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动物实验,对微波治疗的观察以及对微波作业人员健康的调查,都充分表明微波辐射对生物体有着明显的生理作用. 微波辐射对人体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如果辐射量控制适当,对人体可以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血液循环加快,血管扩张,新陈代谢过程加强,局部营养改善,从而促进机体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卜满  山其骧 《红外技术》1992,14(5):9-12
在飞行器红外隐身技术中,研究固体壁面的红外辐射特性十分重要,该红外辐射特性又与法向全发射率和红外辐射光谱的测量密切相关。本文介绍用参比法测量法向全发射率及用光栅单色仪测量红外辐射光谱的实验方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处于红外波段的 CO_2激光,能使生物分子产生热效应,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消肿、镇痛、消炎等作用。我们用它进行局部扩束照射治疗肩周炎、网球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126例治疗情况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诊断依据主要靠病史和体格检查,参考化  相似文献   

4.
红外理疗机理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红外辐射的生物效应,探讨红外理疗的机理。通过人体皮肤对红外辐射的反射、透射和吸收的研究,为红外理疗仪器的主发射波段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人体对红外辐射的共振吸收原理,红外理疗法已成功地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特到是近年来“热疗法”的临床实验表明,红外理疗用于治癌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红外理疗的机理探讨与红外理疗仪的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景发  徐景智 《红外》1999,(11):9-13
本文对红外理疗的机理,从人体的辐射吸收和红外辐射对人体产生的热效应与共振吸收效应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三种典型的红外理疗仪进行了测试分析讨论分析了红外理疗仪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传统艾灸与替代物灸和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比较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传统艾灸、替代物灸和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的分析比较发现,隔附子饼灸、隔姜灸和隔蒜灸三种传统间接灸与人体穴位归一化红外辐射光谱有惊人的一致性,其辐射峰均在7。5μm附近;而几种替代物灸与相应传统艾灸和人体穴位的辐射光谱相差甚远,其温热作用也远不如传统艾灸;传统艾条黄灸与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也有很大差异。结果提示,在传统间接灸的治疗效应中,间接灸和穴位的红外共振辐射起重要作用;从艾灸的红外物理特性看,替代物灸尚不能替代传统艾灸。  相似文献   

7.
利用双波段红外探测系统测到的目标双波段红外辐射信息,推导出目标的伪距离量测信息,使得单站红外探测系统变为可观测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带反馈的分布式估计融合算法,将雷达与双波段红外探测系统得到的局部航迹进行融合,并将每次融合估计的结果反馈给局部传感器,使得融合中心达到最优性能的同时,减小了雷达和红外局部估计的误差.仿真结果表明:①单站红外探测系统利用目标的双波段红外辐射信息能够对目标进行有效地跟踪,跟踪精度较高;②带反馈的布式估计融合算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而且能够明显改善局部传感器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8.
吴海洋  魏计林  邱选兵 《红外》2011,32(3):34-37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人体红外测温系统.该系统由MLX90615高精度医用数字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主控CPU单元和其他外围电路组成.MLX90615采集人体额头的红外辐射温度值并将其输入CPU,经过温度补偿和距离补偿,额头温度值被转换成对应的人体温度值,并显示在液晶屏上.实验表明,与其他系统...  相似文献   

