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由国家日用小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的浙江省质监局科研项目"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酞酸酯类化合物的迁移规律及SPME-GC-MS测定方法的研究"通过了验收。据了解,该项目针对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酞酸酯类化合物,应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6种酞酸酯类化合物,并采用4种物质模拟食品,探索塑料包装袋中常见3种酞酸酯的迁移规律,建立了固相微萃取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一次性塑料饭盒中的双酚A在不同食品模拟溶剂条件下的迁移规律.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在不同食品模拟溶剂中迁移的双酚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双酚A在不同食品模拟溶剂中的迁移量,主要受温度、溶剂极性及萃取方式的影响.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双酚A迁移量逐渐增加,但由于双酚A易挥发,温度过高时,溶出物中双酚A的量反而减小;相同温度时,在不同食品模拟溶剂中,溶剂极性越小,溶出物中双酚A的迁移量越高;溶剂相同时,不同萃取方式下的迁移量不同,实验表明:一次性塑料饭盒中的双酚A用微波萃取比水浴加热萃取时的迁移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塑料科技》2017,(1):85-8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了辐照后的3种聚乙烯(PE)类食品包装复合材料中抗氧化剂BHT的含量,并考察了其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BHT仅向脂类模拟物中迁移;同时,复合材料中BHT的含量及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另外,BHT在材料辐照过程中产生了1,3-二叔丁基苯(1,3-DTBB)和1,4-二叔丁基苯(1,4-DTBB)两种降解产物,其含量及迁移量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测定PE/PA复合包装膜中碳酸钙的迁移,建立了湿法消解-ICP-OES法对材料中的碳酸钙进行检测,测定了薄膜中的碳酸钙在四种食品模拟物(4%乙酸、水、50%乙醇、95%乙醇)中的迁移量,考察了时间、温度等变量的存在对碳酸钙向食品模拟物中迁移的影响和复合包装膜的总迁移。结果表明:薄膜中碳酸钙的初始含量约为6.52%;碳酸钙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排序为:4%乙酸水50%乙醇95%乙醇,温度的升高会使碳酸钙的迁移速率加快,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碳酸钙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薄膜在食品模拟物4%乙酸和水溶液中的总迁移分别为127.31 mg/dm~2、4.16 mg/dm~2。说明该种类薄膜的使用条件为常温干燥,尽量避免在酸性条件下使用,并且不宜长时间存放于有机环境下。  相似文献   

5.
由福建检验检疫局承担的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的检测、迁移和风险评估及工艺控制研究项目日前通过验收。该项目研究建立了6种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迁移量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操作简便,已应用于不同层次实验室的实验检测,可满足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同时,该项目研制了一套多功能模拟迁移实验装置,解决了板、盘、片状以及薄膜等食品接触材料在模拟迁移实验中无法盛装食物模拟液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赵胜男  林勤保  蓝碧锋 《塑料》2022,(3):40-44+72
为研究不同剂量的60Co-γ辐照下,聚丙烯/聚乙烯(PP/PE)共挤膜中抗氧化剂BHA、BHT、TBHQ的稳定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辐照前后6种PP/PE共挤膜中的抗氧化剂及其标准品进行了检测,重点研究了样品及抗氧化剂标准品在辐照过程中生成的辐解产物,并分析了样品中抗氧化剂的萃取量变化以及向脂类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6种PP/PE共挤膜及BHA、TBHQ标准品均未检测到辐解产物,但是,在辐照后的BHT标准品中,检测到辐解产物2,4-二叔丁基苯酚(2,4-BTBP)。萃取实验和迁移实验仅检测到BHT的含量变化,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样品中BHT的萃取量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向脂肪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缓慢地上升。BHT在0.5~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达0.999,检出限为0.002 mg/L,定量限为0.007 mg/L,加标回收率在94.6%~104.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1%~7.3%之间,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张松  任镇涛 《山东化工》2022,(24):166-168
不锈钢食品包装材料迁移量的检测,是食品安全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如今人们普遍使用各式各样的不锈钢保温杯,对其迁移量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不锈钢保温杯砷、镉、铬、镍、铅迁移量测定的相关标准,提出在预处理试验中定容环节的标准操作空白,设计了食品模拟物定容对不锈钢保温杯迁移试验的影响试验,在食品模拟物减小的不同时刻进行定容,得到迁移结果,并做了比对试验。研究表明,虽然个别元素的迁移量存在变化规律,但是食品模拟物的定容对试验结果没有明显影响,对最终的试验结论没有影响。分析结论,最后对试验研究提出了改进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现行国家标准GB 31604.30—2016中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的检测方法,对市售食品级保鲜膜中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及其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食品模拟物对邻苯二甲酸酯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3种市售食品级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均检测到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的迁移量。对于同一食品模拟物,在不同实验温度时间下,PVC保鲜膜中DEHP的迁移量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对于不同食品模拟物,在相同实验温度时间下,PVC保鲜膜中DEHP在油类模拟物及高浓度酒精类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大于其在水性和酸性模拟物中的迁移量。  相似文献   

