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制成功的新型高效酸化缓蚀剂适用于盐酸或土酸。该缓蚀剂用喹啉季铵盐和有机胺等复合而成,在90~150℃、盐酸浓度为12%~34%内不需要复配甲醛、丙炔醇或碘化物等缓蚀增效剂,缓蚀效果优于同类产品。这种缓蚀剂现场施工方便,实用,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H-93氯乙烯转化器循环冷却水缓蚀阻垢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动态、电化学测试和现场试验证明,研制的H-93缓蚀阻垢剂具有高防护性能。这种缓蚀阻垢剂以钼酸盐为主要缓蚀组分,按照缓蚀剂的协同效应原理,与无机缓蚀剂G、有机缓蚀剂E复配并添加适量阻垢剂B而组成。H-93缓蚀阻垢剂为白色粉末固体,水分<3%,pH(0.2%0溶液)≥7,热分解温度≥230℃,当浓度达200×10(-4)%时,在高温循环冷却水中具有优良的缓蚀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3.
汪晓军  肖锦 《材料保护》1998,31(10):20-21
研究了吡啶季铵盐接枝天然高分子技术,制取的药剂量性能良好的酸缓蚀剂。药剂在1moo/L的盐酸中具有长效缓蚀功能。通过色谱-质谱分析了FNP-C在酸中的降解规律,探索了其长效缓蚀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静态、动态、电化学测试和现场试验证明,研制的H-93缓蚀阻垢具有高防护性能。这种缓蚀阻垢剂以钼酸盐为缓蚀组分,按照缓蚀剂的协同效应原理,与无机缓蚀剂G、有机缓蚀剂E复配并添加适量阻则组成。H-93缓蚀阻垢剂为白色粉末固体,水分〈3%,PH(0.2‰溶液)≥7,热分解温度≥230℃,当浓度达200×10^-4%时,在高温循环冷却水中具有优良的缓蚀垢性能。  相似文献   

5.
2—苯甲酰基—3—羟基—1—丙烯——一种新型盐酸缓蚀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主要研究了2-苯甲酰基-3-羟基-1-丙烯(简称BAA)的合成及其在盐酸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从动力学角度初步探讨了BAA对碳钢在盐酸介质中的缓蚀机理。试验结果表明,BAA在盐酸中对碳钢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与有机含氮化合物有较强的协同作用,电化学测试表明BAA对阴、阳极过程均有抑制作用,属于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6.
FNP-C酸缓蚀剂的长效缓蚀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晓军  肖锦 《材料保护》1998,31(10):20-21
研究了吡啶季铵盐接枝天然高分子技术,制取的药剂是性能良好的酸缓蚀剂.药剂在1mol/L的盐酸中具有长效缓蚀功能.通过色谱-质谱分析了FNP-C在酸中的降解规律,探索了其长效缓蚀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低毒或无毒、对环境友好且缓蚀效果优良的高效缓蚀剂,以曼尼希碱、共轭烯醇化合物等为原料,研制出了一种不合丙炔醇的环保型酸化缓蚀剂MCA-Ⅰ,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法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并优选了缓蚀剂配方.结果表明:当曼尼希碱、共轭烯醇和增效剂在缓蚀剂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0%,2.5%,1.5%时,缓蚀剂缓蚀性能最佳;MCA-Ⅰ浓度为1.0%时,N80钢片在90℃,20.0%盐酸中的腐蚀速率降低到1.076 5g/(m2-h),缓蚀率为99.8%;酸化缓蚀剂MCA-Ⅰ可使腐蚀原电池的电流密度显著降低,极化电阻明显增大,属于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8.
黄少斌  肖锦 《材料保护》1997,30(6):20-21
研究了试验和聚氨杂环季铵盐缓蚀剂(FQ-C)的用量对A3钢在盐酸中缓蚀效果的影响,建立了试验温度、FQ-C用量与缓蚀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内燃机冷却水复合缓蚀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偶腐蚀方法和失重法筛选出适用于内燃机冷却系统的DJ-W复合缓蚀剂,其缓蚀率达到90%以上。采用扫描电镜(SEM)及俄歇电子能谱(AES)等表面分析技术,结合极化曲线测量,研究了铸铝、铸铁、焊锡在内燃机冷却系统中的腐蚀机理和DJ-W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引入长链烷基的三唑类缓蚀剂在盐酸中对金属缓蚀性能的研究尚存在着较大的空白。合成并探讨了烷基三唑类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作用机理,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测试评价了3种不同碳链长度的三唑类缓蚀剂对N80碳钢在盐酸中的缓蚀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其缓蚀前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3种缓蚀剂均能有效抑制盐酸对N80碳钢的腐蚀,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在N80碳钢表面的吸附服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较低温度下,缓蚀剂碳链越长,缓蚀性能越好;缓蚀剂分子中吸附基团的比例随着碳链的增长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增加,缓蚀剂分子热运动加剧,吸附能力降低,碳链较短的缓蚀剂高温条件下能达到更高的缓蚀率。  相似文献   

