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立  李福军  李景前 《轮胎工业》2008,28(4):195-197
以245/50R16轮胎为例,利用增强材料的弹塑性特征,在轮胎有限元分析中考虑增强材料的残余应力,通过与不计残余应力时的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考察残余应力对轮胎外缘尺寸变化和稳态滚动半径等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残余应力的模拟结果能达到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 一、引言 在石油加工中,加氢精制及加氢裂化是提高油品质量改变油品结构的二次深加工。加氢反应器是加氢装置的核心设备。由于运行在高温、高压、氢介质作用下,通常在反应器筒体(9/2Gr-Mo钢)内壁堆焊奥氏体不锈钢,以防止硫化氢等介质的腐蚀。但是,近年来,又发现热壁加氢反应器,在高  相似文献   

3.
王震  宋金星  刘亚军  高勇 《化工科技》2021,29(2):32-35,41
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高压容器筒体和球形封头连接处焊接区温度场和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焊接区温度分布不均匀,焊缝及熔合区温度最高,焊缝周围区域金属的温度急速下降.焊接区残余应力关于焊缝中心呈对称分布,最大残余应力出现在焊缝及熔合区处,最大残余应力约为1750 MPa,残余应力沿焊缝中心向边缘处...  相似文献   

4.
采用ANSYS耦合单元对压力管道焊缝残余应力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预热和焊接速度对焊缝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对试件进行预热可以降低焊接残余应力;较快的焊接速度也可以降低焊接残余应力。该优化分析为进行实际焊接过程提供了指导,为焊接前节省了大量实验时间。实际焊接过程中也验证了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和最后焊接后实测的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5.
李家科  刘欣 《陶瓷学报》2011,32(1):57-61
以长石、滑石、方解石、高岭土等为主要原料制备裂纹釉。研究了釉料配方组成对釉面裂纹效果的影响,并用有限元方法对釉层中的残余应力分布特征及残余应力对裂纹产生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250~1300℃、保温时间30min,以及坯、釉的物理性能具有合适的差异时,可以得到效果较好的裂纹釉,且有限元对残余应力的分析与实验结果取得了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6.
含凹坑缺陷的薄壁圆筒形压力容器疲劳寿命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Patran和疲劳分析软件MSC.Fatigue对含凹坑缺陷的薄壁圆筒压力容器进行静力分析和疲劳寿命分析,得出满足G0>0.1的不同深度和长度的凹坑的最大主应力、应力集中系数和疲劳寿命的情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到:随着凹坑深度的增加,最大主应力、应力集中系数是线性增加的,而疲劳寿命则是线性减小的.并且随着凹坑长度的增加,最大主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是不断减小的,而疲劳寿命也有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由此可知疲劳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凹坑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细致的有限元分析,讨论了筒体与下锥体连接部分因制造原因形成的鼓胀凸缘式局部变形对反应器安全运行的影响。附加弯矩引起凸缘内壁面轴向应力σ_Z加大到正常水平的3.8倍,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8.
残余应力测试及压入试验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残余应力测试的钻孔法、环芯法、X射线衍射法和中子衍射法4种传统方法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其应用现状;介绍及展望了较为新型的压痕应变法;由于现有方法均无法测试压痕凹坑的残余应力,最后综述了压入试验研究中凹坑残余应力的二维、三维有限元模拟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装药弹体残余应力对杀爆弹使用安全性的影响,分析了装药过程的应力-应变特征。假设药柱的应力分布不涉及压制过程炸药的应力-应变历史,采用两种方法对装药弹体在静载荷下的应力进行分析计算,一种是将整个弹体划分成较小的网格进行求解,另一种是先对整个弹体进行网格划分,然后根据求解的需要对局部网格进行加密。两种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应力主要集中在扩爆孔底部,最大为1.907×1-0 3M Pa,与同等压药密度成型药柱的屈服极限8.67 M Pa相差甚远。在应力作用下,局部所产生的最大变形为2.71×1-0 9m,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0.
撞击流反应器流场的有限元分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撞击流已被证明是强化相间热质传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反应器——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在液相和液固相反应极具应用开发潜力。本文用有限元软件ANSYS/FLOTRAN对其三维流场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SCISR流场中各参数关于Y轴完全对称;撞击区速度和压力都较大,撞击区静压高,且在驻点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超高压反应器剩余残余应力测试与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光  徐彦廷  李伟  张颖 《化工机械》2001,28(4):207-210
在某石油化工厂超高压反应器中 ,选择工况条件最差的超高压自增强反应管进行了水压试验过程的内壁应变测试和声发射监测。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自增强理论 ,总结出了利用声发射技术和应变测试对该种超高压自增强反应管进行检测与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可对这类反应管是否存在活性缺陷以及残余应力的衰减情况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线性黏弹性模型,模拟计算了平板形状制品残余应力在壁厚方向和流动方向上的分布及其在成型中的变化过程。根据模拟结果,深入讨论了注射成型过程中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和演变情况。结果表明:脱模时制品表层有着较大的拉应力,表层以下存在着一个应力低谷,在制品中心区域存在着抛物线形的拉应力分布;残余应力沿壁厚分布的形状在流动方向上基本相同,但是流动末端的应力值稍大于流动入口处。  相似文献   