9.
由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引出了食品包装材料化学物的迁移对食品的污染;总结了各种食品包装材料中化学物的迁移以及迁移水平的分析测试方法;并举例说明了各种方法的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也介绍了研究食品包装材料化学物迁移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一种功能型聚乙烯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功能型聚乙烯薄膜材料由下列份数的原材料组成:聚乙烯86~90.5份,改性层状纳米硅酸盐2~6份,LDPE-gMAHI 1~4份,超细二氧化钛0.5~1份。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制备的聚乙烯薄膜在维持原聚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阻隔性,将抗氧剂固定于层状纳米硅酸盐表面可以降低抗氧剂的迁移性,降低了对食品的污染可能性。2)本发明使用超细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11.
胡雅静  宋晶丹  杜振霞 《塑料》2021,50(1):100-104,12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因添加剂使用量较少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但是,近期研究发现,PET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寡聚体与食品或食品模拟物接触时会发生迁移,因此,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针对2种食品接触用PET瓶,采用溶解沉淀法提取寡聚体,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的非靶向...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分别含有0. 5%纳米ZnO、纳米TiO_2、纳米SiO_2成分的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碳酸钙(CaCO_3)薄膜,使用透湿透氧仪检测薄膜的阻隔性能,分析三种纳米成分对薄膜阻隔性能的影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建立其中爽滑剂芥酸酰胺的检测方法并研究其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对比了异辛烷、95%乙醇、100%乙醇三种食品模拟物对芥酸酰胺迁移的影响;探究了三种纳米成分对芥酸酰胺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在100%乙醇中的溶解程度最大,芥酸酰胺的迁移量也达到最大;纳米成分的加入可能通过延长了小分子运动,在材料内部形成新键,提高了材料的结晶度而提高了材料的阻隔性,阻隔性为SiO_2TiO_2ZnO;纳米粒子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而芥酸酰胺分子量较小,容易被纳米粒子吸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它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因此纳米成分的加入对芥酸酰胺的迁移均有抑制作用,抑制能力为TiO_2SiO_2ZnO。  相似文献   

13.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化学物迁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志刚  王志伟 《化工学报》2007,58(8):2125-2132
基于有限差分方法数值模拟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化学物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及迁移物在食品内的不稳定性。结果表明,扩散系数DP决定了迁移的动力学过程,分配系数KP,F表征平衡时化学物在包装材料和食品内的浓度比值,平衡时食品内的化学物浓度随化学物在包装材料内的初始浓度Cin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多层复合包装,阻隔层可显著减缓污染物层内化学物向食品的迁移,从而达到保证食品安全的目的,阻隔层厚度LR影响阻隔功效。化学迁移物在食品内存在不稳定现象,这将导致实验结果低估其向食品的迁移。  相似文献   

