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气氛下煤—废塑料共热解特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实验在10g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兖州高硫煤与5%聚乙烯(PE)混合分别在焦炉煤气(COG),H2和N2气氛下共热解产物收率及硫、氮分布。结果表明,与原煤热解结果相比,添加5%PE后兖州烟煤在焦炉气气氛下共热解中净煤热解焦油(扣除PE自身热解产油量)增加5.7%,水分降低1.8%,增加的焦油量与降低的水分分别占原煤热解焦油及水分产量的23.2%和17.3%;在H2气氛下热解焦油收率略有降低,半焦和水  相似文献   

2.
固定床反应器中生物质/废塑料共热解制备燃料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重分析不同生物质(木屑和秸秆)单独热解以及与塑料(PP和dcPVC)共热解时的热解行为,研究了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塑料的含量对生物质/塑料共热解的影响,最后通过元素分析和GC-MS对所得生物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和塑料共热解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木屑和PP共热解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最为显著,当PP含量为80%时,所得生物油的产率最高,明显高于两者单独热解得到的生物油。元素分析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木屑和PP所得生物油的含氢量较高,所得到生物油的热值与石化燃油的相近。  相似文献   

3.
工艺条件对煤—废塑料在焦炉气气氛下共热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先锋褐煤与5%聚乙烯(PE)混合加入10g固定床反应器中通入焦炉煤气在不同压力、升温速率及终态温度下共热解。结果表明,在实验压力范围内(0.1MPa ̄3MPa)添加废塑料可实现煤-焦炉气常压热解达到甚至超过高压(3MPa)下不加PE时热解的焦油收率,同时增加半焦收率,明显降低热解水分。降低升温速率可明显增加焦油收率,降低水分。添加废塑料还可实现煤-焦炉气低温热解达到甚至超过高温热解时的焦油收率,  相似文献   

