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对地表露头的微相分析基础上,对吉木萨尔地区仓房沟群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仓房沟群内识别出由V级层序界面控制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按结构类型的不同划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对称型等3种类型,并阐述了各类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砂体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垂向序列、岩性岩相组合、结构类型及叠加样式等特征,对研究区仓房沟群中期、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进行了划分,其中,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8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4个,最终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2.
川中-川南过渡带须家河组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钻井、测井、岩心和地表剖面等资料对川中—川南过渡带须家河组二段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不同级别基准面旋回层序界面和湖泛面的类型、性质、规模大小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将须家河组二段划分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MSC)、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SSC)。在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中进一步识别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A型)、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型(C型)2类旋回结构。指出最有利储集砂体形成于基准面旋回上升的早期和下降晚期。  相似文献   

3.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期陆相沉积,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基准面旋回层序级次的划分为依据,将石千峰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5个长期、14个中期和若干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且存在向上"变深"非对称型(A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B型)和对称型(C型)等形式的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结构;详细分析了各级次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沉积序列和叠加样式;建立了以长期旋回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等时地层格架、以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辽河西部凹陷曙一区杜84块兴Ⅰ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应用岩心和测井资料,通过层序界面的识别、取心井单井和两条连井(垂直物源和平行物源)剖面层序分析、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类型及特征剖析,建立了全区高分辨率层序等时地层格架。按照从大到小的原则,兴Ⅰ组通过不整合面、冲刷面和洪泛面识别出1个长期旋回(LSC1)、2个中期旋回(MSC1-MSC2),通过沉积环境转换面和韵律转换面细分为4个短期旋回(SSC1-SSC4)。按照不同级次旋回的叠加样式、沉积相平面及空间展布特征,短期基准面旋回细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A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B型)和对称型(C型)3个基本类型及7个亚类型,中期旋回发育以A型为主,C型在SSC2处发育,长期旋回为A型。全区地层发育体现湖盆扩张期退积型沉积序列的特点,具有多期旋回性、大多数仅发育上升半旋回、短期基准面旋回在平面上分布具有分带性的特征。在上升半旋回的下部(SSC1-SSC2)储集砂体最为发育,由不同期次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置而成,储层物性较好,为今后剩余油挖潜的主要目的层段。  相似文献   

5.
萨尔图油田北三西西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综合利用测井和岩心资料对萨尔图油田北三西西块的萨、葡、高3个油组进行了精细的地层对比,识别出1个长期旋回、3个中期旋回和14个短期旋回,进一步分析短期旋回层序结构,划分出向上"变深"不对称型、向上"变浅"不对称型、向上"变浅"复"变深"对称型3种基本结构类型。以此为基础,对基准面旋回内单砂体的发育特征和空间展布规律进行研究,得出在长期基准面旋回的背景下,中期基准面旋回对砂体的发育和展布起主要控制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刘小亮  王超勇 《岩性油气藏》2013,25(1):45-50,125
以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钻井、测井及露头剖面等资料,对川中潼南地区须家河组二段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识别不同级别层序界面和湖泛面类型的基础上,将须家河组二段划分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MSC)、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SSC)。在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中进一步识别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A型)、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型(C型)旋回层序2种结构类型。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时间单元,详细探讨了须家河组二段地质时期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分析了主河道侧向迁移对沉积相展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下寺湾地区的区域地质、沉积相、测井、钻井和岩心资料,以Cross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 及其方法为指导,采用多级旋回层序划分方案,结合测井相分析技术,将研究区长8 段划分为中期、短期和超短期3 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又可进一步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向上 “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对称型3 种结构类型。该文重点论述了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背景、叠加式样和沉积动力学过程, 并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作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 建立了长8 段高分辨率地层-时间格架,为本区砂体纵、横向展布规律的认识及下一步勘探开发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钟市油田潜三段储层为例, 进行了盐湖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在冲刷面、湖泛面以及盐岩界面基础上, 根据相组合特征, 在潜三段识别出向上“变深”不对称旋回、向上“变浅”不对称旋回以及向上“变浅”复“变深”对称旋回等3 类基本短期旋回。根据短期旋回叠加样式, 将潜三段划分为5 个中期旋回和1 个长期旋回。中期旋回内砂体分布规律受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比(A/S) 的控制。指出在A/S<<1 时, 砂体最为发育, 且连通性最好。但基准面最低时, 气候干燥, 湖盆水体浓缩, 碎屑供给不充分, 发育盐岩沉积; 在A/S<<1 向A/S<1 过渡时砂体较发育, 但隔夹层逐渐丰富; 在A/S>>1 时, 砂体不发育, 多为孤立砂体。  相似文献   

9.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原理,根据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将坪北油田长4+5、长6油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旋回(A)、向上变浅的非对称旋回(B)、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旋回(C)等三种基本结构类型。论述了每个基本类型的沉积背景、叠加样式、岩性组成和沉积动力学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变化规律和分布模式,并指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将高邮凹陷缓坡带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8个中期旋回。MSCI-MSC3时期,研究区持续湖进,湖盆面积不断扩张,到MSC4时期趋于稳定。中期基准面旋回由一系列具有进积、加积和退积叠加样式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叠加而成,旋回结构以对称型(C型)为主,代表了较大幅度的湖进一湖退过程。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隐蔽圈闭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地层超覆油气藏发育于MSCI-MSC3沉积期内基准面上升时期的中下部,断层一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不但与层序地层有关,而且断层也是该类圈闭形成的主控因素之一,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主要发育于短期基准面上升时期的低部位,而研究区透镜体圈闭主要发育于基准面下降时期或者向上变浅非对称型短期旋回内部。  相似文献   

