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叶  矫苏平 《安徽建筑》2010,(6):12-13,15
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建筑与室内设计应当重视人的精神体验与个性,摆脱束缚,进行诗意空间的创造。  相似文献   

2.
德国建筑以高性能和理性著称,理性与诗意是德国建筑的基本精神特质,艺术的几何、质朴的情感、精密的构造、天籁的回响是德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德国当代建筑的精神特质,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布里昂家族墓园是一个建筑史上最为人称道的诗意作品,也是建筑诗人卡洛·斯卡帕的代表作。人们总是叹服其诗意弥漫却未能解其真意。诗意的不可读性困惑着学界,也令其在当代诗意建筑的构建中痛失有力参照。为此,文章力图对该作品的诗意来源进行解析,通过对建筑诗学和美学里诗意特点的追索,结合建筑现象学和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得出结论:斯卡帕是通过营造场所感、调动感官、运用多重隐喻和反差等手法构建了建筑的诗意。  相似文献   

4.
周荃 《华中建筑》2014,(2):9-12
路易斯·巴拉干的作品犹如生活的舞台,向人们展现了其蕴含的丰富情感。该文从影响其设计思想形成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当地传统文化入手,对巴拉干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在水与庭院、色彩与光影、材料质感三方面挖掘其作品独特的场所精神。巴拉干成功地诠释并超越了传统建筑模式,创造了一种生活的愉悦。他以现实生活为根基,通过努力让建筑表面形式连接人与环境的情感来赋予建筑灵魂和诗意,使其具有场所的归属感,从而让建筑包容在物质与精神的家园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分析,特别是以王维山水诗歌为典型代表的诗意、画意、园林建筑意境地深入挖掘,试探讨从诗意到画意、从画意到建筑精神移植的可行性,即运用山水诗→抽象画→建筑的移植手法进行中国建筑创作,以此传承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并且以静思亭的设计实验,证明“诗歌移植”研究是现在中国建筑创作可以尝试的一个新方向,排除研究者记忆中形成的固定意象,具备高度还原性,从而生发原创性建筑,使得建筑能凝聚新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从人文视角深化对绿色建筑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建筑理念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当今,“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个综合了自然、文化与经济等多层面问题的复合概念。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是绿色建筑的灵魂。“以人为本,诗意安居”是绿色建筑的核心人文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和归结点,“诗意安居”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化的审美境界,自然是绿色建筑所要追寻和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绿色建筑理念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当今",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个综合了自然、文化与经济等多层面问题的复合概念。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是绿色建筑的灵魂。"以人为本,诗意安居"是绿色建筑的核心人文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和归结点,"诗意安居"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化的审美境界,自然是绿色建筑所要追寻和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张应鹏 《新建筑》2003,(1):78-79
栖居是人类此在的整体状况,而居住(海德格尔称之为定居)是人类栖居的重要方式。诗意地栖居,强调的是栖居的诗意性本质,因此,定居的“让栖居”和栖居的诗意化就在此在的高度上将建筑和诗联系在了一起。诗意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非理性。非理性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共同特征。本文主要选择了人本主义哲学、反人本主义哲学、大众艺术的转向等三个方面作为主要切入点。这三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非理性倾向,并已对当代建筑的艺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在人本主义看来,建筑的使用者是人,人是空间的主体,空间的意义具有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设计目标 景观设计,能够延伸建筑方案的创新精神,成为建筑与都市环境交流的媒体,设计师在该项目中,力图通过探索高科技与融汇了诗意的设计语言,在解决交通动线、人流聚散、适用、绿化率等功能要求的同时,创造恢弘而美妙的城市空间,使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不仅是一种构造过程,更在这一过程中融入了人的情感体验,并用这种体验将建筑材料重新组合以创造诗意的空间。建筑师们不再仅仅追求建筑的外部形态,而是通过对材料的组合、对环境的重视,努力营造一个能与使用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诗意空间。本文将以安藤忠雄、王澍的诗意建筑来探讨建构建筑的实现方法,以指导当代的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1.
建筑设计意象的造型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华中建筑》2007,25(1):123-127
