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低分子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分子糖亦称寡聚糖,由2~10个单糖单元通过苷键结合而成,较之多糖具有独特的结构。低分子糖的生物活性,特别是抗肿瘤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已成为当今糖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寡聚糖的化学结构及其抗肿瘤的构效关系等相关研究新进展。并指出低分子糖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7.
引言流体的界面性质是化工、冶金、材料等工业生产和设计过程中所需的重要基础物性,近年来采用分子模拟方法从微观角度考察流体界面性质的研究日趋活跃。界面体系的分子模拟较为复杂、费时。目前对简单的球形单原子模型流体及其二元混合物液汽界面体系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如Holcomb等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较系统地对Lennard-Jones(LJ)流体的液汽界面进行了研究;郭明学和李以圭采用等概率扰动MonteCarlo(MC)模拟方法考察了方阱流体的液汽界面,但对多原子非球形分子模型流体液汽界面体系的研究报道则很少,只有Thompson,Gu… 相似文献
8.
关于氧化对于腐植酸产率及分子活性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由于:①氧化条件的不同,②煤炭样品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氧化结果。本文作者通过在碱性介质中对中国内 相似文献
9.
10.
11.
可溶性的含羧基苝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以酐(1)为起始物,通过在环母体结构的1、6、7、12位上引入苯氧基和对甲基苯氧基合成了另外两种酐化合物(2a和2b);所得到的酐化合物与6-氨基已酸进行反应,合成了3种可溶性的含有羧基的酰亚胺化合物(3a、3b和3c),使用红外、紫外、荧光1、H-NMR,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经研究发现,环母体结构的1、6、7、12位上苯氧基和对甲基苯氧基的引入,能使得所合成的含羧基酰亚胺类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红移了44.1 nm和50.1 nm;Stokes位移变大,分别为34.1 nm和30.0 nm;而荧光量子产率有所降低但下降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首次用光度法研究氯磺酚S与牛血清白蛋白反应前后的吸收光谱及其反应机理。测定了蛋白质结合氯磺酚S的最大结合数。讨论了反应的基本条件及初步分析应用,认为可用氯磺酚S作光谱探针试剂,建立一个新的测定人血清总蛋白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复合PLS模型在近红外光谱分析煤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确定偏最小二乘法模型的主成分数,提出一种传统偏最小二乘法和多主成分数偏最小二乘法相结合构建复合偏最小二乘模型的方法。给出了预测时两种样品相似度的计算方式:直接距离法和性质得分距离法。分别采用复合偏最小二乘法和传统偏最小二乘法对煤炭的全硫、灰分、热值和碳含量进行建模预测,比较传统偏最小二乘法和多主成分数偏最小二乘法建模过程中的相关系数和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采用复合偏最小二乘模型对验证集样品预测时,计算了不同相似度计算方式下不同样品间距离算法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并同传统偏最小二乘法预测均方根的误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复合偏最小二乘法建模比传统偏最小二乘法建模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三维荧光光谱等值线图的基础上 ,选择折线可变角同步荧光扫描途径 ,对具有天然荧光的氨基酸混合溶液作一次性扫描 ,可同时对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进行定量分析 ,检测“波长对”:苯丙氨酸为 Ex2 5 2 nm/Em 2 82 nm,酪氨酸为 Ex 2 70nm/Em30 4nm,色氨酸为 Ex2 80 nm/Em348nm;检测线性范围 :苯丙氨酸为 0 .0 1~ 0 .40 μg/m L,酪氨酸为 0 .0 0 5~ 0 .30 μg/m L,色氨酸为 0 .0 0 2~ 0 .1 5 μg/m 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3%。方法快速灵敏 ,相互干扰较少 ,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尽管基于卤化银晶体的照相胶片已基本退出市场,但是卤化银晶体在光催化、LED活性物质等方面仍有广泛应用.提高卤化银晶体利用效率的关键在于扩展其吸收波段.本文在制备AgC1立方体微晶的基础上,研究了染料增感对AgC1乳剂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纯AgC1晶体仅在小于408nm的紫外波段有强吸收,而染料增感AgC1乳剂则在蓝绿光吸收波段出现明显增感吸收,且吸收峰的位置相对染料的单分子吸收峰分别发生了蓝移和红移.基于染料分子在晶体界面的聚集吸附模型和激子理论定性地解释了增感吸收峰发生偏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桑色素与蛋白质的耦合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桑色素(Mor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耦合反应。试验表明,Morin对BSA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分析试验数据发现,BSA与Morin之间耦合形成了复合物,该猝灭作用属于静态荧光猝灭,伴随着分子内的非辐射能量转移。计算得到了室温下Morin与BSA的耦合常数、结合位置、结合位点数等。简要讨论了Morin对BSA构象的影响并试图从分子水平上探讨Morin的药理活性与环境及自身浓度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采用近IR/神经网络分析迅速辨别多种塑料的方法。在近IR的 1.3~ 2 .3μm范围内 51种塑料约 30 0个试样 ,使用标准化的二次微分波谱数据 ,输入在一个三层视感控器的神经网络元中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对 50种塑料辨别的平均命中率为77%。 相似文献
19.
20.
温度对各种荧光体发射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合成各种基质的 Eu2 +激活的荧光体并测试其 X-射线粉末衍射图确定物相的基础上 ,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温度对各类荧光体发射峰峰值波长的影响 (即热位移 ) ,考察了激活剂或激活方式以及基质对荧光体发射峰温度效应的影响 ,观察到某些荧光体具有很强的热位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