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首次报道了一种拼合处理的软玉及其鉴定特征。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和X荧光能谱分析,对该类样品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从外观上,样品的"皮"与主体结合处的颜色分界截然,有明显的粘结痕迹和大量的蜡与气泡;拼合面两侧区域的红外光谱完全不一样;X荧光能谱显示,其"皮"较主体部分缺少Ca峰。根据测试结果认为,样品应为染色岫玉软玉拼合石。  相似文献   

2.
"新型玻璃"是最近软玉批发市场上出现频繁的一种冒仿软玉的产品,其特点是外观很像软玉,而且其红外图谱谱形极像软玉的,个别峰位基本吻合,这给软玉的快速鉴定带来了一定的迷惑性和风险。选取一批典型的"新型玻璃"进行常规宝石学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等一系列宝石学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虽然"新型玻璃"的红外图谱谱形极像软玉的,但是两者之间的性质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其鉴定名称可直接命名为"玻璃";同时,对"新型玻璃"的快速鉴定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镁石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珠宝市场的繁荣,高档玉石工艺品的价格越来越高,在促进其投资热潮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仿冒品混入珠宝市场的几率.水镁石多用于Mg原料制备或其它工业材料中.在最近的日常检测工作中发现了水镁石仿寿山石与和田玉的工艺品.采用常规宝石学手段、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别对水镁石、软玉和玻璃样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水镁石的红外光谱特征对其鉴定具有诊断性意义,可与软玉、玻璃以及地开石和/或珍珠石型、叶蜡石型寿山石的相区别;借助红外光谱分析,初步推断了水镁石和软玉中次要的碳酸盐矿物.  相似文献   

4.
"紫龙晶"的宝石学名称为查罗石.目前,在珠宝市场上有一种与"紫龙晶"的结构较相似的宝石产品"绿龙晶",很多商家将其作为"紫龙晶"销售.为了验证"绿龙晶"与"紫龙晶"是否为同一宝石品种,对两种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颜色与硬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其结构、密度和折射率等基本相同;"紫龙晶"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查罗石,"绿龙晶"样品的则为绿泥石,两者并不属于同一种宝石.  相似文献   

5.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位于湖北省随州市东北部,于2010年底被发现,出土玉石器三百余件。本文研究对象是出自M1、M3、M27、M28、M65号墓的29件出土玉器,采用宝玉石学和岩石学的研究思路和无损(微损)测试方法对该批样品进行了研究。肉眼观察结合基础宝石学测试表明,29件颜色和受沁程度不同的出土玉器样品中,27件为软玉,另2件需通过大型仪器测试鉴别。大型仪器测试以红外吸收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测试为主,对29件出土玉器样品进行玉器材质的定性分析,27件出土玉器样品显示了典型的透闪石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另2件中样品M28-63-FJ-1显示了典型的蛇纹石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及样品M111∶48-50在262、405、699cm-1处显示了典型的白云母拉曼光谱。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6件出土软玉样品的化学成分测试结果显示,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aO、MgO、SiO2,其质量分数分别在13.55%~14.30%,23.78%~26.02%和56.98%~58.94%之间,属于软玉的理论范围。根据微量元素中Fe的质量分数计算6件软玉样品的主要矿物种类,其中样品M65∶WH-BLACK的R*值为0.834,主要矿物组成为阳起石,其余5件样品R*值均大于0.9,为透闪石质软玉,6件样品皆产于白云石化大理岩型软玉矿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受沁部位的侵蚀坑以及软玉的纤维交织状结构。大型仪器可以相对准确地分析玉器的材质、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弥补了肉眼观察和基础宝石学测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手段、薄片观察、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等方法对目前中国市场上常见的一种仿碧玉玻璃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样品为乳浊的脱玻化玻璃,其主要成分为SiO2,其次为Al2O3,还含有K,Na,Ca,Mg碱金属氧化物以及乳浊剂的析出物氟化钙和磷酸钙.该仿碧玉玻璃样品的鉴别特征为:颜色呆板,有时可见白斑,密度与硬度较低,贝壳状断口,羊齿植物叶脉状结构.此外,还可通过特征的红外光谱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7.
采用显微镜下观察、红外光谱测试等对"唐河玉"进行宝石学特征研究,发现"唐河玉"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副矿物主要为碳酸盐(方解石),宝石学特征与软玉相似。"唐河玉"中透闪石颗粒细小,呈纤维交织结构,含粒状、不规则状碳酸盐,排列杂乱,油润度欠佳,多呈玻璃光泽;常见特征"水草花"杂质矿物,籽料皮色丰富。通过与其他产地软玉矿床的组成矿物、结构构造等方面对比分析发现,"唐河玉"总体质量与韩国以及中国江苏溧阳、广西大化、贵州罗甸软玉相似,明确"唐河玉"的宝石学定名和市场定位:当"唐河玉"中透闪石含量95%,即可直接称为"软玉";当透闪石含量在90%~95%,碳酸盐矿物5%且影响其物理性质时,应定为"透闪石化大理岩"或"透闪石质玉(含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  相似文献   

