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冷家油田冷43块s1+2油层油井出砂严重,高温固砂、TBS防砂效果较差的问题,进行了人工井壁防砂现场试验研究及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平均周期增油1125t,累计增油2 249t.  相似文献   

2.
辽河油田的油井出细粉砂严重,通过防砂基础理论及试验研究,形成了地层深部防砂与携排砂采油技术。在出细粉砂油井及出砂区块进行试验、应用,年平均采取防砂措施300余井次,防砂成功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对孤东油田七区西地层出砂状况统计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出砂粒径分级与防砂方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并以此指导防砂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4.
疏松稠油油藏压裂防砂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维申 《钻采工艺》2008,31(5):76-77
欢喜岭油田欢127东块兴隆台油藏属于以构造因素为主导的层状油藏,纵向上分上下两个油层组,含油面积1.46km^2,石油地质储量805×10^4t,油藏埋深740~850m,属扇三角洲辫状河道沉积。油层自北西向南东倾斜,低部发育边水,属于边底水油藏。欢127东块兴隆台油藏埋藏浅,岩石胶结疏松,油井出砂非常严重,尤其是东、西两个边部,出砂导致油井不能正常生产而关井。2005年对5口井进行了压裂防砂试验,取得了不错的增油效果,为类似稠油油藏防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地层深部充填防砂技术在小洼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小洼油田是以蒸汽吞吐方式开采的稠油油藏.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地层亏空严重,油井出细粉砂越来越严重.为此研制出地层深部充填防砂技术,该技术是向油层中注入人工砾石,由其所形成的砾石屏蔽来阻挡地层出砂.通过对激光割缝筛管地层深部充填防砂技术的不断研究、改进和完善,现已形成较成熟的防砂配套工艺.该技术现已实施17口井,增油10 853t,使一批因出砂而长期停产的油井恢复了正常生产,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BHS-A酸化防砂液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电泵大强采,生产压差增大,胜利油区河庄油田和王家岗油田沙一、二段低压疏松油层和稠油层出砂井和酸化后出砂井逐年大幅度增加。这些出砂井污染后的解堵造成更为严重的出砂。为此,研究了以树脂、阳离子聚合物、硫脲为主要原料,再与酸液复配制得的BHS-A酸化防砂液。室内实验表明,其溶蚀率大于6%,出砂量小于0.05g/L。现场试验17井次,累计增油1055t。  相似文献   

