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淮北矿业集团拟建办公中心在采煤沉陷区进行建设为例,提出了针对老采空区的综合勘察技术;基于老采空区残余空间、破裂岩体裂隙分布规律、建筑荷载作用下老采空区的变形破坏规律及地表变形的时间效应,提出了采煤沉陷区建设用地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基于工程实践,提出了老采空区注浆治理的设计和检测方法,并初步形成老采空区治理效果检验标准;最终形成了包括老采空区勘察技术、采煤沉陷区地基稳定性评价技术、老采空区注浆治理技术、注浆效果检测及后评价技术的采煤沉陷区建设用地综合治理成套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为采煤沉陷区土地资源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神延线小煤窑采空区特征及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几年来神延线小煤窑采空工程地质勘察的实践和铁路工程加固处理小煤窑采空的工程经验,深入地分析研究了神延线小煤窑采空的分布与开采特点以及调查与治理方法,研究了陕北地区小煤窑采空区的铁路选线、工程设置和采空区的工程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3.
由于煤矿采空区具有埋藏深度大、分布无规律的特点,采用常规的勘察方法难以准确查明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及垮落密实度.该文以某煤矿采空区场地勘察为例,采用工程地质调查、工程物探、钻探等综合勘察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文对类似采空区的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目前较常用的地下采空区治理实施勘察手段、评价方法、治理方案选择及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采空区治理措施的优化设计,并结合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煤矿下采空区地质灾害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开采容易导致采空区的增加,诱发地质灾害的问题,立足于村庄采空区分布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对矿下采空区地质灾害的治理对策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理煤矿下采空区地质灾害的过程中,应借助于地质测绘、地质调查、物探勘察等方法,实现对采空区"三带"的判断,合理选择灌浆方法和灌浆浓度,形成灾害治理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采空区容易发生地面沉降或开裂等问题,为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出了大面积密集煤矿采空区地质工程勘察技术。在某煤矿区布设测网,利用瞬变电磁技术采集测线上的视电阻率并绘制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结合多条测线的视电阻率分析结果将采空区位置标注在平面图上,结合采空区位置的横纵坐标计算采空区面积和体积,完成采空区地质工程勘察。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存在3个采空区,2个采空区在1号矿区且为无水采空区,1个采空区在2号矿区且为充水采空区。这是由于该区域地势较为低洼,再加上煤矿开采后,岩层破碎,产生大量裂隙,使得地表水逐渐渗入采空区。研究可为煤矿采空区地质工程勘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孝柳线天井沟小煤窑采空区的开采特点、巷道分布情况、勘察方法、处理原则及措施,对小煤窑采空区的勘察和工程处理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煤矿开采》2015,(5):11-14
结合吉林省辽源市某棚户区改造工程下伏浅层采空区,采用高密度电法、钻探和彩色钻孔电视观测的综合勘察技术,通过高密度电法准确地查明了浅层老采空区的平面分布;通过钻探与彩色钻孔电视观测查清了老采空区及其上覆岩层空洞与裂缝的发育现状,为地面工程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与依据。物探+钻探+彩色钻孔电视观测的综合勘察技术可以为类似的浅层老采空区勘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综合物探是煤矿采空区勘察的一种常用手段。文中介绍了急倾斜煤层抽冒塌陷的成因及采空区地球物理特征;通过瞬变电磁法和三维高密度电法在急倾斜煤层采空区的电性特征和试验结果,证明了综合物探对勘探急倾斜煤层采空和冒落范围的有效性,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采空区异常参数,为项目区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采空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类似地质采矿条件的采空区勘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二号线工程专项勘察项目是以物探微动方法对工程沿线煤矿采空区开展勘察工作,基本查明了工程沿线范围内煤层的分布特征,探明了沿线采空区的分布、空间形态、充填情况、覆岩类型,查明了采空区引起的垮落带、裂隙带和弯曲带的埋深、具体高度和发育状况,初步评价了采空区稳定性及对城市建设的适宜性,并对施工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利生  李学良 《金属矿山》2014,32(9):137-141
利用废弃煤矸石回填采煤塌陷区建筑用地,是一条矿区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既减轻了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又降低了地基建设成本。运用室内试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煤矸石的物化性质、力学性质、工程性质等进行研究分析,初步建立了煤矸石回填建筑用地可行性分析、复垦场地选址、复垦场地规划、回填标高与覆土厚度确定、回填地基处理、复垦分区与施工、地基承载力检测等一套完整的复垦体系。结果表明:在进行矸石回填地基处理时,宜选择已经稳沉的区域,避免二次变形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对项目区分区、分块进行施工,提高矸石利用率;在地基处理时,采用分层回填、多次振压处理的方法,经振动压实处理后,煤矸石地基的承载力远远大于天然土地基,完全能够满足建筑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2.
