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适用于半干旱灌区某次配水的优化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两种适用于半干旱灌区某次配水的实用优化模型.第一种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以全灌区净灌溉增产值最大为目标函数;第二种根据灌溉管理部门的要求,以某次灌水全灌区的水费收入最高为目标函数.这二种配水模型用陕西省洛惠渠灌区1989、1990年夏灌的实际用水资料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根据作物产量与作物耗水量的关系,考虑了某一次灌水时间提前或推后对产量的影响,不同灌水次数以及相同灌水次数因不同灌溉地块灌水时间有先有后使得产量不同等几个因素,以灌区全部灌溉地块综合平均产量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灌区灌溉配水优化模型。通过对庞庄水库灌区冬小麦生长期灌溉具体条件进行优化计算,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配水工作是灌区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介绍了在引水模式从大流量短历时变为小流量长历时情况,交口灌区配水工作应采取的配水方法,对灌区配水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主要针对国内灌区优化配水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体的介绍,其中包括经典模型中的线性、非线性、动态、随机动态规划模型,以及近年来广泛发展起来的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自由搜索等优化理论,并针对其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新疆生产实际需要和灌区现状出发,针对灌区灌溉方式、种植面积改变后,渠系水量如何分配及先进的灌溉节水技术推广难等问题,围绕灌溉渠系优化配水模型及灌区现代化管理模式两方面内容开展研究,构建了多种作物同时灌溉,基于遗传算法的渠系优化配水模型,探讨了适应市场经济、利于推广的新型灌区管理模式,为今后节水方向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宝鸡峡灌区河源来水短缺,严重影响着灌区农业的发展。对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大型灌区,在现有的水利设施条件下,要  相似文献   

7.
8.
对灌区配水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借鉴国内外有关水权及水量分配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江西省灌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目前江西省农业灌溉配水到户的难点,在此基础上研究适合江西省农业灌溉配水到户的技术路线及方法.为探索南方灌区的水资源合理分配方式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怀章 《吉林水利》2003,(7):25-26,29
本文就水库灌区多方位的水资源浪费状况。提出了水库应采用汛限分级方法多蓄水的观点;结合降雨,作物需水等建立了水库供水、渠道输配水的高效节水模型;同时对水库——渠道——田间灌水等全程节水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渠系优化配水模型一般形式和求解方法,及优化配水模型的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灌溉水量配置不合理现象;分析了灌溉水的利用率及其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对进一步研究建立干旱灌区渠系水量优化调配模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渠系优化配水模型一般形式和求解方法,及优化配水模型的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灌溉水量配置不合理现象;分析了灌溉水的利用率及其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对进一步研究建立干旱灌区渠系水量优化调配模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宁夏惠农渠灌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德仁  李银才 《人民黄河》2012,34(7):93-94,100
宁夏惠农渠灌域按取水水源和取水方式分为4个子灌域,在水资源管理上分为引黄自流灌溉、动力扬水灌溉、井渠结合灌溉、沟(河)道提水补灌4种模式。该灌域水资源管理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统一管理的机制,引水总量不足,水利工程设施薄弱,沟水污染严重,农业灌溉水市场无序等。提出惠农渠灌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重新进行水权分配,加快灌域水利工程建设,尽快出台水资源统一管理、机井运行管理等规章,同时赋予惠农渠管理处一定的行政职责,以对全灌域各类取水活动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相似文献   

15.
灌区灌溉用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灌溉用水管理主要内容和决策流程以及确定的系统开发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系统结构合理、软件设计先进、实用性强、扩充性能好、适应实时决策要求的灌溉用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以数据库和知识库作为信息基础,以模型库作为管理决策的重要支撑手段,针对以上三库相互之间在概念和结构上存在交叉,在运行中存在数据流交换的特点,建立总控系统。通过多组件之间的接口集成整个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信息查询、灌水预报、水量分配等功能。该系统界面友好、直观,操作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16.
迎门山灌区因地制宜,采用多种节水灌溉工程措施,解决了灌区水资源紧缺问题,为灌溉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灌区的农业发展有了保障,是灌区节水灌溉应该提倡和推广的。  相似文献   

17.
作物优化灌溉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对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优化灌溉制度如何制定进行了研究。其特点是将作物产量模型、耗水规律模型和土壤水分变化动态模型相结合,以产量最高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计算机优化决策系统。该研究成果可使有限的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发挥最大的效率,对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具有重要作用。实例研究结果说明,所建模型及求解方法是合理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灌区水循环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灌区水循环研究的特殊性、典型性和重要性,概括灌区的天然-人工复合水循环特点,指出人工取用水-蒸散发-引用水回归成为灌区重要的水文过程,总结灌区水循环模拟的关键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国内灌区水循环模拟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分析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9.
受传统用水习惯的影响,在库水日趋缺乏的情况下,三坝灌区的区间水引用仍不能广泛开展,严重制约了农业和灌区的发展.文中对灌区供水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配套工程、科学引导来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水资源利用的红寺堡灌区作物种植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配置红寺堡灌区的作物种植结构,在分析灌区现状作物种植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单目标模型的形式,结合多目标模型的思想,建立了基于水资源利用的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并计算了灌区2008年和2015年在灌溉保证率为75%的最优作物种植结构。结果表明:在总种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优化后小麦、玉米、薯豆类、葡萄、油葵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拱棚蔬菜、甘草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2008年和2015年红寺堡灌区优化后较现状种植结构不仅可以分别节约水量1 617.4万m3和1 821.7万m3,而且可以分别增加农业收益9 577万元和11 281.1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