11.
XM—202自来水介质缓冲剂对钢铁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缓蚀剂由钼酸钠,磷酸二氢锌,聚磷酸盐和醇胺磷酸酯组成,它能抑制钢铁腐蚀并有一定的阻垢作用。当缓蚀剂浓度为125-150mg/L时,缓蚀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2.
在原先研究成功的DSCH-1型多用酸洗缓蚀剂的基础上,对缓蚀剂的配方、添加剂的影响、缓蚀机理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研制成新型的DSCH-2缓蚀剂,它适用于多种金属在多种酸中酸洗时的缓蚀。例如,20锅炉钢和紫铜在55±1 ℃的HCl中缓蚀效率分别达到98.9%和85.6%,缓蚀效果优良,缓蚀剂用量可大大降低,酸洗液长时间保持澄清,没有沉淀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天然高分子改性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天然植物胶进行吡啶季铵化改性,得到一种水溶性缓蚀剂,将其与乌洛托品和丙炔醇复配,使缓蚀增效作用明显,常温下10%盐酸、10%硫酸中缓蚀率均可达到99%,对多种金属都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并且在汽车水箱清洗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用静态失重法、稳态极化曲线和扫描电镜初步研究了DAMEPNa_2-及DAMEPNa_2-庚烷-戊醇-自来水微乳液对20 ̄#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1)两者都为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2)该微乳液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缓蚀率可达99%以上,而单一DAMEPNa_2-的缓蚀率仅为16.2%。  相似文献   

15.
采用稳态极化曲线技术和交流阻抗测试技术研究了环己基二炔氧甲基胺乙酸盐在硫酸介质中对铁的缓蚀机理及与Cl-的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其缓蚀机理为混合抑制负催化效应,缓蚀剂分子可能参与了反应。缓蚀剂分子与Cl-在对铁的缓蚀方面有明显的协同效应,缓蚀作用和协同效应的大小与它们的浓度有关。缓蚀剂存在着浓度极值现象。  相似文献   

16.
IMC-1新型缓蚀剂的复配测试结果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IMC-1新型咪唑啉缓蚀剂的复配测试结果及评价,用电化学法和失重法测试了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和不同腐蚀介质下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IMC-1缓蚀剂在较低的浓度下缓蚀率可达94.6%左右,适用于酸性腐蚀介质。  相似文献   

17.
钢铁在酸洗过程中易腐蚀,加入缓蚀剂可以提高其耐蚀性,而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缓蚀剂用于20碳钢缓蚀的研究报道较少.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测定了盐酸介质中5种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乳化剂OP-10,K_(12),吐温-20,吐温-60)单独及复配使用对20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了温度、表面活性剂及盐酸浓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介质中5种表面活性剂对20碳钢均有缓蚀作用,其中,乳化剂OP的缓蚀性能较优,与其他4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复配缓蚀效果优于多种缓蚀剂单独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较咪唑啉类更低浓度、更高效率的离子液体缓蚀剂,通过失重测试、电化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吡啶基离子液体B4MePyBr、O4MePyBr和硫酸二甲酯吡啶季铵盐缓蚀剂在盐酸中对N80钢的缓蚀行为.失重试验表明,3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均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5℃下当O4MePyBr添加浓度为10 mmol/L时,缓蚀效率能达到90%以上,且3种缓蚀剂的最大缓蚀效率排序为O4MePyBr>B4MePyBr>硫酸二甲酯吡啶季铵盐;电化学测试表明,3种缓蚀剂均为混合型缓蚀剂;表面形貌测试表明,缓蚀剂能够有效地吸附在碳钢表面,吸附膜层非常紧密;3种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均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9.
新型高效酸性缓蚀剂DLY对碳钢和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一种新型缓蚀剂DLY,其对碳钢和铜在盐酸介质中的缓蚀效果,通过交流阻抗法测量其电极电位和极化曲线,进行了配方优选和缓蚀效果评价,确认0.3%的DLY对两种材料的缓蚀效率均超过90%,效果良好,缓蚀作用机理为覆盖效应,已在电厂热力设备的清洗中获得满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关将苹果果胶用作缓蚀剂其分子量与缓蚀效果的关系未见报道。研究了不同温度亚临界水法处理后的苹果果胶作为碳钢缓蚀剂对其缓蚀率的影响,采用静态失重、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技术在1 mol/L盐酸环境下对碳钢的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温度越高的亚临界水处理条件下获得的苹果果胶分子量越低,对于碳钢的缓蚀率越好;其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属于物理吸附;极化曲线测试表明苹果果胶属于混合抑制机制。苹果果胶在盐酸中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碳钢缓蚀剂,其分子量对其缓蚀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