4.
张雪  白雪峰  赵明 《化学与粘合》2015,37(2):107-110
采用热重分析法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在氮气气氛下分别以5,10,15,20℃/min的升温速率对四种废弃塑料(PP、PS、PE、PET)热解过程及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四种塑料聚合物的非等温热解只有1个剧烈失重阶段,热稳定性的排序为:PSPETPPPE。随升温速率的提高,塑料的最大热解速度线性减小,对应的峰值温度线性升高,失重率基本不变。聚合物的热解机理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且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其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线性增大,ln A与E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煤与塑料共热解既能回收废塑料中的碳氢资源,又可以实现废塑料的资源无害化处理,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废塑料资源化回收利用方式。本文概述了煤与塑料共热解的热解特性及其产物性质,分析了煤与塑料共热解的机理及共热解过程中氯的迁移规律,简要介绍了煤和塑料的不同混合方式及其对共热解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煤与塑料共热解具有明显的增油减水效应,在煤热解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废塑料不仅可以改善焦油品质,同时对热解半焦的结构和反应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煤-塑料共热解是一种绿色高效资源化的废塑料处理方式,对于废塑料循环利用、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及提高煤炭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共热解技术是生物质与塑料高质化转化和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方向。掌握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分析技术及发展趋势,有利于加快对生物质、废塑料等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通过介绍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共热解过程动力学模型以及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讨论生物质与塑料在不同方法和反应器下共热解的表征。生物质和塑料共热解可降低热转化所需活化能,共热解协同效应可促进液态和气态产物生成。热解温度、加热速率和热解时间是影响共热解过程和产物的主要因素。文章为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反应器类型的选择和相关技术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E废塑料热解油化中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六种PE废塑料回收热解油化催化剂,对比酸性,碱性催化剂的性能,确定了CaO,MgO最适宜作直投PE热解催化剂,其用量为2%左右。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几年来生物质与其它物质如煤和聚合物共热解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生物质、煤和聚合物的单独热解以及同煤和其它聚合物共热解的大量文献报道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生物质与许多聚合物共热解具有协同作用,可以降低液体产物的含氧量,提高热解液相产率等。显示出生物质与某些聚合物共热解比单独热解具有一定的优势;并比较了煤和生物质共热解产生的现象,得到煤和生物质共热解难以产生协同作用。本文作者结合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提出生物质与煤采用两步法热解工艺的思路,使生物质材料的氢有可能转移到热解煤的产物中,以改善煤热解过程中液体的性质,对今后生物质与煤及聚合物共热解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冠伦  余洋洋  刘锐  汪云 《塑料工业》2021,(8):10-15,166
废塑料热解制备碳纳米管(CNT)对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以及CNT的大规模生产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阐述了CNT的特性,重点探讨了废塑料热解制备CT的两种方法,详细分析了塑料热解制备CNT中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和组成对CNT合成的影响,最后对废塑料热解制备CNT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塑料的高消耗量和不可生物降解性,导致其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与传统的废塑料处理回收方法相比,催化热解法在较低温度下可得到高品质热解油。基于常用的催化剂类型,从孔结构、酸碱度、比表面积等角度阐述了不同催化剂种类废塑料的催化热解性能;基于聚烯烃的空间结构的差异,分析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聚氯乙烯(PVC)的催化热解机理;根据不同聚烯烃的特性,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常用的废塑料催化热解催化剂,基于不同催化剂酸碱性、孔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液体收率、单体选择性评价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提出未来研究应致力于混合废塑料催化热解催化剂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废塑料制取液体燃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解法将废塑料制成高品质液体燃料是资源回收和避免二次污染的重要途径。为此,设计了一套连续给料的鼓泡流化床反应器,对废塑料在鼓泡流化床中热解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热解温度对液体产率的影响规律、气体产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所占份额,并计算了废塑料热解过程的能量收支关系,为废塑料制取液体燃料的工业装置的设计、运行提供了理论及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润涛  罗泽军  王储  朱锡锋 《化工学报》2022,73(11):5088-5097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两段式固定床研究了生物油蒸馏残渣(DR)与废弃塑料(MS)的共热解特性,探索了DR与MS混合比、无催化、原位催化及异位催化对产物分布及液相产物化学组分的影响,以及共热解产物的相对选择性与协同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比的增加,液相产率呈现增长趋势;相比于无催化,原位催化、异位催化下液相产物中芳烃相对含量增高、含氧化合物相对含量降低。在原位催化下,DR与MS在脂肪族化合物与含氧化合物上表现出的协同作用与异位催化、无催化相反。对于单环芳烃,DR与MS的协同作用参数值大小关系为:无催化>异位催化>原位催化;对于脂肪烃,在DR∶MS=1∶1时,无催化、原位与异位催化下的协同作用参数最大,分别为-20.7%、25.2%、-41.2%;对于脂环烃,在DR∶MS=2∶1时,无催化、原位与异位催化下的协同作用参数最大,分别为184.2%、132.5%、50.0%;对于多环芳烃,DR与MS在不同催化方式下均表现为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废旧塑料化学法回收是应对白色污染,同时实现高值化回收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利用废塑料热解油进一步生产燃料油或化工产品的技术路线备受关注。但塑料垃圾杂质较多、成份复杂,其中杂质硅、氯对反应器、产物、催化剂或反应本身的影响均不可忽视。本文对塑料热解油中硅、氯杂质的来源、形态、生成机制及催化转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杂质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对废旧塑料的资源化利用,本文采用微波裂解法,以废弃聚丙烯(PP)为裂解原料、颗粒状活性炭为吸波材料通过微波共裂解制取可燃裂解气与轻质裂解油。实验研究了不添加催化剂时微波功率对裂解所得裂解气、裂解油和固体碳的影响,以及添加不同种类金属氧化物作为辅助催化剂时对裂解产物的影响,并详细研究了MgO、ZnO的添加量和功率对产物的影响。研究发现,不添加催化剂时裂解气的产率可达40%,其中H2、CH4约占气体总体积的40%,裂解油的产率为40%左右,固体碳的产率为15%左右。裂解油中烷烃、烯烃和单环芳烃三者的总含量可达90%以上,裂解油的相对密度介于0.7~0.8之间,属于轻质裂解油;添加不同金属氧化物后部分金属氧化物可加深PP的裂化程度,其中MgO可显著提高CH4的含量,ZnO可显著提高H2的含量,且金属氧化物可进一步提高裂解油中单环芳烃的含量;结合响应面分析PP的最佳裂解条件为:加入MgO后功率范围在660~720W,催化剂量在0.6~1g;加入ZnO后功率范围在680~740W,催化剂量在0.4~1g。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与废轮胎共热解及催化对热解油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青  刘岗  鲍卫仁  吕永康 《化工学报》2007,58(5):1283-1289
生物质稻壳与废轮胎以不同比例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在管式固定床内共热解,MCM-41和SBA-15作为催化剂,对产生的热解油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废轮胎在混合物中比例增加,热解油产率和热值在增加,而黏度和密度在降低。当稻壳占到60%(质量)时,热解液体产率为44.5%(质量),热解油热值为40 MJ·kg-1,热值与柴油接近;温度对热解油的产率和组分柠檬精油的生成影响较大。对组成一定的混合物,在热解温度500℃时二者均达到最大。通过对热解油主要组分柠檬精油和氧含量的分析说明,共热解过程中组分间可以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协同效果,体现在柠檬精油组分的含量低于加权后的浓度,氧含量大于加权后的数值;与没有催化剂存在情况相比,MCM-41和SBA-15的存在能显著降低热解液体的黏度和密度,其中,SBA-15的降低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The flammability of wood plastic composites manufactured from recycled plastic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cone calorimetry technique. The peak of the heat release rate was 12% to 25% lower compared to references produced from pure polyethylene‐ and polypropylene‐based composites. The total heat capacity and mass loss rate were also smaller for recycled material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s.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posites was improved due to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thermally stable compounds, eg, traces of fire retardants, pigments, and other additives and impurities that can be present in recycled material. Incorporation of carbon black into the secondary materials did not reduce the peak of the heat release rate, but the total heat capacity and mass loss rate decreased further.  相似文献   

17.
In efforts to contribute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Egyptian communities, waste plastics materials were successfully recycled without the difficult task of separation and reused to economically produce new structural material. Recycling was performed by mixing molten waste plastics with sand to produce these new materials. Samples with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plastics and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of sand were used in the process. Materials showed acceptable density and high compressive strength, which was shown to be at a maximum with contents of about 30–40% waste plastic. Furthermore, certain types of sand having different colors were used to produce attractive materials, suitable for decorative uses.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1: 2543–2547, 2004  相似文献   

18.
废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其有效处理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对废塑料裂解后产生的废塑料油进一步加工处理得到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是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综述目前废塑料裂解制油的发展状况和常用工艺,并比较各种工艺优缺点。介绍所得废塑料油后续精制加工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