数据不规则问题并行计算的静态负载平衡策略。从图论的角度讨论了静态负载平衡问题,给出三个优化目标,即点集等分,最短通路和通信量最小。对于以边缘通信为特征的一般数值计算问题,论述了二维问题正方形划分总通信量最小、并行效率最高,三维问题立方体划分总通信量最小、并行效率最高的结论。基于以上结论和实际课题特点,提出一种一维优先的规则分块算法和基于自动重分块的不规则分块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实现简单,能够处理不同规模的数据不规则问题,达到较优的负载平衡和较高的通信效率,提高并行程序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6.
计算量过大是机载天线辐射特性分析的瓶颈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等三角剖分的并行UTD计算与绘制算法,算法采用基于空间八叉树分割的模型框架半自动提取方法进行模型简化。给出一种全方位等三角剖分负载平衡方案,并采用sort-last并行图形绘制框架和Binary-swap图像合成算法进行并行绘制,将该算法在计算机集群上进行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节约计算时间,提高绘制效率,较好地满足了大型复杂飞行器机载天线的方向图特性分析需求。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iveness of load balancing strategies for ray tracing on large parallel computer systems and cluster computers. Popular static load balancing strategies are shown to be inadequate for rendering complex images with contemporary ray tracing algorithms, and for rendering NTSC resolution images on 128 or more computers. Strategies based on image tiling are shown to be ineffective except on very small numbers of computers. A dynamic load balancing strategy, based on a diffusion model, is applied to a parallel Monte Carlo rendering system. The diffusive strategy is shown to remedy the defects of the static strategies. A hybrid strategy that combines static and dynamic approaches produces nearly optimal performance on a variety of images and computer systems.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should be relevant to other rendering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用图象空间为序的体绘制技术显示三维数据场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唐泽圣  袁骏 《计算机学报》1994,17(11):801-808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应用体绘制技术显示三维空间数据场的基本原理,接着,提出并实现了经过改进的图象空间为序的体绘制算法,该算法以重构三维空间数据场代替了原有的重构光亮度场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图象质量并节约了存储空间。最后,介绍了用图象空间为序的体会 制显示多等值面的算法及其华,讨论了提高该算法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小波的图像序绘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维医学CT数据为实验对象,描述基于小波的图像序列绘制的关键技术;物质人了数、体数数据的小波表示、明暗计算及体绘制积分的计算。修正现有文献中差异 分因子的定义,由此提出新的数据结构,阐述利用同一光线上相邻抽样点的相关性构造数据结构的技术,给出了简化的明暗计算方法,以重构三维数据场代替重构光亮度场,提出基于小 图像序绘制的改进算法。最后,通过实例检验了有关绘制算法的实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GPU的四维医学图像动态快速体绘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三维医学图像重建技术无法满足四维医学图像动态重建的需求,而四维医学图像庞大的数据量使传统重建技术很难实现高性能实时绘制.基于以上需求,提出了一种四维医学图像动态快速体绘制方法.首先采用GPU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提出一种基于GPU、利用CUDA技术实现的光线投射算法;然后分析了算法框架、体数据及计算结果的存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