13.
用等效静力法,通过分析计算并对聚丙烯装置中气相流化床反应器出料系统管道的振动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成功避免因振动引起的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14.
A theory is formulated for the general fatigue response of brittle flaws which experience residual stress concentrations. The indentation crack is taken as a model flaw system for the purpose of setting up the basic fracture mechanics equations, but the essential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have a wider range of applicability in the strength characterization of ceramics. A starting fatigue differential equation is first set up by combining an appropriat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for point- or line-contact flaws with a power-law crack velocity function. 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then obtained for the case of static fatigue. The resulting relation between lifetime and failure stress is shown to have exactly the same power-law form as the conventional solution for Griffith (residual-stress-free) flaws. This "equivalence" is used as a basis for extending the results to dynamic fatigue. A comparison of these analytical solutions with numerical counterparts defines the limits of accuracy of the theoretical procedure. However, while the form of the lifetime relation remains invariant, the values of the exponent and coefficient differ significantly for flaws with and without residual stress. Accordingly, the application of conventional fatigue theory to evaluate crack velocity parameters, without due regard for the nature of the critical flaw, can lead to serious errors. Explicit conversion formulas are given for transforming "apparent" velocity parameters for indentation flaws directly into "true" parameter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concerning the use of the indentation method for materials evalu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甲烷化反应器是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最主要的静设备之一,是一种同时承受变温载荷和压力载荷的反应容器。在生产过程中,持续交变的温度和压力载荷使反应器承受很大的耦合交变应力,而这引起了很多结构失效问题。对于已投产的甲烷化反应器,对其进行安全和疲劳分析可为其检修和寿命预测提供可靠依据,从而保证设备安全高效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王韬  颜悦 《塑料工业》2012,40(12):42-45
基于Moldflow软件模拟研究了注塑件厚度方向上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和保压压力等工艺参数对注塑件平面上残余应力均值和极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塑件厚度方向残余应力表现出拉-压-拉的三区域分布,平面上残余应力均值和极差受保压压力影响最大,其次为注射时间和熔体温度,模具温度影响最小。最佳注射工艺组合的数值计算和试验结果比较发现,残余应力变化趋势相似,对于生产实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车灯灯罩易发生开裂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降低注塑件残余应力的方法.首先使用Moldflow分析软件,借助正交优化方法,对注塑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降低注塑件模内残余应力.然后使用ANSYS分析软件,模拟制品去应力退火的过程.结果表明,灯罩残余应力大大降低.这对指导工程实际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残余应力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小孔释放法对系列钢制压力容器手弧焊接接头的焊接残余应力进行测试 ,讨论了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对加载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的验证。结果表明 ,焊接接头的应力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是影响钢制压力容器安全性的关键 ,采用加载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非均匀应力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9.
谭立平 《化工机械》2014,(2):184-189
为了加强生产聚乙烯的管式反应器的使用和管理,对管式反应器所采用的设计理论进行选择,对设备自增强前、后的强度和应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环管反应器结构是集钢结构框架、反应器和压力管道于一身的特种设备.其设备和生产工艺的特点决定了反应器的荷载除了考虑常规的设备自重、平台活荷载、温度、风荷载和地震的荷载外,还应考虑物料的流动和操作压力对设备的影响.主要对物料流速和内压对环管的影响作了研究,采用杆系单元等效荷载的方法进行模拟,同时对在环管分析中关于内管和夹套管、膨胀节等应力分析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对环管反应的国产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