14.
文章模拟搪瓷制品烹煮时的恒高温过程。考察该过程中搪瓷制品中铅镉重金属离子在三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分析其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给出了日常使用搪瓷食品包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微波条件塑料包装化学物质迁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广泛应用食品于食品包装中,并且常常会在塑料包装加工过程中添加许多化学添加剂以提高其性能,可能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就微波条件下塑料包装化学物质的迁移进行了研究,采用500,700,900W三个不同加热功率下分别对食品模拟物三种食用油(橄榄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的迁移率进行实验。以期对预防塑料包装危害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2,6-萘二甲酸二甲酯迁移量的方法。采用二氯甲烷对水、质量浓度为30 g/L的乙酸、体积分数10%、20%、50%的乙醇五种食品模拟物中的2,6-萘二甲酸二甲酯进行液液萃取后进样分析。结果表明:2,6-萘二甲酸二甲酯标准溶液的检出限为0.005 mg/L,在0.02~0.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对5种不同食品模拟物中2,6-萘二甲酸二甲酯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为96.1%~105.0%,相对标准偏差(n=6)为0.9%~3.7%。实际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在50%乙醇食品模拟物中,2,6-萘二甲酸二甲酯的迁移量最高。该方法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定量准确、重现性好,能够满足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2,6-萘二甲酸二甲酯迁移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7.
《塑料科技》2019,(12):131-136
针对塑料食品包装中罗丹明B迁移量的分析,本文首先建立了水、4%(体积分数)乙酸、20%(体积分数)乙醇和50%(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以及橄榄油五种食品模拟物中罗丹明B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分析方法。四种水性食品模拟物中,罗丹明B含量在0.001~0.2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在橄榄油中,罗丹明B含量在0.005~0.200 mg/kg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添加试验结果表明方法回收率较高,相对标准偏差较低,准确度和稳定性较好。验证后的方法运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在50个市售塑料食品包装中,3个包装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迁移试验数据表明,罗丹明B迁移量在0.002~0.023 mg/kg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丙烯腈单体是剧毒化学品,为了快速,高效,绿色的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的丙烯腈迁移量,对SPME-GCMS的条件如萃取时间温度,萃取纤维类型,解析时间和GCMS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自动固相微萃取-气象色谱-质联用谱(SPMEGCMS)测定食品模拟夜中的丙烯腈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线性范围0.01~0.20 mg/kg,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达到0.01 mg/kg,重复性实验得到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85%~115%.满足食品接触材料中的丙烯腈迁移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
邓玉明  唐蕾  罗世鹏 《中国塑料》2022,36(10):131-13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对4类不同类型的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质的食品接触材料在4 %乙酸和50 %乙醇模拟物中的迁移出的非挥发性未知物进行筛查解析。结果表明,产品在4 %乙酸模拟物的迁移风险远小于50 %乙醇模拟物,主要迁移物质为聚合单体形成的寡聚物,抗氧剂、润滑剂、胶黏剂等加工助剂以及生产加工、迁移过程中形成的非有意添加物(NIAS)物质;纯PET材质的产品迁移物质较少,多层复合材料迁移物质较多。复合材质的产品中,PET材质可能在生产时添加了己二酸、癸二酸、新戊二醇等物质,进行了改性处理;此外,部分迁移物质会与模拟物中的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新的NIAS物质。  相似文献   

20.
《广州化工》2021,49(12)
外卖食品在与塑料餐盒接触的过程中,餐盒中的塑化剂会随食品环境改变而迁移到食品中,从而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实验选取一次性塑料餐盒为研究目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一次性塑料餐盒中10种常见塑化剂的含量,并选择适当的模拟液,分别模拟其在不同食品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迁移规律。在两种餐盒中均检出了DIBP、DBP和DEHP,在不同模拟液迁移实验中,这三种塑化剂均有迁出,且受模拟液种类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