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中国信息界》2004,(8X):37-37
从2001年12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以来,电子政务建设风生水起、如火如荼,特别是随着2004年新一届政府上任,《数字签章法》、《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等电子政务政策法规的推进与实施,以及以“十二金工程”为核心的电子政务项目从规划逐步发展到应用,电子政务市场机会空前巨大。面对这一庞大的市  相似文献   

2.
随着8月27日《行政许可法》在人大常委会的通过,这些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顽疾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得以根除众所周知,我国电子政务之所以步履维艰、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行政许可(审批)程序的繁杂,公民提出一个  相似文献   

3.
一、大部制下网上审批系统建设的意义   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政务信息化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和网上办事将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因此网上行政审批工程也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该法将于2004年7月1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出台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信息产业部成立了“行政许可法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王旭东部长任组长,奚国华副部长任副组长,对相关工作进行组织与协调。2005年12月4日,奚国华副部长在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法律精神.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信息产业部法制建设和管理职能转变。当前,我们要抓紧做好实施《行政许可法》的各项准备工作。各部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做好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加强对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培训。抓紧开展信息产业部行政许可事项及相关规定的清理工作。抓好与《行政许可法》配套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如何进一步学习和领会好《行政许可法》的精神实质,落实部领导有关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的指示,并将其具体运用到通信监管工作的实际中去,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信息产业部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重点工作之一的行政许可清理已取得显著成绩:《关于对电信设备统一进网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等23件不符合《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的文件已被废止。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行政审批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迫切、更高的要求,象山县结合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创新与实践,充分运用新技术,实现了审批办公无纸化、审批资源的最大化共享。  相似文献   

7.
《行政许可法》是推进我国政府依法行政过程中一部十分重要的法律,对于革除过去行政审批模式中的陋习和弊端,促进建立透明高效政府机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政许可法》实施两年多来,四川省通信管理局按照法律规定和要求,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行政审批职能,强化行政审批工作中的服务理念,保障行政许可相对人的正当权利;同时优化审批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工作制度,科学、民主决策,进一步提高了行政许可工作效率,提高了行政审批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发言精选     
信息产业部政法司司长蒋耀平1月8日针对信息产业部贯彻和落实《行政许可法》工作做了发言。《行政许可法》是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令,是对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的重要改革和创新,是世界上第一部以单法形式确立的许可法。蒋耀平司长就信息产业部贯彻和实施《行政法规》做进一步介绍。蒋耀平指出,在今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之前,信息产业部要加强领导,及时部署。第一,信息产业部已经成立了以王旭东部长为组长,奚国华副部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司局长作为成员的工作组。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要求: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设和运用,扩大政府网上办公的范围;政府部门之间应当尽快做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方便人民群众。《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建设。《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电子政务作战略重点,从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综…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信息界》2004,(16):37
从2001年12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以来,电子政务建设风生水起、如火如荼,特别是随着2004年新一届政府上任,<数字签章法>、<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等电子政务政策法规的推进与实施,以及以"十二金工程"为核心的电子政务项目从规划逐步发展到应用,电子政务市场机会空前巨大.面对这一庞大的市场空间,IT厂商纷纷厉兵秣马,积极投身电子政务建设,抢食电子政务这块诱人的蛋糕.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我国电子政务之所以步履维艰、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行政许可(审批)程序的繁杂,公民提出一个申请,往往部门跑了十几个,公章盖了几十枚,但仍然不能获得批准,有些项目甚至要盖二三百枚公章.几年前国务院有关部门曾经作过一次行政许可法立法调研,结果发现仅国务院直属的部、委就有30000多件行政审批项目,地方上的审批项目更是多如牛毛.自然,在这种平台上推行电子政务,只能是把铁桌腿往木桌子上焊接.  相似文献   

12.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早已出台,国家“十五”信息化专项规划已经将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点内容。预计整个“十五”期间,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将有60%以上的政府业务和30%以上的政府对企业和公众的办公业务上网进行,电子政务市场将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预计电子政务市场在未来4年内总额会达到2500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13.
建立行政事项网上申报审批系统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河北省质监局应用微软DotNet框架并采用c撑语言技术、关系型数据库、三层的架构设计,建立了具有工作流自动判断、文件自动生成的行政事项网上申报审批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吴凡 《信息空间》2004,(8):25-28
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施行.带动了各中央机关、部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关方案的出台。信息产业部6月30日发出废止有关文件的通告,根据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废止了23件文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海关总署也都出台了系列规定。同时,引导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两项指南出台。新出台的地方性政策则以文化娱乐、电子政务、安全防范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电子政务建设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顺应电子政务建设上下游的需求,深入探讨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方法等,将对实现政府先行的信息化工作重点,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并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各省、市也先后召开电子政务推进会议并下发相关文件,所有这些都预示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将加快.……  相似文献   

17.
■从源头上减少腐败,当务之急是要尽量减少审批。网上审批这种做法可以推动我们对于执法方式的整治,如果得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响应,把它们配合起来,就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出现的思想偏差所体现的,乃是行政社会主义条件下“以官治民”旧意识的影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推行电子化,就会使电子政务建设出现种种偏差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部门透露,2004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从整体上看将呈现十大趋势: 一是,由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所引发的政府转型,为行政流程、业务模式的重构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为我国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构建、行政流程的重构以及新的业务模式的确立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地方新闻     
《通信世界》2004,(28):13-14
建立一支学习型监管队伍广东管局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本刊讯(通讯员陈小龙 特约记者石易) 广东管局近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面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加强学习型监管队伍的建设,促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管局领导对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高度重视,要求全局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加强培训,转变观念,全面贯彻。要切实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依法行政,建立公开透明、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新体制。根据局领导的具体部署,全局工作人员除自学外,还参加了全局的学习讨论会。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只有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  相似文献   

20.
从源头上减少腐败,当务之急是要尽量减少审批。网上审批这种做法可以推动我们对于执法方式的整治。如果得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响应,把它们配合起来,就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出现的思想偏差所体现的,乃是行政社会主义条件下“以官治民”旧意识的影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推行电子化,就会使电子政务建设出现种种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