11.
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详细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特征,将短期旋回层可划分3种基本结构类型,再根据可容纳空间大小和上下两个半旋回的厚度进一步划分为7个亚类型。不同类型的短期旋回在三角洲前缘、湖泊两类沉积体系及相应的微相类型中具有不同的基准面旋回结构和叠加样式,并总结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变化规律和分布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结构类型和充填样式的短期旋回层序的沉积序列对储层的控制作用,指出最有利储集砂体发育的短期旋回类型。  相似文献   

12.
赵红娟  张金亮 《特种油气藏》2011,18(1):48-50,137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对赤岸油田韦2断块阜宁组一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阜一段由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组成,并划分出1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其中短期旋回层序以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对称型2种基本结构类型为主;在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基础上,应用旋回等时对比技术进行了精细地层对比,建立了韦2断块阜一段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格架。该研究为进一步的储层物性预测及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测井、钻井和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榆林长北气田山西组2段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了详细划分,将山西组2段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和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短期基准面旋回细分为两大类5种结构;中期基准面细分为两大类3种结构;长期基准面旋回为不完全对称型结构,区域分布较稳定.分析了不同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叠加式样与沉积相展布、演化规律之间的关系,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开始阶段是辫状河三角洲河道砂体连续叠置形成巨厚砂体时期,洪泛面期及下降半旋回为细粒沉积物发育期.连续叠置的主水道和分支水道砂体形成了有利储层发育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河口坝砂体构成了较好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14.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了晚古生代华北克拉通盆地中区的充填序列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认为其上古生界由陆表海盆地和陆内坳陷盆地2类充填序列组成,可划分为超长期、长期、中期和短期4级基准面旋回。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本溪组—上石盒子组可划分为2个超长期、6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其中本溪组—太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是其第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由2个长期和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组成;各中期基准面旋回由数量不等的短期基准面旋回组成。通过对大牛地气田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研究区本溪组至太原组中期、长期的等时地层格架,为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油气田花港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与录井资料,对平湖油气田花港组河流相地层进行了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2个中期旋回(MSC1与MSC2)与20个短期旋回,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短期旋回分4种类型并以非对称旋回为主。两个中期旋回为非对称旋回,但MSC2对称性更大,反映了可容纳空间的持续增加。在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下,沉积相呈现有规律的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曲流河交替演化,在每个中期旋回均以辫状河开端,以曲河流结束,由于中期旋回在长期旋回中的位置不同,曲流河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位于中期旋回上升半旋回中部的曲流河及底部的辫状河是研究区的有利砂体,尤其是前者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张娟  陈晶  吴峰 《复杂油气藏》2011,4(2):18-22
运用基准面旋回识别原则,对海安凹陷泰州组一段地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将泰一段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3个中期旋回和4~5个短期旋回,并进行了追踪对比,建立了泰州组一段以中期旋回为单位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对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印尼C油田储层层序地层分析与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油田位于印尼Java海西北部Sunda盆地。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对C油田储层(T组碎屑岩)进行了精细研究。C油田储层可以划分为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S1—S4)、3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S1和S2旋回主要为辫状河沉积;S3旋回早期以曲流河沉积为主;S3旋回晚期—S4旋回以三角洲沉积为主。S1—S4沉积时期,沉积环境从陆相河流环境逐渐过渡到海陆过渡相三角洲环境,为一水体推进过程。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南缘郝家沟剖面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为一套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主要为砾岩、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构成的一套碎屑岩沉积组合。八道湾组辫状河三角洲可以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前辫状河三角洲3个亚相。进积型沉积序列和退积型沉积序列在八道湾组辫状河三角洲中都有发育,但以退积型沉积序列为主。八道湾组一段和二段构成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SQ1,八道湾组三段与三工河组一段构成另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SQ2。SQ1由3个中期旋回组成,每个中期旋回又由数量不等的短期旋回构成;SQ2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  相似文献   

19.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对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在层序界 面识别的基础上,将富县地区延长组划分为 1 个超长期、4 个长期、22 个中期旋回层序及若干个短期旋回 层序。 其短期旋回层序可细分为非对称型和对称型 2 种基本类型及 7 种亚类型,并详细分析了不同短期 旋回的堆砌样式、沉积相及空间分布模式。 选择中期旋回层序界面和最大湖泛面作为等时地层对比的优 选位置,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为研究区砂体、烃源岩展布规律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波  王玉环  左玉杰 《岩性油气藏》2011,23(1):39-41,102
以钻井、测井、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SZ36-1S地区东二下亚段不同级别的基准面旋回进行划分,从中识别出4个中期旋回,13个短期旋回.以短期旋回为基本地层单元,在连井层序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SZ36-1S地区东二下亚段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并结合地震属性分析与波阻杭反演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