9.
人体动作检测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智能安防、军事情报等领域,该文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对人体红外辐射灵敏的感应,通过设计信号调理及采集电路,搭建实验平台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在时域和频域中进行运动特征的提取算法设计,实现人体运动形态的检测。该文以踏步过程中跳跃动作的提取为例,介绍了整个设计过程。该人体检测方法具有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对人体检测领域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的辐射定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辐射定标是红外遥感信息定量化的关键技术,对所测光谱进行定标是定量分析中的重要环节。采用自行研制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原理实验装置(简称CHIPED-I)进行验证,用黑体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两点线性定标,将测量的相对强度转化成目标的绝对辐射亮度谱,采用亮温法算出标定后的亮温光谱。结果表明,这种辐射定标方法用于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光谱仪方法可行,这对进一步分析大气透过率和反演大气中红外活性气体浓度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红外辐射式体温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制了通过采集鼓膜辐射的红外能量测量体温的红外辐射式体温计,实现了对体温快速准确的测量;使用常温黑体炉对该温度计进行了性能测试和标定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陈书恒  朱倪瑶  陈宁  马贤杰  刘杰 《红外技术》2021,43(10):949-953
通过研究飞机的红外辐射特征,为干扰弹投放策略提供参考,采用光谱辐射计、中波热像仪、长波热像仪对飞机的静态红外辐射特性进行测试,选择迎头(0°)、正侧向(90°)、尾后(180°)共3个测试点,测试结果表明:迎头红外辐射强度和辐射面积均最小,尾后红外辐射强度最大,辐射面积较小,正侧向红外辐射面积最大,辐射强度较大。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飞机面临不同方向来袭导弹攻击时,红外干扰弹的投放使用策略。尾后攻击时,采用多点源和面源红外干扰弹;侧向攻击时,采用面源红外干扰弹;引头攻击时,采用多点源、面源红外干扰弹。  相似文献   

13.
巡航导弹排气系统的红外辐射严重影响其红外隐身突防能力。首先建立导弹发动机排气系统计算模型,对其巡航状态下的流场进行了计算;其次,基于逆向蒙特卡洛法编写的红外辐射特性计算程序模拟了导弹排气系统空间探测点的红外辐射特性;最后分析了空间红外成像及光谱辐射强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巡航导弹红外辐射具有从正前向到正后向气体辐射向固体辐射逐渐过渡的特点,正后向45°锥形空间辐射较强;模拟红外辐射对指导改进导弹隐身突防能力具有较强的军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红外辐射特性是导弹突防性能评估的重要指标,而红外辐射测量则是导弹预警和识别的主要手段,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军事应喟价值.本文通过对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大气衰减的理论分析,探讨了提高陆基长波红外辐射探测能力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上动态目标红外辐射测量精度评估问题,分析了影响红外辐射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重点研究了针对试验海域系统外场定标方法、大气辐射传输修正方法、背景杂散辐射模型,提出了海上动态目标红外辐射测量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法,为海上飞行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系统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主要特征和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对人体体表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正常生命现象,证实了古人对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并归纳出它的5个基本特点和显现的规律,为进一步探讨与经脉路线相关的物质组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可见光/热红外伪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科技作战中单兵行动的隐蔽性问题,结合人体红外辐射特征,制备了一种新型可见光/热红外兼容伪装复合材料,同时对材料的伪装效果、热发射率、热辐射性能、隔热性能以及表面形貌等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有关性能均符合可见光与热红外伪装的要求,可用做单兵伪装织物面料,同时对多波段兼容伪装复合材料的研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末敏子弹非稳态红外辐射特性数值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计算末敏子弹在弹道诸点的瞬态红外辐射,根据末敏子弹外壁气动加热、辐射换热和内部导热耦合作用机理,利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对完整弹道下末敏子弹的非稳态温度分布进行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子弹弹体和降落伞在3~5 m和8~12 m波段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在弹道中的变化规律,并与对应探测视线方向的天空背景红外辐射特性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降落伞辐射亮度有时为子弹弹体辐射亮度的一半,但辐射强度可达到子弹弹体辐射强度的21倍,在长波红外波段、弹道减速减旋阶段实现对末敏子弹的告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黑体与平行光管组合是红外辐射定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平行光管自身存在热辐射,会在系统探测器上形成杂散辐射噪声,如果不进行处理,将产生定标误差,影响定标精度。建立了平行光管杂散辐射理论模型,定量分析不同工作温度、不同表面发射率下镜面的杂散辐射,确定杂散辐射对红外辐射定标的影响。同时提出杂散辐射修正措施,消除平行光管杂散辐射对红外辐射定标的影响,提高红外辐射定标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