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60Si2Mn(A)钢化学成分与机械性能、脱碳的关系,分别得出提高σb、改善Ψ及降低脱碳层深度的最佳化学成分组合。试验结论与生产数据验证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针对河北某钢铁公司生产中出现60Si2Mn A钢材内裂率升高的问题,结合实际生产冶炼过程,对钢材内部裂纹缺陷的形貌特征、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钢中大颗粒夹杂物是导致60Si2Mn A钢材产生内部裂纹的主要因素。夹杂物种类为铝、镁、钙、硅复合氧化物。钢液中[Al]、[Ca]及精炼渣(Mg O)含量偏高、钢包及大包套管耐材侵蚀严重是产生大颗粒夹杂物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低铝硅铁代替普通硅铁、使用优质耐火材料,钢包空置时间≤1.5 h、每炉次更换一次大包套管、中间包使用双层覆盖剂等改进措施,使钢材内部裂纹发生率从0.53%降至0.11%。 相似文献
8.
用工业性生产的ULCB钢进行热模拟实验,在非再结晶区变形后驰豫降温到740 ℃,再以不同的冷却速度冷却,研究了冷却速度对ULCB钢的贝氏体转变点和组织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 ℃/s以上的快速冷却时,贝氏体相变温度较低而温度区间较宽,发生大量贝氏体相变,得到的组织主要为板条贝氏体.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贝氏体相变点逐渐升高,相变温度区间变窄,得到板条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冷速低于3 ℃/s时,相变点快速升高,开始点达660 ℃以上,组织中出现较多的多边形铁素体,此时的相变开始点已不是贝氏体相变点,而是铁素体相变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热模拟机Gleeble-1500对控制冷却过程的模拟,研究了相变冷却速度(即冷速)对ER70S-6焊线钢的组织结构、铁素体量、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变区冷速小于1℃/s时,钢的塑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Φ11.8mm冷拔60Si2MnA弹簧钢(/%:0.58C,1.77Si,0.79Mn,0.15Cr,0.015P,0.005S)的生产流程为80 t LD-LF-VD-热轧至Φ12 mm盘条-冷拔工艺。对卷簧时断裂弹簧进行金相、力学、组织分析表明,热轧材表面质量和冷拔后弹簧钢的力学性能良好,钢中存在20μm以上大颗粒非金属夹杂和冷拉过程产生的表面划痕是卷簧时弹簧断裂的诱因;控制钢中大颗粒夹杂物产生和改善冷拔润滑避免拔制过程产生深的划痕,可防止断裂发生。 相似文献
11.
焊丝钢控冷工艺在标准型斯太尔摩冷却线上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酒钢标准型斯太尔摩冷却线生产ER70s-6焊丝钢的实验研究,给出了在标准型斯太尔摩冷却线上生产缓冷型焊丝钢的可行的生产工艺,实现了高线5.5mm焊丝钢在标准型斯太尔摩控冷线上正常生产达到可一次拉拔至1.2mm质量指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重点研究了终轧温度、冷却速度以及吐丝温度对82B盘条时效性能的影响,旨在得到缩短82B盘条生产时效时间的热轧工艺。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合理控制钢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变形量、变形速度及冷却速度等控轧控冷技术手段,在国产全连续式高速无扭线材轧钢生产线上,对高碳钢77B、82B线材的控轧控制冷工艺进行探索,通过不断改变工艺参数及采取多项措施,其产品力学性能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为批量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控轧过程中冷却速度对35 K钢盘条冷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影响冷镦开裂的主要因素 ,通过控制控轧控冷工艺中的冷却速度 ,获得了正常的显微组织 ,避免了冷镦开裂 ,提高了 35K盘条钢的冷镦性能。 相似文献
17.
高碳钢线材的控冷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高碳钢线材控冷工艺以及力学性能模型的研究结果,分析了某些因素的影响,简单地评述了近年在钢材组织性能预报方面取得的成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