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种9.76微微秒增量能复盖0.34秒的时间数字转换器。用一个很精确的50兆赫参考钟以20毫微秒周期对起始-停止脉冲之时间间隔进行粗略的数字化。被测间隔起止端之余部在两级内插器内展宽,并以9.76微微秒增量数字化。这样,就获得了一个102.4千兆赫的等效数字化频率。数字转换器装在CAMAC箱内,并通过标准小型箱控制器联系。它将用在地面站和LAGEOS卫星间的激光测距。少数相同试验时间间隔的任何两个邻近9.76微微秒信道中的分布基本上是二项式的。给出了数字转换器的性能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脉冲激光测距时刻鉴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纪荣祎  赵长明  任学成 《红外》2010,31(11):34-37
介绍了一种用于脉冲激光测距技术的双阈值前沿时刻鉴别方法。分析了由接收信号幅度变化引起的计时误差。 采用双阈值前沿时刻鉴别方法产生了飞行时间测量的停止信号和与幅度相关的时间点信号。使用高精度时间测量芯片测量了脉冲信号飞行 时间和信号幅度相关的时间间隔,并对由时刻鉴别器产生的漂移误差进行了修正,获得了误差为$\pm$ 3cm的测距结果。与其它时刻鉴别方 法相比,该方法无需增益控制,其电路结构简单,动态范围宽,而且在脉冲幅度饱和后仍能对漂移误差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3.
研制出一种测量千兆赫带宽光电倍增管响应特性的新系统,它可测量平均脉冲响应、脉冲高度谱、渡越时间统计特性与信号电平的关系,以及暗电流频谱。测量表明,0.53微米脉冲试验光源的脉冲上升时间为30微微秒,而脉宽小于70微微秒。标准数据比较表明,均方根渡越时间测量的系统分辨率小于20微微秒。静态交叉场光电倍增管测试数据表明,分辨率为2个光电子,而在1至100个光电子范围内时间抖动小于30微微秒。  相似文献   

4.
王振明 《激光杂志》1982,3(4):52-54
本文描述一个上升和下降时间为1.8ns的光探测器——模/数转换器系统。用功率分离器把光探测器的渡形分散后用高速模/数转换器取样。该系统以毫微秒时间分辨率探测釹玻璃微微秒锁模激光脉冲。  相似文献   

5.
美帝康涅狄克州东哈特福德联合研究实验室已研制出一种接收极狭激光脉冲的光电转换器。据说这种1,240型转换器的上升时间短于260微微秒,半功率脉宽小于0.45毫微秒。直流偏压电源的要求可从1,500到 4,000伏,视所要求的响应而定。用标准干电池作电源,该种装置的工作很有效。  相似文献   

6.
苏修用超短的注入电流脉冲激励了砷化镓p-n结。激励脉冲长2毫微秒,在铁氧体浪涌线中产生。接收器是电光转换器,其扫瞄时间为2毫微秒,分辨时间为0.2毫微秒。输出含有四个脉冲,每个约为2×10-10秒长。作者认为脉冲缩短是由于自调制。  相似文献   

7.
近代无线电技术、核物理以及其他一些科学技术领域中,很广泛地应用了毫微秒脉冲.例如:高速数字电子计算机、高分辨率的雷达、精密时间的测量、二极管开关时间的测量等,脉冲都须从微秒过渡到毫微秒数量级.毫微秒脉冲的频谱伸至数千兆赫,已达微波范围.因此,有些在微秒级脉冲电路中可以忽略的参数,在毫微秒脉冲电路中却成为有决定性的因素了.原有的微秒脉冲电路加以改进后,一般只能获得小电流,上升时间为10~20毫微秒的脉冲,显然是不能满足要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光电转换器可将强大的激光脉冲(其上升时间为微微秒,持续时间为毫微秒)转换为示波图形。据美帝联合飞机公司研究实验室报导,被转换的高功率脉冲可在现有的示波器上看到。此种光电转换器在核聚变的研究中将有用处;在发展光雷达、计箅机及其元件及医学研究中也有用。  相似文献   

9.
阿符科埃佛雷特研究所的S. A. Mani给出一个锂离子软X射线激光器的理论模型,它似乎比以前的同类描述有几分道理。理由就在于其泵浦装置是今天的技术水平可以达到的。该模型使用CO2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这一非相干辐射,对中性锂的K壳层进行光电离。在具有几毫微秒间隔的亚稳态锂离子适当建立之后,开启958.4毫微米的脉冲染料激光器。由于受激共振喇曼-反斯托克斯过程,锂的激光作用发生在19.9毫 微米的波长上。其输入需求为:cO2激光器输出约400焦耳2毫微秒脉冲,染料激光器输出约16微焦耳400微微秒脉冲。  相似文献   