7.
复合防砂技术在文留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后,由于油层受高压水的长期冲刷,再加上井况不断恶化,油水井出砂越来越严重。针对出砂原因、类型进行砂粒中值、粘土含量等室内研究,开展复合防砂工艺技术,并在文留油田实际应用中结合油水井特点进行完善,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柳泉油田开发中后期,油水井均存在严重出砂问题,出砂不仅容易引起采油井卡泵、砂埋油层、水井欠注等问题,还会导致地层坍塌引起套变,最终造成井筒报废、油水井长期停产。针对该问题,开展清洁控砂技术研究。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化学防砂措施,在提高导流能力实现提高油气产出量的同时,可以通过吸附作用,提高细粉砂的聚集絮凝能力,并抑制细粉砂颗粒在储层中的运移,减少固相表面吸附水的流出。通过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论证了清洁控砂技术能够在控砂的同时实现增产,为该技术在同类油田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为出砂井恢复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辽河油区油井射孔防砂技术及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辽河油区筛管防砂、分层防砂、机械压裂防砂、化学高温压裂防砂、人工井壁防砂、纤维防砂等典型油井射孔防砂技术。分析了该油区油井射孔防砂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目前已形成5种枪型,高、中、低3种参数的系列化防砂产品,适用于不同油藏状况。截至2009年底,已在辽河油田出砂较严重区块施工330口井,增油30×104t,防砂成功率94.5%,防砂成功井地面测试油井含砂量〈0.03%,实现了射孔技术与防砂技术的结合。该技术施工程序简单,防砂生产效果好,是出砂油田高效开发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疏松砂岩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储层存在先天的非均质性,致使油、水井之间形成严重的高渗透大孔道现象,生产井出现特高含水及严重出砂的问题。为此研制了渗透率、胶结强度可调的无机胶结固化材料"双效胶结砂",并依据选择性注入原理,实现对高渗透、大孔道深部低渗充填,同时对近井地带高渗封口,达到防砂堵漏的目的,解决了细粉砂岩油田油、水井的出砂和漏失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南堡35-2油田明化镇组储层为中高孔、中高渗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需要压裂防砂来实现增产和防砂。根据端部脱砂压裂的原理,并结合南堡35-2油田A16井明化镇组储层特点,优选出适合该井压裂防砂的清洁压裂液、支撑剂和工具,针对井斜大的特点优化了压裂防砂工艺,采用一趟管柱对明化镇1油组和0油组成功进行了压裂防砂施工。压后油井产液量提高明显,且不出砂,证明压裂防砂达到了增产和防砂的双重作用,是开发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一项进攻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斜井前置液加砂技术现场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原油田斜井(井斜20°)水力压裂过程中易产生多裂缝和存在严重弯曲摩阻,常出现早期脱砂现象。油、气井压裂后初期产量高,但递减快,稳产时间短(100d),累积产量少。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前置液加砂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前置液中加入粉砂能有效控制压裂液滤失,降低储层伤害,实现裂缝深穿透,而且粉砂能支撑微裂缝,提高压裂效果;前置液加中砂能有效降低裂缝弯曲摩阻,提高施工成功率。应用该技术,中原油田斜井压裂成功率由初期的50%提高到95%以上,有效率88%,有效期延长了50d以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边底水稠油油藏有限出砂冷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稠油油藏防砂开采和出砂冷采存在的局限性,提出采用有限出砂冷采的开采方式开采稠油,介绍了稠油有限出砂冷采技术的原理及有限出砂冷采生产管柱主要参数的设计原则。以苏丹某区块油藏为研究实例,用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该区块油藏的三维非均质地质模型,对该区块油藏进行了单井和全区块生产动态历史拟合及有限出砂冷采数值模拟研究,在数值模拟结果良好的基础上,选取新完钻的单井进行了有限出砂冷采矿场试验,在单井矿场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对全区块的生产井采用有限出砂冷采方式开发,并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该技术对国内类似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吉林油田致密油资源潜力大,储层物性差,常规水力压裂改造技术易造成储层污染、能量补充不及时,油井产量递减快。CO2无水压裂技术具有增加地层能量、降低储层伤害、原油混相等技术优势。基于液态CO2压裂液体系的黏度、携砂性及滤失特征方面的研究,开展了CO2无水压裂技术加砂试验。通过优选增稠剂Ⅱ型压裂液提高CO2的黏度,采用段塞与连续加砂相结合的加砂方式、优化前置液比例,完善加砂工艺,提高加砂规模,压裂液体系黏度增加15~45倍,效果明显好于增稠剂Ⅰ型。CO2无水加砂压裂技术实施的10口井压后日产油是常规重复压裂的2倍以上,折算单井节约水资源1 512 m3。   相似文献   

15.
针对格鲁吉亚国家十二区块塔里巴尼油田的油井出泥砂严重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循环采油的工艺技术,该技术对于采油过程中出泥砂严重的油井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通过现场试验、应用延长了油井的维修周期,大大降低了维修井的费用,并在该油田推广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文中介绍了该油田的油井出泥砂的原因和对采油的危害、过去在采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循环采油技术工艺的试验、流程和所用设备的工作程序、技术参数以及现场实施应用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曲堤油田和东辛油田营13块东营组一段油藏原油粘度高,开采中出砂严重的特点,分析了油井出砂的原因,实施了配套的系列防砂工艺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明显地改善了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M油田的开发概况和出砂状况,综合分析了M油田出砂的原因,建立了出砂理论模型,对其进行了出砂模拟实验分析,分析了产量、含水和压力等因素对M油田出砂的影响,确定了M油田的合理生产压差及抽汲参数,并对M油田的出砂形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M油田防砂原则的确定要根据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开发时期以及不同井况采取不同的防砂措施,以实现经济而有效的防砂目的。  相似文献   

18.
防砂与排砂采油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地层胶结疏松、易出砂的稠油油藏,有防砂、排砂两种出砂管理方式。实践中采用的出砂管理模式取决于对两种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文中提出了一套独立的防砂与排砂采油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影响防砂与排砂采油经济效益对比的敏感性因素主要有日初产量之差,作业成本之差、油价变化和油藏开采的递减率。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变化,在给定的生产时间内可能出现排砂冷采经济效益好与防砂冷采经济效益好或二者经济效益相同等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渤海浅层油藏大多数为胶结疏松的稠油油藏,这类油藏目前主要的开发方式是防砂开采,这样不紧束缚了油田的产量还增加了操作成本.针对渤海稠油油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度出砂提高单井产量的开采方式,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在调研国内外出砂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实验装置,开展了人造岩心制作,采用筛析法和直接出地层砂法进行了适度出砂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的室内研究,以适度出砂原理为理论基础,同时也与现场的实际生产情况相符合。其研究成果对于渤海稠油油藏出砂油井的科学生产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