8.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外观酷似翡翠的透辉石微晶玻璃,利用常规宝石学检测仪器、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该材料样品的宝石学特征、物相组成及谱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宝石显微镜下透辉石微晶玻璃显示特征的放射状晶花,具球晶结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其主要物相为透辉石和玻璃质;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该样品的谱学特征与翡翠的红外光谱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雪花异极矿"的异极矿仿制品,为查明其矿物组成,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结合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等大型仪器测试,对该材料的宝石学特征、谱学特征和致色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究,并将其与异极矿等相似品进行了对比鉴别。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较低的折射率(1.50)和低的相对密度(2.50左右),在宝石显微镜下显示硅灰石微晶玻璃特征的纤维状结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均显示玻璃相及硅灰石晶体的特征谱带,通过谱学特征可将其与异极矿等相似品进行区分;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结果,推断该样品的蓝色是由Cu元素导致。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具有翡翠成分的玻璃料,再对其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实现玻璃体向晶质硬玉的转化,从而得到合成翡翠。从金属醇盐浓度、pH值、去离子水的添加量、水浴温度四个方面探讨了最佳凝胶条件。常规宝石学特征测试、偏光显微镜下岩矿薄片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合成翡翠与天然翡翠的常规宝石学性质相近,其结晶矿物为硬玉,样品的结晶转化程度较好,具有硬玉的标准红外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碧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是软玉的主要产地之一。采用常规的宝石学研究方法对加拿大碧玉的宝石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碧玉主要是由透闪石-阳起石类质同像系列矿物组成,矿物成分主要为透闪石,并含有少量阳起石、透辉石、绿帘石、斜黔帘石、磁铁矿、黄铁矿等杂质矿物。其结构主要为纤维状、柱纤状、粒纤状变晶结构、局部为放射状或帚状变晶结构等,以纤维状变晶结构最为常见。认为杂志组分、结构类型、颜色、光泽、透明度等决定了加拿大碧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宝玉石鉴定方法、偏光显微镜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江苏省溧阳县小梅岭玉矿的软玉样品进行了测试研究,并与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的软玉类玉器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溧阳软玉样品和庄桥坟遗址出土软玉类玉器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但后者的w(FeOT)明显高于前者的.庄桥坟遗址出土玉器样品的δEu普遍高于溧阳软玉样品的,大部分为负异常,为轻稀土亏损型,微量元素种类多;溧阳软玉样品的δEu为负异常,为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种类少,说明两种样品应不属于同一产地或同一成因性质.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玉器样品的化学成分与溧阳软玉样品的不同,这与当今考古界普遍认为良渚文化玉器来源于溧阳软玉的观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ICP-MS等分析测试方法,对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软玉品种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及表观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软玉品种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主要矿物相似,微量元素及次要矿物存在差异,对产地和品种鉴别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一般而言,新疆白玉及青白玉、优质的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具有毛毡状隐晶质变晶结构,透闪石质量分数高,纤维细小且紧密交织,反映在外观上质地细腻油润、光泽柔和,韧性强。新疆青玉、部分青海白玉、烟青玉、岫岩软玉以及韩国白玉以显微纤维交织结构、显微纤维-叶片状交织结构、显微纤维-粒状变晶结构及斑状变晶结构为主,透闪石质量分数相对较低,纤维粗且纤维之间的空隙大,表现在外观上质地粗糙,油润感差,韧性降低。新疆、俄罗斯及加拿大碧玉的结构类型和结晶度相似,表观特征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4.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发现了特色鲜明的新玉石矿,颜色多呈白色、灰白色,偶见青色,光泽多呈蜡状光泽,质优者可达油脂光泽,常见特征"松花"。通过折射率、密度等宝石学常规测试及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大型仪器测试,确定广西软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矿物集合体,折射率、密度与新疆软玉接近。研究结果显示,广西软玉中透闪石微晶粒度均匀,交织紧密。根据透闪石的大小形态和结合方式,广西软玉可分为显微纤维交织结构、弱定向显微纤维结构、片状变晶结构等微观形貌特征,结构细腻,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珠宝市场上的一种伊利石质玉石(俗称“紫袍玉”)进行了常规的宝石学测试以及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其矿物成分以伊利石为主,含有少量的长石、石英、赤铁矿、菱铁矿和金红石,为泥质沉积岩。该玉石的颜色层次结构清楚,分界明显,与不同沉积层中赤铁矿的质量分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含丰富"水草花"形态包裹体的软玉是广西大化软玉的一个独特品种,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以及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仪器测试,对广西大化"水草花"软玉的矿物组成及其内部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该品种软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透闪石根据晶体形态及大小分为两种:一类为纤维状变晶交织结构,颗粒粒度小且均一,质量分数大于95%;一类为片状-毛毡状变晶交织结构,颗粒粒度大,多呈团块,质量分数小于5%。广西大化软玉的"水草花"为不透明锰质氧化物,呈无定形态、粉末状和片状,由后期锰质氧化物充填进入透闪石微裂隙和颗粒间隙中形成的形态各异"水草花"状包裹体。  相似文献   

17.
安徽凌家滩出土古玉器软玉的化学成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安徽凌家滩出土鸡骨白古玉器碎片的全岩化学成分与新疆和田软玉、辽宁岫岩软玉等进行比较分析, 确定该鸡骨白古玉器的玉质成分为软玉, 其化学成分特征与和田白玉和青白玉相当. 据此推测, 该鸡骨白古玉器的原石可能为白玉和淡绿灰色玉. 该软玉的成因类型属镁质大理岩型, 为研究凌家滩出土古玉器玉材的来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青海软玉中硅灰石的确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镜下观察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发现, 青海软玉中普遍含有硅灰石, 这与新疆软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硅灰石的存在增加了青海软玉的透明度, 降低了油润度, 对青海软玉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