10.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avalanche photo detector)因其具有很高的内部增益,是目前LD(Laser diode)激光测距中最常用的光电探测器件.挖掘激光测距系统的探测能力、提高探测概率的最终途径是提高激光回波信号的信噪比.从LD激光测距的特点出发,在分析了APD光电探测电路噪声的基础上,结合脉冲回波信号的特征,利用微弱信号检测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关检测来提高回波信号信噪比的检测电路.结果表明,回波信号的信噪比有了一定提高,且结合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为后续的时间间隔测量的精度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一台脉冲泵浦、声光调制器锁模、电光Q开关放大的Nd:YAG激光器.该激光器输出的脉宽从200微微秒到1毫微秒,单脉冲能量约为0.1毫焦耳,脉冲序列峰值的稳定性优于90%.  相似文献   

12.
窄脉冲光功率恒定控制器采用光纤、分束器、光电转换器等常用的器件,对高功率纳秒级脉宽的光脉冲信号进行脉宽展宽,在总能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光脉冲信号转变成一个低功率、微秒级脉宽的光脉冲信号,便于测量、跟踪,实现纳秒级脉宽光脉冲信号的自动恒功率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窄脉冲光功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当可触发的半导体激光器偏置在阈值以上零点几毫安时,可以辐射周期为几个亳微秒的很短(0.1毫微秒)的强(0.1瓦)脉冲。单个的均匀的光脉冲可由宽度直到几个亳微秒、幅度仅为零点几亳安的电流脉冲触发。这一行为是在对具有高电子陷阱密度(其他因素也是可能的)的器件进行计算机模拟时首次看到的。呈现这一行为的器件已在一组深质子轰击的AlGaAs条型激光器中发现。附加一个增益小于1的光电二极管,已构成简单的光波脉冲再生器。这一回路所辐射的光脉冲,具有6微微焦耳能量,小于0.2亳微秒的脉宽和比输入脉冲幅度高15倍的振幅。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用LiNbO_3电光偏转器的条纹相机的设计和性能。对~0.5微米波长来说,这种相机总扫描时间约4毫微秒,时间分辨率约20微微秒,对在波长0.35至5.2微米范围的相干或非相干光均可以测量,所以在微微秒光学定时方面可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测距能力和测距盲区是脉冲激光测距系统中亟待解决的一对矛盾。本文介绍了远距离低盲区脉冲激光测距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对各种脉冲飞行时间测量方法的比较,确定采用延迟线数字插入法完成脉冲飞行时间的测量,从而保证系统的精度、测程和分辨率。同时,对测距盲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引入自动功率调节模块降低测距盲区的方法。系统利用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作为光电接收器件,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智能温度补偿方案对APD进行温度补偿。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激光测距领域大量程、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高精度脉冲激光测距系统。系统基于最小可分辨45ps的专用计时芯片TDC-GP22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时间间隔测量,并采用高带宽放大电路及恒比定时时刻鉴别方法提高系统精度。详细论述了TDC-GP22时间间隔测量模块的硬件设计及软件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测量分辨率达45ps,对时间间隔1μs内的测量精度可达60ps,对应150m测距精度可达1cm;对时间间隔1μs以上的测量精度可达1ns,对应千米级测距精度可达0.15m,满足高精度距离测量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一种机械的光削波器已经制造出来,它对连续的激光束进行调制以产生激光的矩形脉冲,其宽度可变,上升和下降时间均为解析的确定函数,且均约为0.5毫微秒。这种系统如做小的改进,即可产生上升和下降时间短到0.25毫微秒的脉冲。这种仪器将用来测量萤光寿命以及光电倍增管与光二极管及其有关电路的上升时间。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脉冲激光测距中基于多点平均原理的高精度飞行时间间隔测量新方法,该方法以参考正弦信号作为测量基准。在脉冲计数法的基础上,应用多点平均法原理消除由于正弦曲线的非线性产生的时间累积误差,对正弦信号时间进行高精度细分测量。建立了高精度脉冲激光测距系统,利用线性调频技术对参考正弦信号在一个周期内进行伪随机采样,实现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测距系统原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实验获得的单次距离测量误差稳定在±3mm以内。  相似文献   

19.
据华盛顿海军研究实验室的威纳特(R. W. Waynant)使用微波而不是直流放电泵浦准分子激光器应能产生能量较高的长脉冲。他指出,普通准分子激光释发射的脉宽一般小于25毫微秒,而微波泵浦的准分子激光器可产生宽度大于1微秒的脉冲,能量达0.5毫焦耳。威纳特补充说,他和他的合作者克利斯顿森(P. Christenson)用9千兆赫微波源激发氟化氙进行了初步试验,不过仅产生持续期为50到100毫微秒的脉冲,能量为30至50微焦耳。  相似文献   

20.
美国Molectron公司生产的热电探测器,范围包括:具有500微微秒分辨率的高速仪器和高灵敏度焦耳计,测量的脉宽范围由微微秒~毫微秒。匹配成对的探测器可在双光束光谱仪中用来精确测量信号基准率,LP20激光光度计是一个例子。已可得到具有四个90°楔形探测器的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