黄毅 《中国煤炭》2021,(3):21-24
尘肺病作为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其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参与、综合治理。针对尘肺病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个转变”的工作思路,即从治疗为主转向防治并重,注重源头治理;从煤矿转向全社会,动员社会资源办慈善;从单纯货币募集转向资金与实物并举,拓宽公募渠道。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洗肺清尘救治项目、西部“农民工尘肺病公益救助项目”、省部级劳模尘肺病人公益救助项目、尘肺病家庭氧疗公益救助项目、安全及防尘设备推广公益项目等“七大公益项目”。最后阐述了“十四五”时期防治尘肺病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投资主体多元化是矿业纳入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本文从勘查成果、带动效应、促进找矿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进步、经济社会效益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取得的成果,并从组织保证、管理程序、监审制度等方面对其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取得了多方出资找矿运作模式的成功,为我们认识矿业多元投资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政府主导是关键,技术支撑是基础,资源量增加是动力,多方协作是保障。  相似文献   

14.
对赵固煤矿低温余热利用项目进行了测试,发现该余热利用系统运行稳定,但多低温热源并联热能利用率偏低,采用TRNSYS软件建立了系统的模型,利用现有的系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利用模型分析了多低温热源串联热能利用率,结果表明,多低温热源串联比并联热能利用率更高,为系统的优化指明了方向,为同类型项目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安康火石岩新码头滑坡体的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分别计算出各个滑面的滑体推力值,依据最大滑体推力值计算出加固所需锚固力,并选择滑坡治理方案。概述治理方案技术参数以及同类项目选择治理方案应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工程实例,对矿山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排序问题进行了分析,引入了高斯偏好函数和PROMETHEE排序模型,该模型适合于采矿系统中各类多属性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厂坝铅锌矿地表存在的露天采坑及塌陷区为研究对象,露天坑以 1 298 m 水平(封闭圈)为界,分为Ⅰ 期、Ⅱ期治理工程。 采用矿业软件 Dimine 对露天坑体积进行了估算,在综合分析国内外露天坑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同 时结合矿山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治理厂坝铅锌矿存在的露天采坑及塌陷区的合理方案,并制定了 治理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 对确定的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进行了充填试验,确定Ⅰ期治理工程充填砂浆浓度为 69%、灰砂比 1 ∶20;Ⅱ期治理工程充填砂浆浓度为 69%、灰砂比 1 ∶15。 采用数值分析,就Ⅰ期治理工程对井下采矿的 影响、Ⅱ期治理工程充填体形成的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方案实施后,既解决了露天坑及塌陷区对生 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同时将废弃露天坑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变废为宝,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同时降低了潜在的安全 风险。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安阳市殷都区磊口—都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概况,研究区包括北山庄村北采石厂恢复治理区等共10个恢复治理区及19个治理点,面积约204.16 hm2,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主要分为危岩体清理工程、废弃建筑物拆除工程、台阶削坡工程、浆砌石挡土墙工程、台阶浆砌石挡土墙工程、截排水沟工程、生物工程和标志碑工程等防治技术,分析了露天矿山恢复治理主要设计工作量。以最优化的治理方案,取得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为出发点,对项目所在地的处理处置社会需求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得出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工程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20.
深井降温冷负荷反分析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部高温热害已成为制约煤炭开采的主要障碍,人工制冷降温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高温矿井中采用,工作面冷负荷作为高温矿井人工制冷降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如何较为准确的计算工作面的冷负荷关系到降温工程能否达到预期的降温效果.对原有深井降温冷负荷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针对现有算法存在不确定参数多、计算结果不精确及实用性差的问题提出反分析算法.根据工作面与巷道风流温度、湿度等热环境参数的实测值,利用热力学原理,通过焓差值反向计算开采工作面的冷负荷,并通过夹河煤矿深井热害控制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