该文由分析建筑设计意象概念和作用入手,指出可以凭借建筑造型去对之加以诗意的表达,从而解决建筑设计原创性和人性化现实设计问题.从此概念出发,文章阐述了建筑设计意象的几个本质特征,进而结合它论证并归纳出一条建筑造型表达设计意象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公元4世纪罗马人将玻璃用在建筑门窗上开始,玻璃作为一种神奇的材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直至当代,玻璃材料更是建筑设计领域热衷的话题,其制造技术、建造体系、表达方式和哲学意义也更为丰富。本文以当代建筑作品为例,从三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视角,剖析建筑师对玻璃材料之于空间、环境、审美情趣和哲学范畴上的探索,探讨玻璃作为建筑材料的诗性表达,获得另外一种对于建筑的人本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人性化设计"是当前医疗建筑设计中一个时髦的词语,但在落实中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对目前我国在医疗消防中人性化设计运用中的不足,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从分析泛人性化设计的内涵入手,分别提出了针对病人、医护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的人性化设计的内容和要点,希望对医院的设计与建设起到启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花卉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武忠 《中国园林》2004,20(2):56-57
在概述中国花卉文化简史的基础上,以花卉食品、香花疗法、花卉文学、花卉画为例,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花卉文化的不同形态.中国花卉文化并非与花卉栽培同时起源,而是始自中国文化首次繁荣的春秋战国时代.它虽是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其深层实质仍是以人为中心的;具有闲情文化、多功能性、泛人文观3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5.
何礼平  李南  张叶田 《华中建筑》2004,22(5):101-103
现代城市带状休闲空间具有时代所赋予的特质,开放与封闭的结合、人工与自然的结合是带状空间的主要形态,它与动态景观是一个有机生长的整体,是人们休闲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丽水市大溪江滨江景观带的设计和分析,阐述了现代带状休闲空间向着人性化、生态性、构成系统化、组织立体化、内外空间结合化、功能多元综合化等方向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导读 阿尔伯托·佩雷兹-戈麦兹(Alberto Perez Gomez)教授及其夫人耗近10年的精力于1997年完成了巨著,建筑再现与透视铰链(Architecturo/Repmsentation and the Perspective Hinge)》,话题深入于建筑图像与再现(representation),特别是从建筑内部讨论关于17~20世纪的透视图的历史和理论,终极目的在于探索建筑再现作为诗意的翻译而非平凡的抄写。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现代建筑理论、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的先行者.冯纪忠先生在融会中西方文化的自身背景和中国古典文化的诗意情怀的双重影响下,基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解、诠释和创新,合“理性的浪漫”与“诗意的现实”于一体,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的启蒙、传布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文章简要回顾了冯纪忠先生在建筑教育思想、设计方法、设计实践等方面的相关思想与论述。  相似文献   

18.
泰国性策略     
建筑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居住者精神和特性的重要体现。当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中经历着极端的流动性时,"我们在哪里"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我们是谁"的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简而言之,建筑作为个人和文化身份表达的观念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境。但是,当我们更细致地观察时,我们开始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差别仍然根植于文化之中。我们体内的"泰国性"仍然在各种方面起作用,许多文化和艺术作品强烈地表现出这种感觉。本文将研究这些揭示出泰国性诗意的多样方式。  相似文献   

19.
刍议国内外生态社区研究进展及其特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社区的发展历程、研究状况、特征以及意义进行了详尽解读.生态社区是在城市化给人们带来生态负面影响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注重自然生态到自然与人文生态二者并重的历程;与之相应的是,人们对生态社区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从建筑、规划层面到多学科层面的发展过程;生态社区具有布局合理、环境保护、绿化体系以及功能混合等多种特征;生态社区对于建设生态城市以及打造低碳经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筑技术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当代建筑结构技术也成为了建筑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在满足建筑形式和功能要求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哲学思想、人文情感和环境意识的表达.该文分析和总结了当代建筑结构技术在建筑表现中的运用和发展趋势,希望这样的分析与归纳对建筑实践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